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10月16日
孝感市“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成就
系列新闻发布会
生态环境与绿色低碳发展
专场发布会举行
“十四五”以来,全市上下众志成城、克难攻坚,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孝感,交出了一份厚重的“绿色成绩单”。
![]()
累计投入38亿元,系统推进汉江、府澴河、汉北河等重要支流岸线治理,754个长江(汉江)入河排污口整治完成率100%、销号率100%。
先后投入19亿元,对15个重点湖泊实施“三退”工程,累计还湖11.88万亩,汈汊湖湖面面积较治理前扩大20倍。
落实“十年禁渔”,实现捕捞渔船禁捕退捕率100%,1200名渔民全部转产安置,水生生物多样性逐步恢复。
蓝天保卫战承压前行,淘汰一批低效生物质锅炉和燃煤锅炉,对192台锅炉实施深度治理,完成瀚蓝、光大两家垃圾发电厂深度治理,每年推动实施不少于350个大气污染重点治理项目;
碧水保卫战纵深推进,对全市10个工业园区和208家涉水企业开展水污染问题和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全覆盖;建立完善府澴河、汉北河流域跨市、跨县生态补偿机制,以及跨流域突发水环境污染事件联防联控机制;划定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144个;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
净土保卫战基础夯实,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2%、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建设完成“无废细胞”31个;累计完成57处国家监管、10处省级监管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及988个行政村的生活污水治理,成功入选全国首批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城市。
![]()
产业转型方面,累计培育18家国家级、50家省级绿色工厂,多个园区获批国家或省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磷石膏综合利用率达到了61.26%,23家企业进入国家再生资源行业规范企业名单,2024年总数跃居全省第一;
能源结构优化方面,2024年,全市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相比2020年累计下降20.47%,3项技术入选国家鼓励的工业节水目录,入选数量位居全国地市州首位,世界首座300兆瓦级压气储能电站并网发电,全市新能源装机规模达590万千瓦,居全省第三;
交通与生活低碳化方面,主城区公交车、出租车新能源占比分别达97.3%和76.8%,新增新能源充电桩7600个,296家公共机构创建为节约型机关,绿色生活方式蔚然成风。
![]()
出台全省首个地方性涉水法规《孝感市府澴河流域保护条例》,制定实施《孝感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创新建立“河湖长+法院院长+检察长+警长”联动协作工作机制,河湖长制典型案例和先进经验在全省推广;
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颁发全省首本取水权不动产权证书,完成全国首个取水权抵押融资登记;
在全省率先推出空气质量生态补偿、排污权储备出让等改革举措。
![]()
累计争取中省预算内、增发国债资金56.74亿元,推动实施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项目269个;
云梦县沙河中大渠小流域完成我省江汉平原、汉江流域的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首单交易,朱湖湿地公园、大悟红畈村分别入选近零碳和零碳示范工程;
武汉都市圈融合指数连续4年位居前列,孝汉城区“半小时通勤圈”基本形成,全市80%以上高新技术企业、50%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与武汉高校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1000余项武汉都市圈政务服务事项跨市通办。
![]()
累计整治完成黑臭水体16条,消除率达100%,建立“一水一案”长效管护机制和常态化水质监测预警机制;
谋划实施79个、总投资71.6亿元的重点项目,新建改建污水管网约350公里,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效能显著提升;
推动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主要污染物排放标准持续提高,城市污水处理能力提升至每日54.2万吨,增长17.8%。
来源:孝感日报 全媒体记者焦志新 特约记者焦琛 海报/周洋 图片/徐文 特约记者郑毅 严国安 通讯员湛甚
制作:周洋
校对:李舜钇
责编:徐文
终审:朱霞
孝感市融媒体中心出品 | 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