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GTS6九丞 智能土壤墒情监测系统:水动态适配,守护作物全周期生长
孢子自动捕捉系统的病害预警功能显著提升了防控时效性。设备通过实时分析孢子浓度变化,结合气象数据(温度、湿度、降雨)构建“病害发生预测模型”,当风险值超过阈值时,自动向农户手机、植保APP发送预警信息。在2025年江苏水稻纹枯病监测中,系统提前48小时预测到病害爆发风险,指导农户提前喷施氰烯菌酯,使发病面积从预期的15%降至3%,挽回经济损失约200万元。
![]()
同时,设备支持“多级预警机制”,根据孢子浓度分为蓝色(观察)、黄色(准备)、红色(防治)三级,在2025年河南小麦赤霉病防控中,红色预警触发后,系统自动推送施药方案(药剂种类、浓度、时间),使防治效率提升50%。此外,设备采用“区块链存证技术”,所有监测数据自动上链,确保不可篡改,在2025年农产品质量追溯中,为“无公害蔬菜”认证提供了可靠依据。
系统的溯源分析功能揭示了病害传播规律。设备通过比对不同区域(如田间、仓库、运输车)的孢子种类与浓度,可定位污染源。在2025年广西芒果炭疽病溯源中,系统发现仓库孢子浓度是田间的5倍,且以分生孢子为主,据此锁定仓库通风不良导致湿度过高的问题,指导农户改进存储方式,使病害发生率从30%降至8%。
同时,设备支持“传播路径模拟”,结合风向、气流数据,绘制孢子扩散三维图。在2025年浙江杨梅园的监测中,系统通过分析连续7天的孢子浓度与风向数据,发现病害从西北角向东南角扩散,速度为每天15米,为隔离带设置提供了依据。此外,设备内置“历史数据库”,可调取过去5年的孢子数据,在2025年苹果轮纹病研究中,通过对比不同年份的孢子释放规律,揭示了气候变暖对病害发生周期的影响。
在守护作物生长的价值上,系统创造显著种植效益。作物产量与品质双提升:精准需水管理使大田作物平均亩产提升 15-20%,某玉米种植区通过系统应用,亩产从 1200 斤增至 1420 斤,籽粒含水率控制在 13% 以内,符合优质粮标准;经济作物品质改善,某葡萄种植园通过水分精准控制,果实糖度从 16Brix 提升至 19Brix,商品果率达 92%。土壤健康状况优化:避免过度灌溉导致的土壤板结,某蔬菜基地长期使用系统后,土壤容重从 1.5g/cm³ 降至 1.3g/cm³,透气性提升 20%;减少大水漫灌引发的养分流失,土壤有机质含量年均提升 0.1 个百分点,土壤肥力持续改善。
实际应用中,全国 1500 余个大田种植基地、800 余个经济作物种植园、600 余个设施农业园区部署该智能土壤墒情监测系统,运行一年间,土壤墒情监测准确率达 98%,作物需水判断契合度达 95%,系统被农业农村部纳入 “农业节水推广技术装备清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