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点定调:如果早就定性为公租房,却售前宣传为人才房,这就是赤裸裸的欺诈!
2025年了,你还以为“买房是刚需”?对不起,在某些开发商眼里,你就是个韭菜。
这两天,臻珑府又爆雷了。原本宣传为“人才房”的1栋,现在摇身一变,成了月租1000元的公租房。消息一出,业主群直接炸锅。
有人咽不下这口气:
“我花46000一平买房,你用几张材料就让人家1000块住进来?”
不是歧视谁的问题,而是买卖本身出了问题:售前说人才房,售后变公租房,这不叫“误解”,这叫欺诈。
人才房?公租房?说清楚很难吗?
我们来复习一下销售话术课本。
2021年开盘的时候,无论是售楼处、物料、销售口径,全都在重复一个词:人才房
听起来是不是很高级?“高学历、高贡献人才专属福利房”,听着就稳!
![]()
结果呢?你信了,你冲了,你交钱了。
等交楼、装修、车位都配好,2025年,1栋房源摇身一变,变成“面向低收入人群”的公租房,而且开始接受申请参观。
什么情况?谁来解释?谁来负责?
更夸张的是,这240套房源,从2022年政府文件里就已经明确是公租房了,但直到今年才“正式官宣”。
一句“政府性房源”,你糊弄了多少业主?你把“人才房”和“公租房”混为一谈,玩的是文字游戏,收的是真金白银!
![]()
买房像买牛肉,结果上来一盘猪肉?
这事换成餐厅你敢想吗?
你花上千块点了顶级牛排,结果服务员端来一叠猪五花,还跟你说:“猪肉也挺香的啊,将就吃吧。”
你要是投诉,还会有水军在评论区说你“歧视猪肉”!
但现在这事就活生生发生在臻珑府。
你花了四五万一平的房价,供着房贷,还得和月租千元的租户共用电梯、花园、配套,甚至分摊物业支出。
问一句良心话:你甘心吗?
![]()
这不是“社会融合”,这是“公平稀释”
咱们不是对租房的人有偏见,问题不是“租”,而是你告诉我们买的是A,最后却变成了B。
你把业主的“知情权”当成什么了?
买房不是买泡面,是一辈子的事。
如果一开始告诉大家1栋是公租房,大家至少有知情后作出的选择权。而不是花尽积蓄买下“人才房”,结果住进来发现“身份调包”,还没得选。
现在有人还想打感情牌,说“要有包容心”“别搞阶层对立”,
对不起,正义感比包容心更重要。
![]()
一切的根源,是虚假宣传
我们说句难听的:这事儿的“始作俑者”,就是开发商。
宣传用词模糊、销售话术诱导、刻意隐藏文件——你当买房的人是文盲吗?
作为普通人,谁有空天天翻政府公示材料?我们只能相信销售的口径和公开物料。
现在你说:哦早就定了,是你自己没查,那真是太高明了。
这不是“合规模糊地带”,这是彻头彻尾的商业欺诈
![]()
别让事件烂尾!该给个说法了
我们看到目前相关方出来回应:1栋是人才房不是公租房,参观暂时叫停了。
但这事远远没完。如果之前的宣传、销售、备案行为涉及误导,那就是实锤欺诈,就该追责到底。
我们呼吁:
政府: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维护市场公信,是你的职责;•开发商:请别玩文字游戏,把真相还给业主;•业主:捍卫自己的权利,不要被“和谐”两个字洗脑!
毕竟,花一辈子的钱买的,不是一个窝,而是生活的尊严。
你能接受这种“人才变公租”的变脸戏码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