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医院看个感冒,花了上千块做检查;切个息肉,被开一堆胃药;连疝气小手术,都得琢磨要不要送红包。”这是不少盐城患者的真实吐槽。本应救死扶伤的医疗机构,却被“小病大看、乱开药、红包开路”的怪现象缠上,让求医之路变成了“花钱买堵”的煎熬。
“小病大看”成套路,检查单比处方厚。普通感冒发烧,先开抽血、B超、CT全套检查,一圈下来数百元花出去,结论仍是“普通受凉”,几片感冒药就能解决问题;肠道息肉切除术后,明明胃部毫无不适,却被硬塞十几盒胃药,自费药占比近半,患者追问原因只得到含糊回应。更令人咋舌的是,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这样的三甲医院,竟被查出重复收费、过度诊疗等多项违规,涉案金额高达326万余元。这些“过度医疗”的操作,把简单病情复杂化,把诊疗变成“薅羊毛”,早已背离了医者仁心的初衷。
“乱开药、乱收费”藏猫腻,医保基金成“唐僧肉”。盐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超量开药、超标准收费,违规金额超12万元;大丰人民医院靠重复收费、超标准收费牟利217万余元,被医保部门追缴并处罚金。基层医疗机构更不乏乱象:亭湖区多家诊所药品进销存数据对不上,姚萍门诊部、沿河社区卫生服务站等靠数据造假套取医保基金,少则几千元,多则上万元。患者拿着看不懂的账单稀里糊涂买单,医保基金却成了个别机构的“提款机”,最终损害的是全体参保人的利益。
“红包开路”潜规则,承诺书成“遮羞布”。盐城市妇幼保健院明明张贴着拒收红包承诺书,却有患者吐槽“给不给红包决定医生态度”:孩子做疝气手术,没送红包连咨询问题都遭不耐烦对待;有人刚签完“拒给红包文件”,同病房患者就提醒“得包200元”。这种“明拒暗收”的潜规则,让患者在病痛之外更添心理负担——不给怕被“特殊对待”,给了又违背心意,本该纯洁的医患关系,被红包蒙上了灰色阴影。
这些怪现象的背后,是个别医护人员职业操守的失守,更是监管漏洞的暴露。值得警惕的是,盐城市卫健委原党委书记、主任崔国静长期收受礼品礼金,从现金消费卡到名牌包无所不纳,最终被开除党籍公职。“上梁不正下梁歪”,监管者自身腐败,难免让医疗反腐的防线出现缺口。
好在盐城已打响整治攻坚战:医保部门通报典型案例、追缴违规资金,卫健系统召开警示教育大会,明确要盯紧“关键人、关键事”,扎紧制度笼子。但整治不能只停留在“通报罚款”,更要撕开“潜规则”的遮羞布,让过度医疗者丢饭碗、收红包者受严惩、监管失职者被问责。
医疗是民生底线,医院是生命方舟。期待这场整治能真正“刮骨疗毒”,把那些“薅患者羊毛、啃医保墙角”的害群之马清出去,让检查单回归理性,让处方单重拾良心,让红包不再成为求医的“敲门砖”,让盐城人看病能真正安心、放心。
个人观点欢迎大家踊跃参与讨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