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播正确家教理念·普及科学养育知识
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困扰,孩子在学校表现良好,回到家却松懈懒散,学校的教育效果仿佛被周末清零。这种现象背后,往往隐藏着家庭与学校教育脱节的问题。家校协同不是简单的口号,而是一场需要双方共同努力的旅程。
如何实现家校共育
承担教育责任,做孩子的榜样和引导者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个课堂,其核心在于生活教育和品格培养。家庭不应该成为学校的延伸,而应该发挥其独特的教育功能。期待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先要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若希望孩子热爱阅读,家中就该有书香氛围;若希望孩子积极进取,家长面对挑战时就该展现坚韧。父母的言行举止,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孩子的成长。
其次,尊重每个孩子的独特性。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聪明的家长懂得欣赏孩子的特点,帮助他制定适合自己的发展目标,让他在专属的轨道上稳步前进。教育需要关爱与规范并存。多给予孩子温暖的陪伴和及时的鼓励,建立彼此信任的亲子关系。当孩子出现行为偏差时,既要及时引导,也要保持适度宽容。这种温暖而坚定的教育方式,更能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主动对接学校,成为教育的合作者
学校教育具有专业性和系统性,家长主动与学校配合,能够形成教育合力。建立良性沟通机制尤为关键。当老师反馈孩子情况时,特别是提到存在问题的时候,家长应该保持开放心态。这往往是老师重视孩子的表现,期待与家长共同寻找解决方案。理解老师的用心,配合学校教育,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成长。
保持教育一致性是重要环节。努力让家庭教育氛围与学校教育要求相协调,特别是在假期和周末,帮助孩子保持良好作息和学习习惯。当家庭和学校的要求一致时,教育效果就能实现最大化。
专家介绍
明晚(10月21日)19:35,山东省家庭教育志愿服务总队宣讲专家、东营市利津县教育局家庭教育教研员陈爱花将聚焦“家校社协同育人”主题,为家长厘清教育责任、破解共育难题,助力构建科学有效的协同教育生态
![]()
课程收看指南
1. 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养教有方App
2. 点击首页瓷片区【同一堂课】直接进入本期课程(19:35准时更新)
![]()
智慧家长课前测试
老师反映孩子在学校遇到问题,您是如何与老师配合,共同帮助孩子成长的?在这个过程中,您最大的收获或困惑是什么?
可以通过本文下方评论区或登录养教有方App在本节课程《同一堂课|同心筑梦,聚力前行——谈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评论区下分享您的家教故事或留下您的相关困惑。
本文编辑:CHEN°
责任编辑:林美妮
欢迎家长分享家庭教育经验:sdetvnm@163.com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