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精神病院挤满了10来岁的孩子:有些话,烂在肚子里,也别对孩子说

0
分享至

本文授权转自:小树妈妈(ID: tree2050 ),作者:小树妈妈

姐妹们,你们有没有感觉,现在的孩子没有以前活泼开朗了,很多都是聚在一起不玩不闹,甚至有些小小年纪就呆呆的,很闷。

去年还有个很火的采访提到:精神病院里50%是10来岁的孩子。几乎每个中小学家长,都或多或少听过身边孩子抑郁、焦虑之类的事儿。

就算孩子没到那么严重,不少人对生活的态度也是早早看淡,不想结婚、不想生孩子、不期待什么美好的生活。

比如前两天,我刷到一个视频,里面的一个叫优优的小姑娘说:“每次努力都失败,还不如不努力好一点。”




大人跟她说:成功是很多很多次失败叠加出来的。


她回答说:失败叠加在一起,就是(失败)越来越大。


这娃的思路和逻辑,被很多网友说是“人间清醒”。

但我看了综艺以后,感觉这孩子不是通透,也不是佛系,而是能量耗尽了。

就拿她上面说的这几句来说,背景是节目组把孩子们分成两人一组,先写完的小组有奖励。

别的小孩都兴冲冲的,抓紧时间干饭,给自己争取时间写作业去了,只有优优一个人不紧不慢的吃饭。

带教老师鼓励她,她却说:

“老天规定不可以(不努力)吗?如果不能,我干脆还在妈妈肚子里(好了)。”


老师又劝她:“妈妈如果不努力,会把你生出来,看到这么漂亮的世界吗?”

而这个8岁小女孩的回答是:“这个世界一点也不漂亮。”


其实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孩子像优优这样,年纪轻轻却失去了朝气,经常性的情绪低落,对一切都提不起兴趣。

到底是哪里出错,导致他们越来越“丧”呢?


从优优身上,我们或许能找到一些共性的答案。


当孩子反过来成了父母的情绪容器

我一直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带能量的。

尤其是孩子,他们天生好奇,对世界充满了探索欲。

如果一个孩子人生还没正式开始,就想着“躺平”,那很可能是她的能量没有得到补充,反而持续性的向外流失。

而最容易“吸食”这些能量的,就是和孩子最亲近的父母。

优优一家,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和老师聊“要不要努力”这个话题时,优优就曾说过:“我妈小时候比我要痛苦多了。”


然后说起妈妈小时候,家里只剩一块蛋糕,姐弟俩都想吃,舅舅哭了以后,外公不问原因就来打妈妈。


优优的结论是:(现在)爷爷每次骂我,我都不哭,只能努力,无奈的努力。




这么无奈的话,从一个8岁的小女孩嘴里说出来,多少有点扎心。

很多网友评论说:孩子能讲得这么清楚,平时妈妈没少说。

我能理解,优优妈妈说这些,不是想和孩子索取情绪价值。

更可能的情况是,她想用自己的经历来告诉孩子:

“你看,这么苦妈妈都过来了,这点困难算啥,你要知足,要坚强。”

但这种近乎“诉苦”,甚至比惨的表达方式下,孩子感受到的完全是另一种意思:


“你的痛苦不算什么”——毕竟妈妈经历过更糟的;

“你的情绪不应该被表达”——因为大人才是更苦的那个

“你只能被动承受”,就像当初妈妈一样。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情绪容器,意思是孩子产生焦虑、恐惧、愤怒等负面感受时,父母能接住,将之转化为正能量。

一旦角色错位,孩子的能量被过早透支掉,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


因为大人都没法消化的情绪,心智不成熟的孩子更承受不了。

就像优优,她和年龄不符的成熟,她的悲观、消极和自卑……都是这种亲子关系错位的结果。


被父母吸食的孩子

更容易变成讨好型人格

其实,当孩子反过来成为父母的情绪容器,危害远不止“能量低”这一点。

拿优优来说,虽然她说话像个小大人一样,但相处起来你会发现:她的情绪特别脆弱,比别的孩子更需要关注。

节目里有个场景我印象特别深,孩子们分成男女两队比赛,女孩队输了,另一个小女孩委屈得大哭。

本来优优没有很难过,看到大家都去安慰那个女孩后,也跟着哭,而且一发不可收拾。


节目里的专家分析说:

“这和优优的成长环境有关,她缺乏安全感,所以用很多方法来引发别人的关注,比如黏人,比如哭。”


是的,因为父母工作忙,优优平常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只能在周末见父母。

有限的相处时光,让她从父母那里无法得到足够的情感支持。相反,她还可能反过来替父母提供情绪价值。

所以比起别的小朋友,她更渴望被看到,被关注。

就像傅首尔说的,别的小朋友是因为“输了”哭,但优优是为了“被大家看到”哭。

因为内心能量不足,无法坦然的“做自己”,他们会比别的孩子更渴求他人的关注,来确认自己的存在。

这其实就是另一种变相的“讨好型人格”。

但我们都知道:

真正的亲密关系,从来不需要谁去讨好谁,而是彼此都能安心做自己。

如果孩子习惯了这种相处模式,他们就会陷入持续性的内耗中:

既不敢做自己,习惯性的察言观色,过度付出,被别人的情绪裹挟;

又觉得真实的自己不被理解,即使有很多人陪着,也依然感觉孤独。



不吸食孩子的能量不是永远情绪稳定

看到这儿,可能很多姐妹会说:这不还是“要求父母情绪稳定”那一套,我们也不是圣人啊?

我觉得不是这样的,就像节目里的教育专家说的:

“我们要避免两个极端,既不能把世界描述得一无是处,没完没了地倒苦水,不然孩子当然会悲观;

也不能过度保护,假装生活没有烦恼,这样孩子的心理免疫力会特别低,无法适应真实的环境。”

重点不在于说不说,而在于怎么说,有没有把情绪的包袱甩给孩子。

举个简单的例子,同样是自己工作不顺,心里不高兴。

消耗孩子能量的说法是:"我天天上班这么累,回来还要管你,你能不能懂点事?"


这样很容易让孩子误解成:父母的不开心都是自己造成的。

而分享和共情是:“妈妈今天工作不太顺,心情不好,想自己待一会儿。”

再比如聊孩子遇到的困难,这种差别也很明显:

消耗孩子能量的说法是:"我小时候比你苦多了。"

潜台词就是,你不应该抱怨,默默承受吧。

但是能给孩子提供情绪支持的父母会说:“类似的事儿我也遇到过,确实不好受,后来我是怎么解决的。”

换句话说,即便是消极的事,我们能用客观的、积极的语言表达,做到边界清晰,就不算“吸食孩子的能量”。


甚至孩子还能从你身上,学会如何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

另外还有一点特别关键,就是我们平时和孩子的情感联结够不够强。

如果平时陪伴质量高,投入比消耗多,能够保持动态平衡,偶尔吐槽、抱怨一下,孩子也能理解、体谅你,不会受多大影响,

但如果平时陪伴就少,一见面讲累、讲苦、讲自己多不容易,孩子当然会压力很大。

就像爱达荷大学Jeffrey J. Bailey教授说的:

“在一个家中,是否拥有正向情绪价值,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这个家庭的未来。 ”

好的亲子关系,不是没有负面情绪,而是尽可能的给孩子提供温暖正向的家庭氛围,同时也允许自己偶尔犯错。

做到这些,就足以滋养孩子,让TA内心丰盈,有足够的能量和底气面对生活的风雨。

-每日教育新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多付车费后男子轻生”后续:一审判司机退还900元 司机称钱已交给法院

“多付车费后男子轻生”后续:一审判司机退还900元 司机称钱已交给法院

红星新闻
2025-11-11 10:56:13
卡地亚晚宴明星站位曝地位:那英、郭晶晶靠边站,C位实至名归

卡地亚晚宴明星站位曝地位:那英、郭晶晶靠边站,C位实至名归

查尔菲的笔记
2025-11-10 16:06:40
认真刷完曾医生和祖院长的视频,谁看了不说一句窒息?

认真刷完曾医生和祖院长的视频,谁看了不说一句窒息?

诗意世界
2025-11-10 18:51:56
中央考核巡查组已进驻山西、黑龙江、辽宁、江苏、江西、海南、重庆、云南、甘肃、新疆

中央考核巡查组已进驻山西、黑龙江、辽宁、江苏、江西、海南、重庆、云南、甘肃、新疆

新京报政事儿
2025-11-11 11:56:48
打“第三者”耳光后,时隔8年原配再被刑拘

打“第三者”耳光后,时隔8年原配再被刑拘

中国新闻周刊
2025-11-11 15:41:42
中国“以牙还牙”后,高市早苗怕了,日本政府:称对台湾立场没变

中国“以牙还牙”后,高市早苗怕了,日本政府:称对台湾立场没变

潮鹿逐梦
2025-11-10 19:48:21
湖南人民医院事件后续,偷拍者身份已曝光,曾医生有口难辩

湖南人民医院事件后续,偷拍者身份已曝光,曾医生有口难辩

平老师666
2025-11-10 23:42:34
美国造出“稀土磁铁”!美财长向全球宣布:将摆脱中国“卡脖子”

美国造出“稀土磁铁”!美财长向全球宣布:将摆脱中国“卡脖子”

博览历史
2025-11-10 20:15:30
4.99万!刘强东不给雷军留活路!

4.99万!刘强东不给雷军留活路!

广告创意
2025-11-10 17:24:49
农户23年前响应号召种下300亩杨树,成材后发现被纳入保护区禁止采伐,官方回应

农户23年前响应号召种下300亩杨树,成材后发现被纳入保护区禁止采伐,官方回应

极目新闻
2025-11-11 14:19:28
极目政情丨上海市委原常委朱芝松被公诉,曾长期从事军品工作,违规决定降低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价格

极目政情丨上海市委原常委朱芝松被公诉,曾长期从事军品工作,违规决定降低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价格

极目新闻
2025-11-11 15:54:17
宝妈高铁堵道后续:知情人透原因,正脸被扒黑皮胖脸,已全网社死

宝妈高铁堵道后续:知情人透原因,正脸被扒黑皮胖脸,已全网社死

鋭娱之乐
2025-11-10 20:55:45
高市硬刚到底,要将中国高官驱逐出境?中方以牙还牙,日本破防了

高市硬刚到底,要将中国高官驱逐出境?中方以牙还牙,日本破防了

时时有聊
2025-11-11 14:34:52
“台独”政客跑欧洲议会自嗨无底线,然而并没有什么用!

“台独”政客跑欧洲议会自嗨无底线,然而并没有什么用!

新民晚报
2025-11-11 10:08:58
琉球群岛地位未定,中方在联合国亮明态度,日媒破防

琉球群岛地位未定,中方在联合国亮明态度,日媒破防

头条爆料007
2025-11-10 22:03:53
魔幻一幕:机器人证明自己不是人,史上首次

魔幻一幕:机器人证明自己不是人,史上首次

大道微言
2025-11-10 10:08:11
华农27岁博士校园溺亡后续:父亲被安保抬出,姐姐怀孕6月哭晕

华农27岁博士校园溺亡后续:父亲被安保抬出,姐姐怀孕6月哭晕

180视角
2025-11-11 13:30:42
北京今晚有雾明天有风,本周还有雪

北京今晚有雾明天有风,本周还有雪

鲁中晨报
2025-11-11 15:43:04
官方通报“儿子暴打93岁母亲”:因琐事发生口角后动手殴打,涉事男子已被抓获,案情正侦办

官方通报“儿子暴打93岁母亲”:因琐事发生口角后动手殴打,涉事男子已被抓获,案情正侦办

极目新闻
2025-11-11 14:09:23
河北廊坊通报“新人婚车遭拦截被索要50条烟”:系误传,实为索要9条香烟,对胡某某、殷某某等6人给予行政处罚、批评教育处理

河北廊坊通报“新人婚车遭拦截被索要50条烟”:系误传,实为索要9条香烟,对胡某某、殷某某等6人给予行政处罚、批评教育处理

扬子晚报
2025-11-11 10:19:33
2025-11-11 16:36:49
阅读第一 incentive-icons
阅读第一
0-18岁家长交流分享的平台
5853文章数 2868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2026高考生必看!3所“双非”高校,就业比211还香!

头条要闻

欧洲高颜值王室访华:曾与高中老师结婚 二婚嫁入王室

头条要闻

欧洲高颜值王室访华:曾与高中老师结婚 二婚嫁入王室

体育要闻

维金斯0.4秒空接暴扣绝杀 热火险胜骑士

娱乐要闻

何超莲窦骁真的没离婚?

财经要闻

南昌三瑞智能IPO:委外代工模式存疑

科技要闻

苹果新品惨败,产线拆光、二代搁浅!

汽车要闻

盈利"大考",汽车智能化企业的中场战事

态度原创

时尚
本地
艺术
家居
游戏

静奢风,有品位的都在穿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艺术要闻

田英章日常书信曝光,字迹开阔惊艳人心!

家居要闻

国美学子 打造筑梦空间

宫本茂透露《宝可梦》推出双版本的秘辛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