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特朗普真被印度气坏了。
10 月 20 日,他在空军一号上接受记者采访时,被问到印度否认承诺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的事,当场就急眼了。记者说印度方面表示 “不知道有这回事”,特朗普先是撂下狠话 “那就继续交高额关税”,接着又强调 “我和莫迪谈过,他保证不会再买俄罗斯石油”。可当记者追问 “为啥印度会否认” 时,特朗普直接没好气地回了句 “我不知道,但他们要是想这么说,那就等着被加税吧”。
这事得从五天前说起。10 月 15 日,特朗普在白宫记者会上突然宣布,莫迪亲口向他保证印度将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还得意洋洋地问 “这算不算突发新闻”。可谁能想到,这一宣布瞬间引发了外交地震。印度外交部第一时间出来 “打脸”,明确表示莫迪和特朗普近期根本没有通话记录,所谓的 “承诺” 纯属子虚乌有。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印度 10 月上半月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量非但没减少,反而比 9 月增加了 25 万桶,日均达到 180 万桶。这数据一出来,特朗普的脸算是彻底挂不住了。
其实,特朗普对印度的不满早就不是一天两天了。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印度一直顶着西方压力,大量购买俄罗斯打折石油。据统计,印度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占比已经从 2022 年的不到 1% 飙升到如今的 35%,每天能进口 170 万桶。这可把美国给气坏了,特朗普政府多次警告印度,称其行为 “助长了俄罗斯的战争机器”。今年 8 月,美国更是以 “印度购买俄油” 为由,对印度输美商品加征 25% 关税,使总关税达到创纪录的 50%。
![]()
但印度也不是吃素的。面对美国的制裁,印度直接搬出 “双标” 这张牌。印度外交部发言人指出,2022 年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曾鼓励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称这有助于稳定全球油价。如今美国却突然翻脸,这让印度觉得 “被背后捅了一刀”。更绝的是,印度还放话,如果美国继续施压,印度就转而购买同样被制裁的伊朗或委内瑞拉石油。这招 “以退为进”,直接把美国逼到了墙角 —— 毕竟全球油价一旦因此飙升,美国国内的通胀压力只会更大。
在这场博弈中,俄罗斯的态度也很耐人寻味。当被问及印度是否会停止购买俄油时,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淡定表示,俄罗斯相信友好伙伴会自主选择合作对象,从经济角度看,购买俄能源既划算又合理。这话表面上是给印度站台,实际上也暗含着对印度的信任。毕竟,印度现在可是俄罗斯石油的第二大买家,仅次于中国。就在特朗普宣布 “莫迪承诺” 的前几天,莫迪还在北京与普京会面,两人不仅挽手同行,还同乘一辆专车,相谈甚欢。这画面,简直是对特朗普 “承诺论” 的无声讽刺。
![]()
莫迪现在的处境,用 “两难” 来形容一点不为过。如果公开承认对特朗普的承诺,那就等于直接打了俄罗斯的脸,不仅会影响印俄长期的军事和能源合作,还可能让印度在国际舞台上失去一个重要的战略伙伴。可如果公开反驳特朗普,又会激怒美国,导致关税进一步升级,影响印度的出口和经济增长。所以,莫迪选择了一种 “无声抗议” 的方式 ——10 月 20 日,他视察了印度首艘国产航母 “维克兰特” 号,还发布了士兵在甲板上集体练瑜伽的照片,全程对特朗普只字不提。这种 “不回应” 的态度,既避免了正面冲突,又在国内树立了 “维护国家尊严” 的形象。
![]()
印度民众和媒体的反应,也让特朗普的处境更加尴尬。社交媒体上,印度网友纷纷留言调侃特朗普 “又在说梦话”,还有人直言 “与中国的战斗结束了,现在轮到和美国斗了”。印度主流媒体《印度时报》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特朗普的 “承诺论” 根本站不住脚:俄罗斯石油不仅价格便宜(比沙特石油每桶低 8.6 美元),而且适合印度炼油厂的设备,更换供应商的成本极高。更重要的是,印度和俄罗斯有着几十年的传统友谊,从武器采购到能源合作,双方的利益早已深度绑定。印度前外长苏杰生就曾公开表示,印度的外交政策不会 “受制于任何国家的压力”。
![]()
这场 “关税风波” 的背后,其实是大国之间的利益博弈。美国试图通过关税手段迫使印度在美俄之间选边站,以巩固自己在全球的影响力。但印度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显然不愿意充当任何一方的 “棋子”。莫迪政府的策略很明确:在经济上尽可能争取利益(比如购买低价俄油),在外交上保持 “战略模糊”,既不得罪美国,也不疏远俄罗斯。这种 “骑墙” 策略虽然让特朗普很头疼,但从印度的角度来看,却是维护国家利益的最佳选择。
现在的问题是,特朗普下一步会怎么做?继续加征关税?还是寻找其他突破口?而印度又会如何应对?是继续扩大俄油进口,还是在美国的压力下做出有限让步?更关键的是,俄罗斯和中国会在这场博弈中扮演什么角色?毕竟,印度一直试图在美、俄、中三大国之间保持平衡,而这种平衡一旦被打破,可能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
国际关系有时候就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每一步都需要精心算计。特朗普以为通过关税就能让印度屈服,却没想到印度会用 “经济账” 和 “外交智慧” 来化解压力。而莫迪在这场博弈中展现出的 “韧性”,也让世界看到了印度作为新兴大国的底气。至于这场 “关税战” 的最终结局,恐怕只有时间才能给出答案。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在全球经济相互依存的今天,任何单方面的制裁和施压,最终都可能伤及自身。就像美国对印度加征关税,不仅导致印度对美出口下降 12%,还可能引发全球油价波动,让美国消费者的钱包也跟着遭殃。这种 “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的做法,显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