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有时饿一饿反而可能更舒服

0
分享至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吃饭是我们补充能量、维持生命的基础。但您知道吗?在某些特定情况下,身体发出的一些“饥饿”信号,可能并不是真正的“开饭铃”,而是一种负担过重的“求救信号”。适时地“饿一饿”,让肠胃放个假,这些小毛病或许就能不药而愈!


一、 为何“饿一饿”有时也是良方?

在讨论具体问题前,我们先理解一个核心概念:消化是一个需要消耗大量能量和资源的过程。 当我们进食后,身体需要调动大量血液到胃肠道来完成消化吸收工作。如果肠胃长期“超负荷”运转,或者身体正处于某些不适状态,适度的空腹能有效减轻其负担,让身体有更多的能量来进行自我修复和清理。

请注意: 我们所说的“饿一饿”,是指在特定、短暂的时间内进行有意识的饮食控制或间歇性空腹,绝非长期节食或营养不良。以下三种情况,您可以尝试。

二、 这3种小毛病,可以试试“饿一饿

1. 饭后昏昏欲睡,头脑发懵



症状描述: 吃完饭后,特别是丰盛的大餐后,感觉困意排山倒海般袭来,注意力无法集中,只想瘫着。

背后原因: 这被称为“食困”。大量食物,尤其是高碳水化合物、高脂肪的食物进入体内,会导致血糖迅速升高,胰岛素大量分泌。同时,血液大量涌向胃肠道,导致大脑供血相对不足,从而引发困倦。

“饿一饿”的妙处: 当下一餐感到饥饿时,选择吃一些清淡、低热量、七分饱的食物(如蔬菜、蛋白质为主),或者偶尔尝试推迟半小时进食,可以有效避免血糖过山车和大脑缺血,让午后精力更充沛。

2. 轻微的胃胀、不消化


症状描述: 感觉胃里堵得慌,食物好像迟迟不往下走,伴有嗳气、轻微的饱胀不适感。

背后原因: 这通常是胃肠动力不足或上一餐吃得过多、过油、过快导致的。肠胃需要时间来“处理”这些积压的工作。

“饿一饿”的妙处: 这时最好的方法就是给肠胃“放个假”。可以暂时省略下一餐,或者只喝一点温粥、清汤。让胃肠道排空、休息,它能更好地恢复动力。这好比一个拥堵的车间,只有暂停进料,才能有时间清理内部的积压。

3. 嘴里发淡,没有食欲


症状描述: 到了饭点却不觉得饿,面对平时爱吃的食物也提不起兴趣。

背后原因: 这可能是因为上一餐还没完全消化,或者身体在积食、轻微感冒等状态下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身体正在集中能量对抗不适,无暇顾及消化。

“饿一饿”的妙处: “不饿不强食”。倾听身体的声音,如果不想吃,就顺其自然地等到有明确饥饿感时再进食。这时,肠胃已经准备好迎接新的食物,消化吸收效率会更高。

三、 重要提醒:“饿一饿”的禁区与科学原则

“饿一饿”是一把双刃剑,用对了是养生,用错了则伤身。以下人群和原则,请您务必牢记:

绝对禁止“饿”的人群:

糖尿病患者: 尤其是使用胰岛素或降糖药的患者,饥饿可能导致血糖过低。

营养不良、消瘦虚弱者: 身体需要持续的能量和营养来恢复。

孕妇、哺乳期女性及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 对营养有特殊高需求。

胃溃疡患者: 空腹可能加剧胃酸对溃疡面的刺激。

从事高强度体力或脑力劳动者: 需要保证充足的能量供应。

科学的“饿一饿”原则:

是“间歇性空腹”,不是“绝食”: 比如晚餐吃得早一点、清淡一点,让睡前保持微饿感;或者每周选择一天吃得少而精。

保证充足水分: “饿”的时候可以多喝温开水,促进新陈代谢。

核心是“减负”: 目标是减少高油、高糖、高盐和过度加工食物的摄入,而不是不吃健康的营养素。

感觉不适立即停止: 如果出现心慌、手抖、出虚汗、头晕无力等低血糖症状,应立即补充能量。

古人云“欲得长生,肠中常清”。适当地让肠胃休息,是一种古老而智慧的养生法。但这一切的前提,是倾听身体的声音,并遵循科学的原则。当身体出现以上三种小麻烦时,不妨试着给它一个休息的机会,它可能会回报给您更多的轻松与活力!

当然,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请务必及时就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民宿成了中国游客的“隐秘交易所”:日本风俗女坦言,“中国客人很大方小费给的多”。

民宿成了中国游客的“隐秘交易所”:日本风俗女坦言,“中国客人很大方小费给的多”。

日本物语
2025-10-13 21:15:04
灵活就业一年缴费9396元,在江西省领3000元养老金需要缴多少年?

灵活就业一年缴费9396元,在江西省领3000元养老金需要缴多少年?

暖心人社
2025-11-02 15:01:38
《澎湖海战》——玩政治正确,却又没玩明白

《澎湖海战》——玩政治正确,却又没玩明白

云石
2025-11-03 09:40:03
LPL最大笑话诞生!官方解说爆料:TES老总在现场,想要把打野换了

LPL最大笑话诞生!官方解说爆料:TES老总在现场,想要把打野换了

天下游戏吧
2025-11-02 19:52:55
在钓鱼岛问题上,中国对待日本的态度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在钓鱼岛问题上,中国对待日本的态度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窥史
2025-10-23 21:01:43
这下好了,不仅全国人民知道了,就连空间站的航天员也知道了!

这下好了,不仅全国人民知道了,就连空间站的航天员也知道了!

夜深爱杂谈
2025-11-01 07:58:52
美联储,重磅来袭!比特币,突变!超9万人爆仓!

美联储,重磅来袭!比特币,突变!超9万人爆仓!

证券时报e公司
2025-11-02 22:07:42
陈赓曾3次入朝,战后美军直言:他根本就不是来打仗的,为何?

陈赓曾3次入朝,战后美军直言:他根本就不是来打仗的,为何?

丞丞故事汇
2025-10-29 13:40:49
1980年,得知父亲江腾蛟将接受审判,江新德:我爸该落得这个结果

1980年,得知父亲江腾蛟将接受审判,江新德:我爸该落得这个结果

谈古论今历史有道
2025-11-02 18:40:02
父母一旦超过70岁,立刻停止3种行为,否则晚景凄凉

父母一旦超过70岁,立刻停止3种行为,否则晚景凄凉

雪雪呀
2025-10-31 16:26:06
波特兰开拓者官宣:已从发展联盟召回中锋杨瀚森

波特兰开拓者官宣:已从发展联盟召回中锋杨瀚森

新京报
2025-11-03 10:07:07
六年豪门梦碎,郭碧婷清空社交重新开始,向佐500万债务曝光!

六年豪门梦碎,郭碧婷清空社交重新开始,向佐500万债务曝光!

张麻子讲电影
2025-09-30 19:19:21
江西女童黄雨晴去世,年仅3岁半,姐姐也入院,父母悲痛谈原因

江西女童黄雨晴去世,年仅3岁半,姐姐也入院,父母悲痛谈原因

天气观察站
2025-11-02 14:51:04
不回头了?富士康决定转移3000亿产能,外媒:郭台铭把饭碗端走了

不回头了?富士康决定转移3000亿产能,外媒:郭台铭把饭碗端走了

混沌录
2025-10-22 21:54:06
国际空间站7大禁令:禁止发生性关系……最离谱的却是最后一条!

国际空间站7大禁令:禁止发生性关系……最离谱的却是最后一条!

徐德文科学频道
2025-09-25 20:05:13
连续三部电影票房为零,中国内地市场被《哪吒2》榨干了

连续三部电影票房为零,中国内地市场被《哪吒2》榨干了

影视高原说
2025-11-01 08:28:10
俄乌打了三年,打穷了三个国家,富了三个国家,中国也在其中?

俄乌打了三年,打穷了三个国家,富了三个国家,中国也在其中?

文史旺旺旺
2025-10-05 22:31:03
火箭又遭伤病打击!小史密斯脚踝受伤出战成疑 开季前5战状态火热

火箭又遭伤病打击!小史密斯脚踝受伤出战成疑 开季前5战状态火热

罗说NBA
2025-11-03 08:03:54
俄军损失巨大,让中国空军战力遭到质疑?俄军可没有几百架歼20

俄军损失巨大,让中国空军战力遭到质疑?俄军可没有几百架歼20

云上乌托邦
2025-11-02 15:07:05
国际奥委会:东大你再办一届奥运会!东大:2036年在台北办?

国际奥委会:东大你再办一届奥运会!东大:2036年在台北办?

议纪史
2025-11-01 22:15:03
2025-11-03 11:28:49
大象新闻 incentive-icons
大象新闻
河南广电官方网易号!
127556文章数 27225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头条要闻

牛弹琴:中国元首告诉特朗普的3句话 值得美国细细体会

头条要闻

牛弹琴:中国元首告诉特朗普的3句话 值得美国细细体会

体育要闻

这个日本人,凭啥值3.25亿美元?

娱乐要闻

录音彻底揭露知名导演王家卫的体面

财经要闻

马斯克:未来5-6年传统手机与App将消失

科技要闻

马斯克为这事开骂:“他们什么都不懂”!

汽车要闻

特斯拉成简配“鲶鱼”,中国品牌如何应对?

态度原创

家居
本地
健康
房产
公开课

家居要闻

吸睛艺术 富有传奇色彩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房产要闻

中粮(三亚)国贸中心ITC首期自贸港政策沙龙圆满举行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