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 10 月 18 日,美国加州彭德尔顿军营的一场 “高光活动”,意外演变成美军安全管理溃败的公开现场。当天,美国副总统万斯前往军营参加海军陆战队成立 250 周年纪念活动,伴随实弹射击演示的轰鸣声,一枚炮弹的弹片竟直接击中其车队中的高速公路巡警车。
虽未造成人员伤亡,但车辆受损的事实,与加州州长纽森 “鲁莽的虚荣表演” 的批评,共同撕开了美军精心维护的 “专业形象” 外衣 —— 在政要亲临的最高安全等级场合,连基础的安全缓冲区域都未划定,风险评估机制的根本性失效,已然不是偶然。
![]()
这场 “弹片惊魂” 并非孤立事件。近期,美军政要专机连续出现故障、坠机事故频发,从国务卿的座机到普通军用运输机,“风险挡都挡不住” 的现状,印证着其风险管控体系的全面失灵。更严重的是,事件已从单纯的军事安全事故,升级为牵动美国政坛的危机:国会两党纷纷质疑,为何在 8420 亿美元的年度国防预算支撑下,连一场纪念军演的安保都无法保障?
而此前国防部长赫格塞思 “不爽可辞职” 的强硬表态,已引发特种作战司令部司令芬顿、空军上将布西耶尔等核心将领离职,此次事故更让两党对军方管理能力的声讨达到新高度,军政矛盾进一步激化。
弹片击车的余波未平,美军高级将领的一番 “自白”,又将其技术落后的困境摆上桌面。10 月 18 日,美国陆军中将、第五军司令查尔斯・科斯坦萨在公开场合坦言,美军在军用无人机使用及反无人机技术开发上 “处于劣势”,这是美军高层首次公开承认自身落后。
![]()
这一表态绝非空穴来风:在乌克兰战场,俄军日均出动超 300 架次无人机实施精确打击,而美军寄予厚望的 “捕蝇草” 反无人机计划仍停留在试验阶段,尚未形成实战能力。更严峻的是,过去十年间,美军始终未能将无人系统有效融入作战体系,与乌俄在战场中 “快速创新、即时迭代” 的节奏形成鲜明对比,代际差距正不断拉大。
科斯坦萨同时指出,美军 “调动不够迅速,运行机制僵化”,而这一症结在装备采购领域体现得尤为刺眼。近年来,美军装备采购腐败丑闻频发:空军采购 C-17 运输机的皂液器,单价超市面 80 倍,多付近百万美元却无法追溯成本;C-5 运输机的马桶盖标价 1 万美元,普通咖啡杯竟卖到 1220 美元。这些看似荒诞的案例,暴露出采购体系的监管缺失与利益输送,直接导致零部件缺陷率飙升。而这,正是安保车遇袭、专机故障等安全事故的深层诱因,形成 “腐败 — 缺陷 — 事故” 的恶性循环。
![]()
如今的美军,正深陷资金、人事与体制的三重困境。资金层面,美国政府停摆曾导致 130 万军人断饷,军方被迫挪用 80 亿美元研发资金发放薪资,本就滞后的技术升级计划更沦为空谈;人事层面,赫格塞思的 “裁员令” 引发将官离职潮,四星上将芬顿等核心指挥官的离任,重创了美军指挥体系的稳定性;体制层面,国防部问责系统早已 “支离破碎”,超半数装备采购项目无法开展有效审查,腐败与低效相互交织,形成难以打破的闭环。
深究美军危机的根源,实则是 “帝国霸权维持” 与 “体制革新能力” 的内在悖论。为支撑全球军事存在,美国每年投入超 8000 亿美元军费,却因两党恶斗频繁陷入政府停摆、预算失控的困境;军工复合体垄断装备采购体系,既得利益集团牢牢阻碍技术迭代与机制改革,最终让美军陷入 “装备腐败 — 技术落后 — 管理失效” 的死亡螺旋。
从加州军营的弹片击车,到科斯坦萨的 “落后宣言”,这两件事看似无关,却共同成为美军系统性危机的双重警示。当一支军队既无法保障政要安全,又难以在关键技术领域跟上时代,其所谓的 “全球霸权” 根基,正随着每一次事故、每一次自白,悄然松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