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万元学费,千元工资:我们的大学教育怎么了?

0
分享至

这两天刷新闻,看到全国各地高校学费上调的消息,心里咯噔一下。随手点开评论区,果然炸开了锅:“父母白头发又要多了几根”、“读书都快读不起了”、“这学还上不上得起”……这样的反应,一点也不意外。


看着这些评论,我想起前几天一位老家长的电话。他孩子今年考上四川一所不错的大学,本来全家欢天喜地,直到看见学费单瞬间沉默了:“老师,这大学四年下来,不得二十万打底?我们普通工薪阶层,供一个孩子读书,怎么就这么难了?”

难,确实难。看看这波学费上涨的阵势——全国20多个省份齐刷刷上调高校学费,涨幅从500到20000元不等,平均10%–15%,上海、四川、吉林这些地方甚至高达20%–35%。更扎心的是,有媒体直言,大学学费的“5000元时代”正式落幕,我们已经迈入了“万元时代”。在四川,上大学的成本已经达到每人28674元一学年。这不是数字,这是很多家庭一年的收入啊。

为什么学费说涨就涨?说到底,还是钱的问题。

咱们这一代人记忆中的大学学费,确实十几年如一日地稳定。但那是有原因的——过去二十多年,公立高校超过60%的经费来自政府拨款,学费只是象征性地收一点。可今非昔比了。大学生人数从1999年的150万暴增到2025年的1222万,升学率从4%飙到近60%。高校扩招让更多人圆了大学梦,但也意味着国家财政扛不住了。

教育部公开资料显示,2023年该部财政拨款比2022年减少了24.7亿元,高等教育支出预算也减少了39.6亿元。政府钱袋子紧了,可高校要运转,教师工资要发,设施要维护,钱从哪来?羊毛出在羊身上,学费上涨似乎成了不得已的选择。

但这只是故事的一面。

更让人揪心的是民办高校的学费情况。公办大学涨幅基本以千计,而民办大学的涨幅直接以万为单位。上海中侨艺术类本科学费年费4.3万元,南京传媒学院播音专业学费接近5万。这些数字,看着就手心出汗。

问题在于,花这么多钱上大学,将来能赚回来吗?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届本科、高职毕业生平均月收入分别为5990元、4595元。简单算笔账:一个民办大学生四年下来投入二十万不算多,毕业后月薪六千,不吃不喝快三年才能回本。这还不算机会成本。

这就引出了一个更深刻的问题——我们的大学教育,到底怎么了?

当大学教育从精英化走向普及化,学历贬值的速度超乎想象。2023年有媒体统计,32所985高校中,有23所的研究生毕业生数量已经超过本科毕业生。研究生越来越多,意味着求学成本进一步增加,而毕业收入却没有水涨船高。

这才是真正的结构性困境:社会需要的能力和学校培养的人才之间,出现了严重的错配。

一方面,大学抱怨办学成本上涨,不得不提高学费;另一方面,企业抱怨大学生眼高手低,实际操作能力不足。而夹在中间的学生和家长,既背负着沉重的经济负担,又担忧着毕业后的就业前景。

更让人担忧的是,一些民办院校已经开始招不满学生了。广东本科第三次征集志愿降36分;陕西民办高校降30分补录;广西甚至不设报考分数要求。这些现象传递出一个信号: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用脚投票,质疑高等教育的性价比。

我理解高校面临的财政压力,也明白优质教育需要成本支撑。但我在想,单纯的涨价真是最好的解决方案吗?

我们的高校是否也应该反思,如何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如何优化专业设置,让教育更贴合社会需求?如何让每一分学费都实实在在地转化为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大学学费上涨不仅仅是一个经济负担问题,更是一个心理冲击。它动摇了很多人对“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动摇了人们对教育公平的信心。

说到这里,不禁想起那位打电话的家长最后问我的话:“老师,你说,我们孩子这一代,大学还值得上吗?”

我无法给出简单的是或否。但我告诉他,也告诉所有正在为此焦虑的家长和学生:在选择大学和专业时,要更加理性地评估投入产出比;在学习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实际能力的培养;在规划未来时,要更加清醒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兴趣。

教育本质上是投资,但不应该成为赌博。

各位读者,你们身边有面临学费压力的学生或家长吗?你们怎么看待这波大学学费上涨潮?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和经历吧——我们都需要在这个教育巨变的时代,寻找更多的思考和可能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场均14+11!杨瀚森重返巅峰,开拓者官宣决定,争取轮换地位

场均14+11!杨瀚森重返巅峰,开拓者官宣决定,争取轮换地位

阿泰希特
2025-11-18 09:36:32
47岁海清近况让人心酸,脸垮嘴斜、又普又显老,昔日女神也落寞了

47岁海清近况让人心酸,脸垮嘴斜、又普又显老,昔日女神也落寞了

心静物娱
2025-11-18 09:20:16
一个骗子为什么能在高校当两年多时间的首席科学家、教授、博导?

一个骗子为什么能在高校当两年多时间的首席科学家、教授、博导?

卢江良l卢钢粮
2025-11-18 22:45:40
江苏省副省长李忠军,任南京市代市长

江苏省副省长李忠军,任南京市代市长

观察者网
2025-11-18 18:34:20
纳指跌幅收窄至不足1% 此前曾跌超2%

纳指跌幅收窄至不足1% 此前曾跌超2%

财联社
2025-11-19 00:29:31
越来越多的人查出肠癌!医生苦劝:冰箱久置的这5物,不要再吃了

越来越多的人查出肠癌!医生苦劝:冰箱久置的这5物,不要再吃了

小童历史
2025-10-11 10:50:42
泪目!陈梦3-0带队进决赛:女团对决孙颖莎争冠,上演最后一舞?

泪目!陈梦3-0带队进决赛:女团对决孙颖莎争冠,上演最后一舞?

李喜林篮球绝杀
2025-11-18 22:58:20
侯耀华北京别墅亲自做饭,灶台杂乱满墙油污,78岁穿范哲思很时尚

侯耀华北京别墅亲自做饭,灶台杂乱满墙油污,78岁穿范哲思很时尚

花心电影
2025-11-18 13:57:29
71岁成龙去世?最新消息!

71岁成龙去世?最新消息!

乡野小珥
2025-11-18 13:40:40
大玻璃窗“正退出”中国家庭?过来人说出了大实话,太真实了

大玻璃窗“正退出”中国家庭?过来人说出了大实话,太真实了

装修秀
2025-11-08 11:38:22
91年在医院照顾舅舅,顺便帮了邻床一把,没想到却改变了我一生

91年在医院照顾舅舅,顺便帮了邻床一把,没想到却改变了我一生

衍月
2025-11-17 16:54:11
日本媒体人:若无法与中国建立信任,日本将沦为被世界和时代抛弃的国家

日本媒体人:若无法与中国建立信任,日本将沦为被世界和时代抛弃的国家

呼呼历史论
2025-11-19 01:07:06
给力!广东队1米80小个子,面对4个山东队大个子, 摘下篮板

给力!广东队1米80小个子,面对4个山东队大个子, 摘下篮板

体育哲人
2025-11-18 22:54:32
美智库:俄军实控波城46%,八国发表联合声明支持乌克兰

美智库:俄军实控波城46%,八国发表联合声明支持乌克兰

史政先锋
2025-11-14 17:58:49
登场仅10分钟!22岁涂美甲国脚报复性动作染红 熊猫杯已3次惹争议

登场仅10分钟!22岁涂美甲国脚报复性动作染红 熊猫杯已3次惹争议

我爱英超
2025-11-18 21:29:08
女同事欠我两万不还,说要钱没有要人随便,我迫不得已去了她家

女同事欠我两万不还,说要钱没有要人随便,我迫不得已去了她家

小莫哥哥野钓日记
2024-03-14 19:01:10
中国外交官双手插兜与日官员交谈,日本网民破大防

中国外交官双手插兜与日官员交谈,日本网民破大防

随波荡漾的漂流瓶
2025-11-18 22:04:41
祸不及家人!姆巴佩被巴黎气炸:拿他弟弟撒气 后者整日以泪洗面

祸不及家人!姆巴佩被巴黎气炸:拿他弟弟撒气 后者整日以泪洗面

风过乡
2025-11-18 07:45:34
放任他们“管”到普通人的家里,是种很坏的趋势!

放任他们“管”到普通人的家里,是种很坏的趋势!

走读新生
2025-11-17 15:07:43
换车,就是一个巨大的消费陷阱。

换车,就是一个巨大的消费陷阱。

爱吃糖的猫cat
2025-11-16 18:14:27
2025-11-19 03:40:49
绿卡图书
绿卡图书
绿卡图书-走向成功的通行证!
3023文章数 83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美国境内旅转学新选择,合法工作1年

头条要闻

27岁女孩家门口遇害 妈妈痛哭:墙上还有女儿血迹

头条要闻

27岁女孩家门口遇害 妈妈痛哭:墙上还有女儿血迹

体育要闻

结束最后一次对决,陈梦和朱雨玲笑着相拥

娱乐要闻

宋佳夺影后动了谁的奶酪

财经要闻

中美机器人爆发了一场论战

科技要闻

谷歌CEO警告:若AI泡沫破裂,没公司能幸免

汽车要闻

硬核配置旗舰气场 岚图泰山售37.99万起

态度原创

亲子
家居
手机
旅游
公开课

亲子要闻

1岁大中美混血萌娃学说中文,看看这新学的词,说的咋样?

家居要闻

彰显奢华 意式经典风格

手机要闻

麒麟9030细节大揭秘:1+4+4满血规格,能否借此重振雄风?

旅游要闻

铜锅沸山海,非遗润新年!螺髻山彝历盛宴奏响文旅融合新乐章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