都说“战争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话一点不假。你看俄乌战场打到现在,那些曾经被吹上天的高科技武器,不少都露了怯。特别是美军,这回是真的被“打醒”了,他们发现,原来自己那些仰仗GPS的“聪明”武器,在电磁干扰下,简直就是个“睁眼瞎”。
这不,急眼了的美军开始琢磨新招了,要搞个5磅重的“小不点”,据说能彻底颠覆未来的无人战争。
![]()
先说说这事儿的起因,大家可能都知道,乌克兰战场上,海马斯火箭炮一度风光无限,指哪打哪。可没多久,新鲜劲儿过了,这玩意儿就开始“拉稀”了,命中率直线下降。为啥?就是俄军的电子战太猛了,各种干扰一开,海马斯依赖的GPS信号就没了,就像你导航突然没信号一样,瞬间就懵圈了。
不光是海马斯,乌克兰每个月损失上万架无人机,里头大半都是被俄军的电子干扰给干掉的。你想啊,无人机飞着飞着,突然跟指挥部失联了,自己又没个主见,那不就跟没头的苍蝇一样,掉下来是早晚的事儿。美军在旁边看得真真儿的,心里难受的一批:这不行啊,我们的武器也大部分都靠GPS指引,要是真跟大国干起来,对方也这么玩电子战,那我们的武器不就都成摆设了?
![]()
这下美军是真慌了,他们意识到,在现代战争中,光靠GPS,简直就是“近视眼”,甚至可以说是“瞎子”。战场上的电磁环境复杂多变,随时可能被干扰,把希望完全寄托在卫星导航上,那简直是把自己的命脉交到了别人手里。
既然GPS靠不住,那咋办呢?美军的脑筋转得也快。他们不再想怎么去对抗电子干扰(因为这玩意儿太难了),而是换了个思路:既然外部信号不可靠,那就让武器自己“长脑子”,自己“看路”。
![]()
于是,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盯上了一款名叫“共生无人机运载系统”的微型导弹。这导弹有多小?才5磅重,就跟一袋面粉差不多。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它可不简单。
以前,美军要想用无人机发射导弹,那得是大名鼎鼎的MQ-9“死神”这种大家伙,才能挂载100磅重的“地狱火”导弹。可现在,美军只要用40磅重的MQ-27“扫鹰”这种小一号的无人机,就能搭载这种5磅重的“小不点”了。这什么概念?就像你开着一辆摩托车,也能挂上导弹去作战了,而且还能跑得飞快,藏得更好。隐蔽性、灵活性,一下就翻了好几倍!
![]()
美军对这款“小不点”的要求也挺高:飞出去4公里,速度每小时不低于100公里,最牛的是,就算GPS信号完全被干扰,它也能把误差控制在5米以内。5米是个什么概念?就是说,这导弹闭着眼睛扔出去,都能扎中靶心,精准得可怕!
这款导弹最核心的秘密,就是它那颗“人工智能”的大脑。它里面装了一个人工智能视觉系统,还有惯性测量单元和像素锁定技术。用大白话说,就是给导弹装了“智能眼镜”,它飞出去以后,能自己“看路”,自己辨认目标。
![]()
就像咱们用手机拍照识物一样,这导弹能实时分析画面,判断哪些是真坦克,哪些是假目标。而且,就算刮风下雨,光线不好,它也能正常工作,不会受影响。你想想,这不就是把《终结者》里的未来科技给搬到现实里了吗?
史汀生中心的研究员凯利·格里科说得很直白:这就是美军吸取了俄乌战场的血泪教训造出来的。现在电子战太激烈了,武器在最后一刻,必须得自己找目标,不能再指望别人“喂饭”了。
不过,这里面也有个大难题。人工智能再厉害,毕竟是机器。如果对手搞出一些高明的假目标来迷惑它,这人工智能到底能不能分清真伪,还是个未知数。毕竟,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双方的较量永远不会停止。
![]()
美军之所以这么紧迫,完全是被战场现实“逼”出来的。俄军在乌克兰把GPS干扰玩得炉火纯青,不光海马斯中招,连更高级的ATACMS导弹和“神剑”炮弹都频频失手。美军甚至不得不把欧洲的“海马斯”都召回来,加急安装抗干扰套件。但这终究是治标不治本,是“打补丁”的活儿。
而这款新导弹,完全是换了个“底层逻辑”:既然卫星信号靠不住,那就让武器自己“动脑筋”,自己“思考”。这种“发射后不用管”的能力,对深入敌后的特种部队来说,简直就是救命稻草。你想啊,特种兵深入敌后,可能等不到空中支援,信号也可能被干扰,这时候,他们能自己放飞无人机,用这种“小不点”精准打击,不用再依赖后方的信号支持,这不就是把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了吗?
![]()
眼下,美军研发这款武器的速度很快,因为现在全球的无人战争正在加速升级。俄乌战场上,乌克兰用几百美元的FPV无人机,就能干掉俄罗斯价值几千万的“猎户座”无人机,这成本差距简直是天文数字。美军这款新导弹,正好补齐了短板:它既保持了小型无人机的低成本优势,又解决了抗干扰和精度问题。
而且,美军的眼光也不仅仅局限于军事。他们透露,这款导弹的自主导航和计算机视觉技术,以后还能用在商业无人机配送上,比如快递小哥不用自己送货了,无人机自己就能把包裹送到你家门口。甚至还能用来检查桥梁、检测有害物质等等。
这种军民融合的路子,美军玩得很溜。民用市场能分摊研发成本,反过来又能推动军事技术升级,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
从给海马斯升级抗干扰套件,到如今力推微型智能导弹,美军的每一个动作,都在向世界传递一个清晰的信号:未来战争,不光看谁的武器更猛,更看谁在电磁环境中的“感知力”更强,谁的武器“自主性”更高。
说到底,这由俄乌战场催生的武器革新,已经彻底拉开了全球军事技术竞赛的新帷幕。谁能更快地适应这种变化,谁就能在未来的战场上占据主动。5磅重的“小不点”导弹,可能只是个开始,但它带来的涟漪,却可能彻底改变我们对未来战争的认知。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