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5日,俄罗斯空军的FAB-1500炸弹击中乌克兰扎波罗热地区的马达西奇工厂,引发持续数小时的大火,由于人手短缺,火势未能得到及时控制,最终导致厂区90%的设施化为废墟。这座被誉为“动力沙皇”的百年工厂的毁灭,标志着乌克兰航空工业黄金时代的彻底终结。
马达西奇这厂子,1907年就有了,比苏联还老,一辈子就干发动机,米-8,米-24直升机上那个TV3-117,还有安-124,安-225那种大飞机上的D-18T大推力发动机,都是他家的,整个苏联时期,这家乌克兰工厂在航空圈里就是个响当当的角色,东西卖到九十多个国家,乌克兰一半的航空出口都指着它,这名头,军工圈子里谁不知道。
苏联一解体,乌克兰把家底都接了过来,技术还是老一套,没怎么更新,2014年俄乌一闹,厂子跟俄罗斯那边彻底断了联系,订单没了,钱也进不来,差点就倒了,中国天骄航空2016年看上了,想收购,开价两亿五千万美元买56%的股份,还承诺再投五亿五千万,美国不同意,2019年乌克兰那边说为了安全,直接把交易给停了,到了2022年干脆收归国有,中方之前投的三亿美元打了水漂,天骄航空就去海牙告状,要赔四十五亿美元,这么一折腾,马达西奇的技术升级和资金来源全断了,日子越来越不好过。
2023年开始,俄罗斯就盯着马达西奇打,八月份“匕首”导弹过来,厂区挨了炸,2024年初滑翔炸弹又来了一下,产能掉了一大截,十月份一发FAB-1500过来,整个厂子基本就瘫了,俄罗斯这打法很明显,就是不让乌克兰再有工业能力,航空这条路给堵死,米系列的直升机没法修,无人机生产线也建不起来,前线的装备供应全卡住了。
再看看乌克兰整个航空业,苏联那会儿有140家企业,20万工人,现在剩不到一百家,工人数量只有原来的十分之一,国防经费砍了九成,能源设施毁了一半,技术人才都跑了,这个产业根本就撑不住,德国的莱茵金属说在乌克兰建了个维修中心,修修坦克还行,航空制造这个大窟窿根本补不上。
这个厂子的结局,也让人看到技术遗产在国际博弈里的命运,D-18T发动机这种好东西,工厂一没,就什么都没了,反倒是中国那边吸收了三千多名乌克兰的工程师,比起买个厂房,把技术和人弄到手才是真的,大国之间玩的就是这个,手里的工业资产要是不能变成自己的核心创新能力,最后还是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
参考资料:《央视新闻》、《新华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