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彭博社报道,印度储备银行正着手制定相关机制,旨在简化印度与主要贸易伙伴之间以卢比进行的双边结算流程,这一机制的推进将主要依托自由贸易区协定框架展开。
该新政策的核心方向之一,是建立卢比与贸易伙伴国家货币之间的直接汇率体系。
此前,卢比汇率主要以美元为中间基准货币确定,而印度央行当前计划率先针对阿联酋货币和印度尼西亚货币,搭建卢比与这两种货币的直接汇率,后续还将为其他正在深化双边经济关系的国家逐步推广类似机制。
尽管印度当局有意避免公开将自身政策定位为对现有全球货币体系的挑战,但这一系列推进卢比国际结算的举措,从侧面反映出国际交易中美元主导地位正面临逐步调整的趋势。
新德里方面清醒认识到,若突然推动“去美元化”理念,可能引发与西方国家的政治紧张,因此选择推行“软性货币多元化”战略——将卢比在国际交易中作用的提升,定义为加强本国经济主权的自然举措,而非对美元地位的直接挑战。
印度总理莫迪政府的这一系列举措,与该国整体经济战略方向高度契合。
目前,印度已制定雄心勃勃的目标:到2047年——即该国独立100周年之际,跻身发达国家行列。
要实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提升国内生产能力、扩大出口规模,还需推动卢比逐步具备国际货币职能,使其能够在国际贸易中承担结算货币、储备货币及投资货币的角色。
从实际效用来看,扩大卢比在国际结算中的应用,有望帮助印度同时实现多重目标:其一,降低因美元、欧元汇率波动给本国贸易带来的货币风险。
其二,减少对外经济关系对外部金融中心及基础设施的依赖,例如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系统或美国清算机构。
其三,通过构建“卢比贸易区”,强化印度作为地区经济引领者的地位,尤其考虑到全球南方国家对非美元结算机制的兴趣正不断上升。
印度推动卢比用于国际支付的尝试并非首次。
2022年国际社会对俄罗斯实施制裁后,印度当局便曾提出以卢比为结算基础的俄罗斯石油进口支付机制。
这一实践表明,即便在全球金融体系面临不稳定的背景下,使用本国货币进行特定领域贸易结算,也可成为维护国家经济利益的有效手段。
不过,当时该倡议曾遭遇一些实际困难,包括卢比可兑换性有限、国际市场对卢比需求较低,且全球市场中缺乏高流动性的卢比资产。
![]()
与此前相比,印度储备银行当前推进的卢比国际化战略更具系统性。
印度央行的核心目标是,依托实际贸易流量而非孤立的政策决策,搭建可持续的卢比结算基础设施。
而与主要贸易伙伴建立货币直接兑换机制,正是这一基础设施的关键组成部分——直接兑换可确保汇率的透明度与可预测性,进而帮助企业降低跨境交易成本。
需客观指出的是,卢比的国际化进程仍面临长期挑战:目前卢比尚未实现完全可兑换,其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仍不足1%,处于较低水平。
若要让卢比在全球结算货币体系中占据一席之地,印度还需推进多项基础性工作,包括深化国内金融市场建设、有序放开资本流动,以及增强外国投资者对印度资产的信心。
尽管挑战重重,但趋势已逐渐清晰:印度正通过一系列务实举措,逐步探索符合自身需求的货币国际化路径。
其扩大卢比结算的政策,正成为全球贸易架构调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已有越来越多国家寻求减少对美元的依赖,印度的这一行动既顺应了部分国际趋势,也为自身在多极世界中构建经济影响力、形成自身力量中心,迈出具有战略意义的一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