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5年10月19日,由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办的“智慧新生「零」介未来——零噪声DSA十大创新技术交流会”在上海顺利召开,大会由葛均波教授与滕皋军教授共同担任主席,汇聚全国心血管影像与介入诊疗领域的专家学者。会议正式发布包括“零噪声”高清低剂量成像、全景3D、集成式实时FFR和实时QCA、锥束CT定量灌注、自由呼吸、AI冠脉增强、腹部动态路图、uLingo智慧仿生语音系统、 uSpace数字孪生空间等在内的全球首创的介入诊疗十大引领性创新技术。其中,国产“零噪声”DSA技术通过大幅降低辐射剂量、提升图像质量、融合人工智能,正推动心脏介入迈向精准化、智能化的新阶段。
一场介入手术的革命:
从"负重前行"到"轻装上阵"
![]()
![]()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教授在欢迎辞中回顾了介入医学的发展历程。葛均波指出,130年前伦琴发现X射线,开启了医学影像的新时代;今天,AI赋能下的介入医学则大步迈向人机协作的新阶段。葛均波强调,介入医生长期暴露在辐射环境下,身体健康面临巨大挑战,而“零噪声”DSA技术的出现,不仅大幅降低了辐射剂量,还显著提升了图像质量,为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等复杂病变,提供了更清晰的可视化支持。葛均波特别分享了一例十几年前耗时9个半小时、使用1060 ml造影剂的CTO手术,当时的DSA设备图像不清、辐射较高,医生与患者均承受巨大风险。如今借助“零噪声”技术,医生可在低剂量下完成高质量成像,极大提升手术安全性与效率。同时期待未来导管室能进一步智能化,实现“虚拟屏幕”“语音控制”等交互方式,让医生专注于诊疗本身。
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滕皋军教授在致辞中表示,DSA作为介入治疗的核心设备,国内在这个领域的技术发展长期滞后于CT、MRI等其他影像设备。“零噪声”DSA的推出,标志着国产设备在图像质量、剂量控制、智能操作等方面已实现国际领先,尤其在AI算法与影像链优化方面的突破,打破了“图像质量与辐射剂量不可兼得”的传统认知。滕皋军强调,未来应加强医工融合,推动DSA设备在临床中的持续优化。并特别建议建立“临床工程师驻院机制”,实时收集医生反馈,快速迭代产品功能。同时,滕皋军呼吁建立中国主导的DSA行业标准,推动国产设备在全球市场的话语权,真正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
临床验证:
“零噪声”DSA实现图像质量与辐射安全双突破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钱菊英教授系统报告了中山医院基于超过1万例手术的临床验证数据。在图像质量方面,零噪声DSA展现出三大优势:零级侧枝循环清晰显示,为复杂CTO手术提供关键路径指引;钙化斑块边缘锐利,提高对闭塞段走形的判断准确性;支架细节可视性显著增强,部分情况下可替代术后造影。在辐射安全方面,研究数据显示,在冠脉造影与简单PCI中,患者累积辐射剂量下降48%~62%;在复杂CTO手术中,剂量降幅达60%~74%;体模研究中,主术者辐射剂量降低最高达78%。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靠近机头的麻醉师等工作人员辐射剂量也降低65%以上,整体手术环境安全性得到显著改善。钱菊英教授团队正在开展的“低浓度造影剂PCI研究”,旨在探索50%浓度造影剂联合零噪声技术的可行性,有望为肾功能不全患者提供更安全的介入选择。
![]()
AI赋能:
从经验依赖到数据驱动的精准变革
![]()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宋雷教授重点阐述了两项AI赋能的创新技术。在精准性方面,集成式实时FFR与QCA系统实现“一脚造影,10秒出结果”的突破,准确率最高达88%。宋雷指出,传统压力导丝FFR因操作复杂、耗时耗力、费用高昂,中国真实世界数据显示功能学临床普及率仅1.4%。而集成式实时FFR系统解决这一临床痛点。他展示的病例显示,虚拟支架技术能够准确预测术后FFR从0.77提升至0.92,与实际测量结果高度一致,为术者制定精准治疗方案提供了可靠依据。在安全性方面,“AI冠脉增强技术”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在使用50%造影剂浓度的情况下,病变直径狭窄程度判断一致率达94.75%,最小管腔直径一致率98.5%,病变长度一致率97.5%。
![]()
巅峰对话:
共议DSA在介入治疗中的智能未来
![]()
巅峰对话环节,与会专家聚焦AI与DSA融合对心脏介入的未来影响。葛均波认为,AI将逐步替代繁琐工作,“介入医生智能体”将集成专家经验,实现术中实时决策支持。滕皋军则强调,AI的核心价值在于推动手术标准化,解决不同层级医院术式差异大的问题。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管生教授提出,DSA需实现“剂量自适应调节”,根据患者体型动态优化曝光参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颜志平教授提出,AI应服务于“看得见、到得了、疗得好”的介入目标,推动肿瘤、冠脉等领域的精准治疗。联影医疗 X射线事业部总裁向军透露,目前正研发的“介入智能体”将通过深度学习数万例手术影像,沉淀专家操作习惯与并发症处理策略,提供从穿刺到支架植入的全流程导航。联影智能首席技术官吴迪嘉博士则表示目前正构建多模态融合、数字孪生、智能体协同的智慧导管室生态,全面赋能心脏及冠脉介入。
![]()
本次“零噪声DSA十大创新技术交流会”,不仅展示了国产高端DSA设备在心脏与冠脉介入领域的技术突破,更标志着中国介入医学迈入智能化、标准化、低剂量化的新阶段。
全面工作
传播矩阵
FOLLOW US
苏州工业园区东方华夏心血管健康研究院
电话:0512-68295918
邮箱:info@ccahouse.org
网址:https://www.ccahouse.org
地址:苏州工业园区水坊路36号姑苏会平江馆心脏之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