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80年代,上影厂拍摄出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优秀经典影片。同时也培养了众多优秀青年演员,成为了全国各大电影厂之最。
![]()
其中女演员显得尤为突出——陈冲、张瑜、龚雪等这几大影后全都来自上影厂演员剧团,而潘虹、张金玲、李秀明、吴玉芳、赵静等这些美女明星,也全都是通过上影厂的影片走上银幕。
![]()
同期男演员,也不逊色,同样涌现出了好多位“银幕小生”,显得格外抢眼。
他们遇到了好时候,新时期电影的快速发展,给他们提供了充分展现演艺才华的机会。
他们的演技,也被无数影迷所津津乐道。
比如郭凯敏在《庐山恋》、《小街》等电影中的表现尤为突出。王伟平在《小字辈》中出演的小葛一角也获得广大影迷的认可。卢青在《巴山夜雨》中呈现了自然流畅的表演,毛永明因出演《她俩和他俩》、《小小得月楼》等电影,而成为了上影厂的“第二个韩非”。
![]()
他们的统一特点是,形象很好,成名很快,又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所以都给观众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
但论演技,其实也是有高有低。
今天,咱们就不妨来为80年代在上影厂大银幕上绽放过光彩的十位“英俊小生”的演技,做个排名。
但最出名的,也许并不是演技最棒的那一个。
照例先从排名第十的演员,开始说起。
第十位:薛国平
![]()
薛国平温润如玉,形象可亲,还自带内敛书卷气。但气场稍微弱了一点。
这大概是他从影之后,一直未能出演主角的最大原因。
![]()
他1976年进入上影厂演员剧团举办的“演员培训班”,因相貌清俊、气质清新而被定为成“小战士专业户”。
![]()
薛国平在《从奴隶到将军》中
进厂后他先后在《东港谍影》、《从奴隶到将军》、《好事多磨》、《南昌起义》、《小金鱼》、《心弦》、《飞向太平洋》等电影中出演角色。虽戏份都不多,但因为形象具有辨识度,并且表演自然,接近他的本色,而被观众所喜爱。
![]()
薛国平在《心弦》中
薛国平在《大桥下面》中所扮演的毛毛、在《快乐的单身汉》中的所扮演马欢,和在电视剧《铁道游击队》中所扮演的小坡等这几个角色,给我们的记忆最为深刻。
![]()
其中小坡这个角色,他在前辈冯笑的指导下,过细腻的眼神和富有生活化的动作,凸显了小坡作为年轻队员的成长轨迹——从初期的朴拙、活泼到后期的坚毅、果敢,层次分明。
![]()
但薛国平的语言,一直带有明显的南方口音。这一点,限制了他的发展。但演起南方青年来,却又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
第九位:戴兆安
![]()
戴兆安也是1976年进入上影演员剧团“培训班”的学员。他的形象不如薛国平英俊,但贵在气质朴实,更为接近银幕所需的“工农兵形象”。所以他接到很多戏约。在《大刀记》、《大河奔流》、《405谋杀案》、《女大当婚》、《孔雀公主》、《祸起萧墙》、《四等小站》等电影中出演角色,表演生动含蓄。
![]()
他还曾在《欢欢笑笑》、《石榴花》等影片中出演男主角,与韩月乔、龚雪等大美女做搭档。
![]()
戴兆安与龚雪
他虽非“传统意义上的帅哥”,但憨厚中透出机智,诙谐里不失真挚的表演风格,却使他塑造的烤鸭店员工杨欢欢,和音乐学院高材生陈湘,具有浓郁的生活质感和时代气息。
![]()
戴兆安与韩月乔
此外,他在谢铁骊执导的《今夜星光灿烂》中,所扮演的司号员小段,通过微表情和肢体语言赋予这个角色鲜明的性格,和质朴的泥土气息。
![]()
1990年,戴兆安在黄蜀芹执导的电视剧《围城》中所扮演的陆子潇一角,就充分展现了他的表演实力。他凭借短单的几场戏,就将这个小说中三闾大学历史系副教授那攀附权贵、浅薄虚荣的嘴脸,刻画得栩栩如生,很符合原著的定位。
![]()
第八位:王伟平
![]()
王伟平是上影演员剧团76“培训班”上的“大帅哥”,形象十分英俊,但初登银幕时,演技稍显稚嫩。
1979年他因在电影《小字辈》中出演小葛而声名鹊起。但主要是沾了角色人设的光,他在镜头的前的表现,并不轻松自在。
![]()
还有在《爱情啊,你姓什么?》、《检察官》等影片中,表演痕迹也挺重。
不过随着实践经验增多,他的演技,也有了很大改变。在电影《大泽龙蛇》中出演叛徒陈振云,他已经懂得通过细节的刻画,来凸显人物的内心。在《夜半歌声》中出演孙小鸥,更能以灵动的眼神,和含蓄的表演,来达到神形兼备的效果。
![]()
王伟平在《夜半歌声》中
此外,他在《女大学生宿舍》中出演的兰为、在《林中迷案》中出演的郭军、在电视剧《我是一片云》中出演的孟樵等,个个英气逼人,但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
王伟平在《女大学生宿舍》中
他后期的表演不再追求戏剧化的张扬,而是通过自然流畅的表情控制和台词出来,使得一个个角色丰满起来。2001年他在电视剧《情深深雨濛濛》中所出演的魏光雄一角,就具有这样的表演特点——质朴中透着儒雅,含蓄中蕴含深情。
![]()
第七位:张晓林
![]()
张晓林身材魁梧,相貌堂堂,得天独厚的外形条件,使他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分配到上影厂后,立刻受到重用,成为继郭凯敏、王伟平等之后的又一位上影“门面担当”和“当家小生”。
![]()
我想大家对他在《上海舞女》中所扮演的鲍望春,那英挺的军装造型非常熟悉,他似乎也非常擅长扮演此种类型形象。
![]()
但实际上他真正展示演技的角色,是《女儿经》中的简雄,和《夏之雨 冬之梦》中的小强。
他在这两部电影,扮相都不像鲍望春那么英气勃勃,但却突破了“帅哥”这个单一标签,通过内敛的表演,展示细腻的情感,将市井小人物的悲与喜,都诠释得淋漓尽致。
![]()
此后,他在《残酷的欲望》中,又成功扮演了那个才华横溢但因不受重视而刚愎自用的杀人凶手刘克。而电视剧《大酒店》中的丁大伟,和90版《封神榜》中的姬发,也展示了他作为专业演员的可塑性。
![]()
第六位:马冠英
![]()
马冠英是1975年进入上影厂的演员。那年他才23岁。但一进厂,便在《连心坝》、《特殊任务》等电影中挑起大梁,出演男一号。是70年代末上影厂力捧的小生之一。
![]()
但后来随着郭凯敏、王伟平等演员的崛起,他的“一哥”位置似乎被替代。此后又在《失去记忆的人》、《曙光》、《等到满山红叶时》、《新郎之死》、《飞吧,足球!》、《御马外传》、《仇侣》等多部影片中出演主角和重要配角。
![]()
马冠英长得浓眉大眼,面庞饱满,非常符合当时大银幕对男演员的要求。但他出道的年代,演员的表演已经形成固定的“套路”,他也深受影响,所以早期的表演,带有明显的时代特色。
![]()
可是马冠英的表演基本功还是非常过硬的。我们留意到他在电影《特殊任务》中的表演,台词清晰,节奏准确,气场强大,通过多个细节将游击队长高恒的形象,树立在了银幕之上。
![]()
可惜在80年代,马冠英的光芒被新崛起的男演员所掩盖。但其实他在《等到满山红叶时》、《飞吧,足球!》等电影中的表演,都很沉稳含蓄。我觉得他是实力被严重忽视的一位演员。不知各位是否有同感呢?
![]()
第五位:卢青
![]()
卢青也是在1975年进入上影演员剧团。他颇具表演天赋,最大的特点,就是在镜头前表现自然,又富有生活气息。
进厂后,他在《春苗》、《第二个春天》等多部电影中跑龙套,无论戏份多少都极其认真。后来剧团领导看他有潜力,便逐渐给他加“担子”。
![]()
他在电影《特殊任务》、《半张订婚照》、《巴山夜雨》、《小金鱼》等影片中,都有非常出彩的表现。比如在电影《巴山夜雨》中,他就凭借自然、朴实、有温度的表演,将特殊年代中青年工人宋敏生的性格和心理,都刻画得惟妙惟肖。
![]()
他凭借宋敏生一角曾获得首届金鸡奖最佳男配角奖。
而在电影《小金鱼》里,他又通过眼神的微妙变化,将工读学校的学生胡森的内心波动,呈现得准确到位,让我们感受到角色的真实与可信。
![]()
我觉得他是80年代上影厂那拨年轻男演员当中,发展潜力极大的一位演员。最为难得的是,他的表演不事雕琢,并且还具有一定的幽默感,很善于通过俏皮的语言和生动的表情,来为角色增添喜感。我想这应该是大家非常喜欢他的重要原因。
![]()
卢青可以说是80年代上影厂“生活流”美学的典型代表。他以真诚、松弛的演绎方式,精准捕捉普通青年的喜怒哀乐。他或许不是极具颠覆性的演员,但却以独特的亲和力与时代共鸣,成为一代观众对80年代银幕记忆的温馨注脚。
![]()
遗憾的是,他扮演的角色,多半都是“邻家青年”形象,所以被部分观众质疑“戏路不宽”。我觉得这可能跟他息影太早和机会太少有关。
第四位:毛永明
![]()
1979年,毛永明因在电影《她俩和他俩》中成功扮演了性格迥异的杨大林和杨小林,而受到影迷喜爱,并一跃成为全国观众喜爱的电影明星。
![]()
在这部影片中,细心的观众已发现,他的表演风格,受老一辈表演艺术家韩非的影响很大,演喜剧亦庄亦谐,所以又被誉为“第二个韩非”。
![]()
后来他又演了《喜盈门》中的龙刚、《小小得月楼》中的杨毛头等富有喜剧色彩的角色,不靠夸张的肢体动作或滑稽的表情搞“噱头”,而是根植于生活逻辑和人物性格,来展现“冷幽默”与“窘态幽默”。他较好地表现出了角色在尴尬、误会或突发状况下的真实反应,那种窘迫、无奈又努力维持体面的状态非常可信。
![]()
此外,毛永明还出演了《海之恋》中的解放、《飞来的女婿》中的祝兴、《姑娘今年二十八》中的丁秘书等角色,我发现他无论是台词还是动作节奏,都把握得很好,不温不火,让笑点自然流露。
![]()
能把喜剧演得不浮夸,我觉得仅凭这一点,就已经很难得。遗憾的是,后来随着中国电影陷入低谷,他也无奈转型,后劲乏力。
第三位:郭凯敏
![]()
郭凯敏1975年被选入上影厂演员剧团,被重点培养,陆续出演《第二个春天》、《难忘的战斗》、《大刀记》等多部电影。
![]()
1976年便在电影《征途》中演起了男主角,张伐、秦怡、冯奇等老艺术家为他演配角,“保驾护航”。
1980年,郭凯敏因在《好事多磨》和《庐山恋》中分别扮演沈治远和耿桦,而一举成名,成为上影厂首屈一指的“银幕小生”。
![]()
此后,他又主演《小街》、《卖大饼的姑娘》、《子夜》、《逆光》、《青春万岁》、《童年的朋友》、《邮缘》等影视作品,佳作频现。
![]()
郭凯敏之所以能成为80年代上影厂当之无愧的“一哥”,我觉得有如下几个原因。
一是外形俊朗阳光,气质纯真质朴,令人感觉异常亲切。与同期走红的唐国强相比,他更符合大众心目中的“工农兵”形象。
![]()
二是他的表演不浮夸、不造作,在镜头前,情感真挚,表现自然。这应该是他最突出的表演特点,也是观众喜欢他的重要原因。
比如在经典影片《庐山恋》中,他所表现出的那种对爱情的向往、害羞、和克制,全都那么准确到位,非常动人。
![]()
此外,他所塑造的,又大多都是80年代年轻人最为欣赏的人物类型——有理想、有抱负、敢拼敢闯、正直善良的青年才俊。这为他成为那个年代的“银幕偶像”增添了砝码。
![]()
对了,我觉得郭凯敏之所以能在当时众多青年演员中脱颖而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嗓音条件非常好,音色醇厚,口齿清晰,台词基本功也很出色。这一点,现在很多“顶流”都望尘莫及。
第二位:王诗槐
![]()
王诗槐虽是话剧演员出身,但他的影视表演,却没有夸张的舞台痕迹,而是特别含蓄内敛。
这一点,跟同期其他诸多男演员们比较“外放”的表演,都不一样。
80年代,更多的年轻人,开始对知识充满渴求。所以一些具有文人气质的演员,更受大家的青睐。
![]()
王诗槐无疑就是此类演员。他俊朗儒雅,相貌端正,很适合扮演知识分子和青年才俊之类的形象。
而且他一出道,就遇上了《漂泊奇遇》中的漂泊者、《日出》中的方达生等这样的与他本人的气质和戏路都很吻合的角色,所以他演起来愈发得心应手,成功率更高。
![]()
很多影迷之所以觉得他的演技比郭凯敏更好一些,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是他的身上,多了一层书卷气,无论是《张衡》中的冯少卿,还是《多彩的晨光》中的水痕,这种温文尔雅的气质,增添了观众的好感。
![]()
此外,他在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经过了4年的专业训练,声台行表都很出色。就比如在电影《日出》中,他的表演,既表现了对角色的理解和同情,同时又能凭借台词和表情,引起观众的强烈共鸣。
![]()
而在出演电视剧《在水一方》中的朱诗尧时,他又通过微妙的眼神,和准确的台词以及饱满的情绪,而将角色的自卑和倔强,全都展现得真实到位。
![]()
有人说,王诗槐的表演,不像烈焰,更像溪流,也许不会让人在第一眼就能感受到那份灼热,但细细品味,却回味悠长。现在回头看,他所演绎的那几个景点角色,的确非常有嚼头,很是深入人心。
第一位:翟乃社
![]()
翟乃社可能不算是80年代上影厂最红和最出名的男演员,但他的演技,绝对称得上“No.1”。
比如他所扮演的角色类型的广度和深度,都是郭凯敏、毛永明等更有名气的男星,所难以比拟的。
![]()
翟乃社1979年进入上影厂演员剧团后,其实出镜率不是特别高,但他所扮演的角色,既有侦探,又有诗人,既有改革者,又有“小市民”。而且无论是正剧,还是悲剧,他都能轻松驾驭,所塑造的人物呢,又全都那么真实可信。所以,从“全能性”这方面来讲,他是首屈一指的。
![]()
其次,当80年代那拨男演员们的表演,还比较“流于表面”的时候,翟乃社已经有意识地展现角色的“厚度”和“重量感”了。各位看,无论是《屠城血证》中的展涛,还是《夜半歌声》中的宋丹萍,他都能在刚强的基调中,演绎出了角色深情、痛苦、挣扎等细腻的情感层次。
![]()
而且,他的表演,又往往赋予了角色的历史沧桑感和命运沉重感,即使是演一个普通人,也能让观众感受到角色背后深厚的生活积淀。这是那些“偶像小生”所无法达到的。
所以他的演绎得到了广大影迷的喜爱,也受到了国内外大导演们的肯定。用“硬朗其外,锦绣其中”八个字来形容他,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
他虽拥有偶像小生的外形,但却坚决走实力派的线路,“演什么,就是什么”,这种境界,的确令同辈演员望其项背。
只可惜,他是演技最好的,也是过早离世的。2014年9月9日,翟乃社因患肝癌医治无效而去世,年仅58岁。
![]()
80年代,上影厂一众“银幕小生”的涌现,给观众带来了惊喜,令影坛再添新气象。这些年轻演员,也许他们的演技,与前辈如赵丹、孙道临、魏鹤龄等相比,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但他们的表演风格却更为多样化,所塑造的角色类型,也不再更为丰富,满足了新时期的观众对大众对精神文化的渴求。
他们同样以真挚的情感,引发了广泛的共鸣,成为了一个时代清新、温暖的文化记忆。
那么说到80年代上影厂的青年男演员,哪位给各位留下的印象最深?哪位的演技,是大家心中的“第一”?欢迎大家通过留言区,与更多的影迷和网友,进行交流和互动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