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许丽娟
“预计到今年年底,全省‘十四五’期间可落实水利建设投资2800亿元以上,较‘十三五’增加61%。”10月17日,在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河南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四场发布会上,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申季维发布的一组数据,拉开了河南水利辉煌五年的成就画卷。
投资创新高
巨额的资金投入是水利建设跨越式发展的直接动力。“十四五”以来,河南水利投资规模连创新高,强劲带动了基础设施的全面提质。目前,全省已建成水库2540座、5级及以上堤防工程1.67万公里、流量5m3/s以上水闸3505座(其中大中型水闸350座)、蓄滞洪区14处(含北金堤)、大中型灌区299处、农村集中供水工程1.8万处。
重大工程项目是检验建设成效的关键标尺。申季维介绍,贾鲁河综合治理工程、袁湾水库主体工程已按期完成;汉山水库、昭平台水库扩容工程正顺利实施;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治理工程、海河流域9个蓄滞洪区建设相继开工;94座大中小型病险水库完成除险加固,新增防洪库容2.1亿立方米。同时,一批关乎长远的重大防洪控制工程,如长江流域青山水库、黄河流域桃花峪洪水控制工程等项目前期工作也在稳步推进。
构建现代水网
为破解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困局,构建现代水网成为关键举措。省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建顺介绍:“我省结合地跨淮河、长江、黄河、海河四大流域的特点,谋划了‘八横六纵、四域贯通’的省级水网总体格局。”
“十四五”期间,一系列标志性引调水工程取得决定性进展。小浪底南岸、北岸灌区和郑开同城东部供水工程、赵口引黄灌区二期、引江济淮(河南段)、西霞院水利枢纽输水及灌区等重大输配水工程相继建成通水;出山店、前坪、故县等水库灌区项目陆续开工。这些“动脉”与“毛细血管”的贯通,显著提升了水网覆盖率,从“十四五”初的65%提升至78%。全省新建规模以上水利工程年供水能力达17亿立方米,有效确保了供水安全。
坚持双轮驱动
优美的水生态环境是幸福河湖的应有之义。我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以河湖长制为核心,持续开展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清理整治、河湖库“清四乱”等专项行动。成果显示,全省重点河湖生态流量(水量)全部达标,保障达标率超过90%;共建成美丽幸福河湖455条(段),长度超5000公里;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5936平方公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加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全省地下水超采区与2020年相比,浅层、深层水水位分别上升4.43米、5.22米,地下水资源得到有效涵养修复。
改革与法治是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的两个轮子。我省印发实施方案,明确10个方面50项改革事项。水利投融资机制改革成效显著,“十四五”期间共融资1214.8亿元,占总投资的42%,多元化投资局面逐步形成。同时,《河南省节约用水条例》《河南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等法规及政策陆续出台,水利法治体系的“四梁八柱”日益稳固,为治水管水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辉煌“十四五”收官在即,壮阔“十五五”画卷正徐徐展开。申季维表示,“十五五”时期,我省水利将深入实施国家“江河战略”,聚焦“两高四着力”,锚定“1+2+4+N”目标任务体系,系统编制《“十五五”水安全保障规划》,统筹推进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水安全、水文化“五水共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