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通讯是利用量子力学原理实现信息传输的新型通信技术,其核心优势在于理论上的绝对安全性和突破经典通信极限的潜力。以下从技术原理、核心应用、发展现状及未来挑战四个维度展开说明:
![]()
一、核心原理:量子力学的三大基石
- 量子叠加传统通信中,信息以经典比特(0 或 1)表示,状态唯一;而量子通信使用量子比特(Qubit),可同时处于 “0” 和 “1” 的叠加态。例如,一个光子的偏振态可同时为水平(0)和垂直(1),测量时才坍缩为单一状态。这种特性使量子通信具备并行处理能力,为高效密钥分发奠定基础。
- 量子纠缠两个纠缠态的量子(如光子)无论相隔多远,测量其中一个的状态会瞬间影响另一个。例如,若 A 光子被测量为水平偏振,其纠缠的 B 光子必然为垂直偏振。这种 “超距作用” 是量子密钥分发(QKD)和隐形传态的核心机制。
- 测量不可克隆定理量子态无法被精确复制。若窃听者试图测量量子比特以窃取信息,会直接导致量子态坍缩,发送方和接收方通过比对部分密钥即可察觉窃听行为,从而保证通信安全。
二、主要技术形式与应用场景
目前量子通信分为两类,应用方向差异显著:
1.量子密钥分发(QKD):当前落地的核心技术
- 原理:通过量子信道生成随机密钥,再用经典信道传输加密后的信息。密钥每次通信后更新,实现 “一次一密”。
- 应用案例
- 政务与金融:中国 “京沪干线” 连接北京、上海等城市,为工商银行等机构提供核心交易加密服务;2025 年中非合作实现 1.3 万公里洲际量子链路,完成跨洲加密图像传输。
- 国防与军事:量子密钥可保护军事指挥指令,防止信号被拦截。
- 技术进展:2025 年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在 254 公里光纤中实现稳定 QKD,误码率低于 6%,速率达 110.1 bit/s,为融入现有电信网络奠定基础。
2.量子隐形传态(QT):面向未来的量子网络
- 原理:利用纠缠态将甲地量子的状态 “转移” 到乙地量子,需搭配经典信道传输辅助信息。目前仅限实验室阶段,尚未商用。
- 应用前景:未来用于量子计算机间的通信,构建分布式量子计算网络。例如,西班牙团队在 10 米距离实现固态量子存储器间的纠缠存储,为量子中继器研发铺路。
三、全球发展现状与中国领先地位
- 国际动态
- 欧美:欧盟 “量子旗舰计划” 推进量子互联网建设;美国能源部提出 2035 年前建成全国性量子网络。
- 非洲:南非与中国合作,利用 “济南一号” 卫星实现南半球首次量子卫星通信,密钥速率达 1.07 Mbps。
- 中国突破
- 卫星通信:“墨子号” 量子卫星(2016 年发射)实现千公里级星地 QKD,2025 年 “济南一号” 微纳卫星完成 1.3 万公里洲际链路,覆盖角达 170°,验证了低成本量子通信的可行性。
- 光纤网络:“京沪干线” 全长 2000 公里,连接 32 个城市;合肥、上海等地建成城域量子网络,服务超 150 个用户。
- 技术创新:清华大学团队研发量子直接通信(QDC),2025 年在 104.8 公里光纤中实现 2.38 kbps 稳定传输,速率提升 4760 倍。
四、技术挑战与未来方向
- 当前瓶颈
- 传输损耗:单光子在光纤中传输百公里后损耗严重,成码率低。例如,254 公里光纤通信的密钥速率仅 110.1 bit/s,远低于经典通信的 Gbps 级。
- 设备成本:超导单光子探测器、超稳激光器等核心器件价格高昂,限制大规模部署。
- 网络兼容性:量子通信需与现有电信基础设施融合,标准化接口和跨厂商协同仍是难题。
- 突破路径
- 量子中继器:通过量子存储和纠缠交换延长传输距离,西班牙、中国团队已在实验室取得进展。
- 卫星组网:发射低轨量子卫星星座(如 “济南一号”),构建天地一体化网络,降低对地面光纤的依赖。
- 量子互联网:目标是实现多节点间的量子态传输和密钥共享,欧盟、中国等正推动相关实验。
五、与经典通信的本质区别
对比维度
经典通信
量子通信
信息载体
经典比特(0/1,状态唯一)
量子比特(0 和 1 叠加态)
安全性基础
数学加密(可能被量子计算机破解)
量子力学定律(窃听必被发现)
传输内容
直接传输信息本身
QKD 传输密钥,QT 传输量子态
抗干扰性
易受电磁干扰
量子态脆弱,需特殊保护(如温控)
总结
量子通信已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应用,其绝对安全性在金融、政务、国防等领域展现独特价值。中国在量子卫星、光纤网络等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但传输距离、设备成本和网络兼容仍是主要挑战。未来 5-10 年,随着量子中继器和卫星组网技术的成熟,量子通信有望与经典通信互补,构建覆盖全球的 “量子 - 经典融合网络”,彻底重塑信息安全格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