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概述
工艺参数一览表未标注DCS联锁和SIS联锁,会直接导致操作、维护及安全管控出现盲区,存在生产波动扩大、安全风险失控的隐患,必须补充完善。
这种缺失会带来多方面问题,且需针对性解决,具体可从风险影响、补充要求和后续管理三个维度梳理。
一、未标注联锁的3大核心风险
1. 操作层面:误调参数引发非计划停机
操作人员不清楚参数是否关联联锁,可能在正常调整时触发DCS联锁(如液位过高触发泵停运),或未及时关注SIS联锁关联参数(如压力超标未干预导致紧急停车),直接造成生产中断。
2. 维护层面:故障排查效率低,扩大风险
设备检修或仪表校准前,若不知参数与联锁的关联关系,可能因断开信号未隔离联锁,导致误触发保护动作;故障后也需额外时间排查“参数-联锁-设备”的对应关系,延误恢复时间。
3. 安全层面:SIS联锁失效,错失风险拦截时机
SIS联锁是保障工艺安全的最后一道屏障,未标注会导致员工忽视关键参数的监控优先级(如反应釜温度与SIS紧急泄压阀的关联),若参数异常未及时处理,可能错过风险拦截窗口,引发安全事故。
二、补充标注的具体要求
补充DCS和SIS联锁标注时,需明确关键信息,确保一览表兼具“指导性”和“实用性”,建议包含以下内容:
DCS联锁:需标注“联锁触发值”和“对应动作”(如阀门调节、泵变速),明确是“报警联锁”还是“控制联锁”。
- SIS联锁:需额外标注“联锁等级”(如SIL1/SIL2)和“紧急动作”(如切断进料、启动泄压),突出安全优先级。
三、后续管理建议
补充标注后,需通过管理动作确保信息落地,避免再次出现遗漏:
1. 同步更新相关文件:将工艺参数一览表的联锁信息,同步更新到《操作规程》《联锁管理制度》和DCS/SIS系统操作界面,确保“文件-系统-人员操作”三者一致。
2. 纳入员工培训内容:针对更新后的一览表开展专项培训,重点讲解“联锁参数识别”“误操作后果”和“紧急情况下的联锁干预流程”,避免员工因不熟悉信息导致失误。
3. 定期复核与修订:每季度结合工艺变更、设备改造情况,复核联锁信息的准确性;若新增或调整联锁(如SIS升级),需在24小时内更新一览表,确保信息时效性。
![]()
素材来源:
易启邦(工控一体化纵深服务生态平台)编辑部
#易启邦 #仪器帮 #一起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