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能出名,让我倾家荡产也值得”!
还有人记得崔苗吗?这个从大山里出来的女孩,为了追求梦想。
她不惜强加当场凑了120万登上了星光大道的舞台,势要成为“明星”。
![]()
但最终的结果不仅没有如她所愿,反而还使她倒欠几十万外债。
然而崔苗仍不死心,宁愿“贷滚贷”也坚信自己有“成名”的那天。
那么如今多年过去了,她怎么样了?她实现自己的梦想了吗?
![]()
凑120万只为星光大道
崔苗出生在陕北清涧的黄土坡上,家里几代人都靠几亩薄田过活,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子紧巴巴的。
好在她有副天生的好嗓子 —— 打小在坡上放羊,随口哼段陕北小调,都能把路过的老乡引过来听。她也早明白:想跳出黄土坡、日子不这么苦,靠不了别人,只能靠自己。
为多挣点钱贴补家里,她跑到县城歌厅驻唱。
![]()
没想到她一唱完,满场都叫好,有个老顾客甚至拍着桌子喊:“妹子,你这嗓子亮得能穿透黄土!不去《星光大道》太可惜了!”
这句话立马戳中了崔苗的心。
当时的《星光大道》可是草根的 “造星神坛”,阿宝、王二妮都是从那儿走出来的,崔苗越想越心动。她开始发疯似的写自荐信,2年里足足写了200多封。
![]()
可想到没等盼来回信,先遇上了骗子。
一个自称 “节目组导演” 的人找上门,说拿8万就能包她晋级,崔苗脑子一热就信了,凑了自己攒的6万积蓄,又跟亲戚借了2万,结果钱一转过去,对方直接没了踪影。
身边人都劝她认命,可崔苗不甘心,哭完还是咬着牙说:“只要能站上那个舞台,我就能翻身!”
![]()
后来她找到榆林文工团的张胜宝主任,对方被她的嗓子打动,又觉得这姑娘实在,就凭着自己和节目组的交情,帮她拿到了面试机会。
2009年,崔苗终于站上了《星光大道》周赛的舞台。
她唱的《东方红》声震全场,评委都夸她“有黄土的魂”,顺利拿下周赛冠军。
![]()
台下 57 人的亲友团举着 “崔苗加油” 的灯牌哭成一片 —— 这都是她特意从老家拉来的乡亲,光往返机票、住小旅馆就花了好几万。
再加上请人编曲、定制陕北特色服装,还有化妆、道具这些零碎开销,第一次登台就砸进去 20 多万。
虽然花销很大,但拿到冠军崔苗觉得值了,钱没白花。
![]()
可她不知道,这才只是烧钱的开始。
节目组只管基础吃住,想在舞台上出彩,所有“升级包装”全得自己掏钱。
到了月赛,竞争更激烈,她咬牙花8万定做绣银饰的陕北服装,还请了专业伴舞,家里为凑钱甚至卖掉了赖以生存的枣树地。
![]()
冲进总决赛冲刺阶段,花钱更是像流水。
请央视老师编曲,一首曲子就花15万;几十人的演职团队往返北京的机票、住宿,单趟就得几万;连舞台布景板都要做成黄土高原的模样,光运费就花了3万。
![]()
四趟北京比下来,前前后后砸进去120万——80万是政府和企业的资助,剩下40万全是她借的外债,有亲戚的血汗钱,也有还不清的贷款。
可这份孤注一掷的付出,最终还是落了空。
![]()
![]()
没成名还欠下一屁股债
她在10进8的比赛中被淘汰,连总决赛的聚光灯都没摸到。
后来有懂行的观众私下议论,说她被淘汰不冤——唱的是陕北老调,嗓音虽亮,但发声方法太“土”,没经过系统训练;舞台表现也青涩,跟那些科班出身、自带团队的选手一比,差距立现。
说到底,《星光大道》不光是比嗓子,更是比综合实力和观众缘,她这两样,都差了口气。
![]()
下台那一刻,她攥着话筒的手直发抖,脑子里全是欠条上的数字,整个人懵得像被抽了魂。
随之而来的舆论风暴,更是把她彻底淹没。
网上说什么的都有,有人说她“花钱买舞台”、“肯定是想走后门没走成”,还有人嘲讽“真是个疯子,为了红不要命”。
![]()
一时间,她成了全网的笑柄,那些隔着屏幕的尖锐嘲讽,像针一样扎进心里,比淘汰更让她难受。
然而,所有这些打击,都比不上紧接着到来的那个噩耗。其实,家里一直瞒着她一件事:母亲早在月赛冲刺时就急病倒下了。
当初那40万被骗光,家里为了凑钱,咬牙卖了祖传的枣树地,母亲又急又气,一下子引发了重病。家人怕影响她比赛,硬是咬着牙瞒住了,直到母亲要下葬,才不得不打电话告诉她真相。
![]()
债主们也都一股脑涌了上来,每天打电话催她还钱,有的甚至打听她住的地方要来堵她。
她一开始躲在西安城中村的漏雨出租屋里,不敢回陕北见乡亲——白天去工地搬砖赚现钱,晚上就蹲桥洞练声,就怕嗓子废了。
可总这么躲着也不是办法。
![]()
梦想终究不能当饭吃
从2011年起,她开始跑遍陕北的庙会、婚庆,一天赶三场演出,嗓子哑了就含块冰,冰化了接着唱。2014年进了西安艺术团,总算有了稳定收入,还认识了愿意陪她一起还债的丈夫。
夫妻俩搞了个“陕北红歌会”,带着乐队去乡镇巡演,门票卖5块、10块,攒点钱就先还一笔债。
![]()
2019年,她终于还清最后一笔债,银行卡里就剩92块。
那天她回榆林乡下,把锄头往地里一插,扯开嗓子唱《走西口》,刚唱到第三句就哭了。旁边放羊的老汉递过羊肚手巾说:“娃,嗓子是老天爷给的,得先接住咱黄土地的魂。”
这话把她点醒了,从此不再想“成名”的事,一门心思挖陕北老民歌。
![]()
2023年起,她开始教山里娃唱民歌,不收学费,就叫孩子们回村找老人问那些“没词的碎歌”。
2024年,她还搞起直播,穿件白褂子站在玉米地里唱,把“圪梁梁”译成“小山坡”,给00后讲民歌里的故事,每场都有5万人看,顺带卖家乡的红枣、小米,帮乡亲们多赚点钱。
![]()
现在她38岁,偶尔还去商演。
但更多时候在村里搭土台子,让观众自带小马扎来听歌。
![]()
有人问她后悔花那120万吗?
她指着窗外的玉米地说:“钱没买着名次,倒买着了敢在任何地方唱歌的底气,值了。”
参考信源: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