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大众的注意力仍停留在恒大与碧桂园的危机余波中时,曾被冠以房地产行业“标杆典范”的万科,正悄然陷入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中心。
2
董事长突遭失联,前总裁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高达8729亿元的债务如乌云压顶,笼罩在整个企业上空。这一系列剧烈震荡,不只是财务层面的警报,更暴露出公司治理体系深处早已暗流涌动、积弊重重。
3
人们不禁发问:这家曾经被誉为最稳健的房企巨头,是否还能在这场风暴中守住底线?
![]()
4
董事长失联
5
当一家上市三十余年的企业首次交出亏损494亿元的财报时,市场的第一反应是难以置信。毕竟,这不仅是数字上的逆转,更是对“万科神话”根基的一次猛烈冲击。
6
然而,这份惨淡业绩并未成为全年最大的新闻,真正接踵而至的,是一连串更为惊心的消息——上半年日均亏损近两亿元,总负债攀升至8729亿元,创下历史新高。
![]()
7
销售端持续遇冷是症结所在,主营业务丧失造血能力,合同销售额同比骤降45.7%,跌幅远超行业均值,反映出其市场号召力正在急剧衰减。
8
但比经营困境更令人不安的,是那根本应坚不可摧的“安全阀”,也开始出现断裂迹象。
![]()
9
万科的背后站着深圳国资委,理论上这是其抵御风险的最大依仗。可这张看似万无一失的保护网,不仅未能提前化解危机,反而让派出的关键人物陷入被动。
10
今年1月,辛杰空降出任董事长,身份特殊——他既是万科第一大股东深铁集团的掌舵人,又是国资代表的核心人选。
![]()
11
这一任命被普遍解读为强烈信号:国家资本将全力托底,防止系统性崩塌。他在资本市场眼中,就是那位临危受命、肩负重望的“主保险丝”,承载着稳定军心的使命。
12
可惜,这颗定心丸的有效期仅维持了九个月。剧情急转直下,充满戏剧张力——9月18日,辛杰在深圳出席完一场公开会议后神秘消失,音讯全无。
![]()
13
长达24天的沉默引发舆论猜测,股价剧烈波动,投资者信心摇摇欲坠。直到10月13日,官方公告终于揭晓谜底:辛杰因“个人原因”辞去职务,并强调与董事会无任何分歧。
14
此类措辞虽合规,却难掩疑云。由大股东亲自派遣的救火主帅竟主动退出,这种行为本身比任何负面财报更具杀伤力。它动摇的是整个企业的信用基础,也让外界开始质疑国资干预的实际效力与掌控边界。
![]()
15
不过,国资的支持并非虚言。今年以来,深铁集团已累计向万科提供逾259亿元股东借款,主要用于兑付到期债券,确保不发生公开市场违约。
16
这些资金利率低至2.34%,显著低于市场平均水平,堪称“父爱式”输血。但这并不意味着援助可以无限延续。深铁自身亦面临压力,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达33.6亿元,资产负债率突破60%警戒线。
![]()
17
由此可见,大股东有能力应急,却无力长期承担一个持续失血主体的全部负担。“救急不救穷”已成为现实底线。
18
前总裁被刑事拘留
19
如果说辛杰的突然退场如同一次外部电路短路,那么原总裁祝九胜被证实接受刑事调查,则彻底暴露了内部系统的深层腐化。
![]()
20
这一消息带来的震动远超前者,因为它直接指向企业治理结构的根本缺陷,揭开了一幅令人震惊的利益输送图景。
21
作为郁亮时代的二号核心人物,祝九胜曾被视为战略执行的关键推手。而如今,一封实名举报信揭开了他的另一面:自2017年起,涉嫌通过所谓“第三方顾问”身份,在幕后搭建了一个涉及上千家影子公司的复杂网络,操控资金规模或达百亿级别。
![]()
22
这一指控令所有债权机构瞬间警觉。他们最担忧的问题浮出水面:投给万科的资金究竟流向何处?是用于项目建设,还是被悄然转移至隐蔽通道?
23
一旦企业内部存在如此巨大的治理黑洞,信任体系便会迅速瓦解。就像一座外表宏伟的大坝,内里却被蛀蚀得千疮百孔。
![]()
24
如今,这个漏洞已被公之于众,谁还敢继续注资?任何外部注入的流动性,都可能瞬间沉入那个看不见底的深渊。此时的危机,早已超越账面上几百亿的资金缺口,演变为对企业本质可信度的全面拷问。
25
未来何在
26
在内外两道“保险机制”相继失效之后,万科被迫走上一条极端求生之路——全面启动资产处置计划,开启大规模甩卖模式,只为换取一线生机。
![]()
27
这场清仓式的出售名单令人心酸:从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这类核心地标项目,到寄托转型希望的新兴业务板块——包括万纬物流、长租品牌泊寓、商业地产印力集团等,统统列入可交易清单。
28
问题在于,当前整个地产行业处于深度调整期,潜在买家稀缺,议价权完全倒向买方,成交价格普遍被压至历史低位。
![]()
29
深圳湾地块最终折价转让给深铁,亏损接近10亿元;上海七宝万科广场48%股权作价23.84亿元回笼资金;金桥万创中心以14亿元售出;甚至连多年前收购的广信资产包也被重新打包,要求买方一次性付清全款。
30
此类操作本质上属于饮鸩止渴。因为被剥离的正是万科在告别高周转时代后,精心培育的“第二增长极”和未来的利润支柱。如今,为了填补眼前的现金流窟窿,公司正在亲手斩断自己的未来潜力。
![]()
31
更重要的是,这种方式无法触及根本矛盾。2025年上半年,万科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30亿元,说明其主业——卖房——仍在持续失血。
32
只要销售无法恢复,无论变卖多少资产,都不过是在为危机爆发争取时间,延缓而非终结倒计时。
![]()
33
尽管如此,业界普遍认为,万科大概率不会走向恒大式的彻底崩盘或司法清算。毕竟,其背后仍有深圳国资委作为最终防线,这条政治与经济双重保障依然存在。
34
接任董事长的黄力平同样出身深铁体系,肩负的核心任务便是依托国资背景,维系金融机构的信任链条,避免出现集体抽贷导致的流动性枯竭。
![]()
35
但“保生存”与“谋发展”之间隔着巨大鸿沟。国资或许能保住企业不倒,却无法一夜之间重建破碎的市场信心,也无法凭空唤醒购房者的购买意愿。
36
那些曾被称为“最重要伙伴”的购房者,他们的选择与情绪,才是决定万科最终命运的关键变量——究竟是能够涅槃重生,还是只能依靠外部输血勉强维持生命体征。
![]()
37
结语
38
一个不得不变卖优质资产、品牌形象严重受损、内部管理乱象暴露无遗的万科,即便最终依靠体制力量渡过此次劫难,也再也无法回到过去那个透明、稳健、引领行业的光辉岁月。
39
那段被无数同行敬仰的“模范生”时代,恐怕真的已经落幕,成为一段回不去的历史记忆。
![]()
40
信息来源:
41
1.《万科:辛杰辞去董事长职务,选举黄力平为公司董事长》广州日报2025-10-13 09:03广东
![]()
42
2.《万科原总裁、CEO祝九胜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大象新闻2025-10-15 07:26
![]()
43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