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超市的乳制品货架前,标注 “含 A2 蛋白” 的牛奶、奶粉越来越常见,价格往往高于普通产品。很多人疑惑:A2 蛋白究竟是什么?它和我们常说的 A1 蛋白有何不同?要解答这些问题,我们需要从二者的起源说起,再深入剖析其核心差异。
![]()
一、A2 蛋白与 A1 蛋白的起源:基因变异的 “产物”
大部分的哺乳类动物,乳汁中原始都是A2蛋白,大约 5000 年前欧洲地区的奶牛在杂交驯养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导致 β-酪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出现变化,A1 蛋白由此诞生。携带 A1 蛋白基因的奶牛(如常见的荷斯坦牛)逐渐成为商业化养殖的主流,使得如今我们日常饮用的普通牛奶中,大多同时含有 A1 蛋白和 A2 蛋白。
二、核心区别:结构差异引发的 “连锁反应”
1. 消化产物差异:BCM-7 的 “有无之分”
人体消化酶会在 β- 酪蛋白的特定位置进行切割,由于第 67 位氨基酸的不同,A1 蛋白与 A2 蛋白的分解产物呈现关键差异:A1 蛋白在消化过程中会被切割产生一种名为 β- 酪啡肽 - 7(BCM-7)的生物活性肽链;而 A2 蛋白因脯氨酸的存在,能够阻止这种切割路径,不会生成 BCM-7,其消化产物为更温和的 BCM-9。
![]()
这一差异直接影响了两种蛋白的消化特性:A1 蛋白生成的凝乳质地更坚硬,消化速度较慢,容易增加肠胃负担;而 A2 蛋白形成的凝乳更柔软,更易被胃酸分解,消化吸收率更高。
2. 生理影响差异:肠胃友好度的 “天壤之别”
BCM-7 的生成是两种蛋白对人体产生不同影响的核心。研究表明,BCM-7 可能与部分人群的胃肠道不适、炎症反应等问题相关 —— 它可能降低乳糖酶活性,引发腹胀、腹痛、腹泻等类似 “乳糖不耐受” 的症状,甚至被认为与敏感人群的免疫反应、呼吸功能障碍等存在关联。
![]()
与之相对,A2 蛋白因不产生 BCM-7,对消化系统的干扰更小。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与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的独立研究均证实,一些自我诊断为 “乳糖不耐受” 的人群,其肠胃不适症状实际与 A1 蛋白相关,而非乳糖本身,饮用含 A2 蛋白的牛奶后,急性胃肠道症状会明显减轻或消失。此外,动物实验显示,摄入 A2 蛋白能增加肠道有益菌数量、降低炎症标志物水平,更利于维持肠道微生态健康。
三、总结:选择的核心是 “适配消化需求”
需要明确的是,对于消化功能健康的人群,饮用含 A1 蛋白的普通牛奶通常不会产生问题;但对于肠胃敏感、容易出现 “乳糖不耐受” 症状的人群,选择仅含 A2 蛋白的乳制品,或许能更好地呵护消化系统。这也正是 A2 蛋白乳制品受到关注的核心原因 —— 它并非 “更有营养”,而是 “更适配特定人群的消化需求”。(董俏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