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到个有意思的事儿:浙江义乌有个伞厂老板,不靠低价内卷,愣是靠给顾客“喂情绪”火了整整3年!评论区里全是回头客:“买伞送治愈,这钱花得值!”
这老板叫老杨,开了家卖晴雨伞的网店。跟别的商家不一样,他最出圈的操作,是给每把伞贴手写便签。下雨天发伞,便签上写“雨会停,天会晴,没什么大不了”;大太阳天发伞,就写“今天的阳光和你一样耀眼,记得防晒呀”。不光这样,客服回复也不走寻常路——顾客说“最近倒霉透了”,客服不催下单,先回“抱抱你,这把伞替你挡走坏运气”;有人吐槽“加班到深夜好难”,那边秒回“伞柄给你当小拐杖,撑着它慢慢走,别太累”。
就这么点“小矫情”,偏偏戳中了无数人。有网友晒单说,本来是随便买把伞应急,看到便签上的字,突然就觉得被治愈了;还有人说,每次跟客服聊完,比喝了奶茶还开心,后来干脆成了“追更党”,就想看看下次能收到什么暖心话。现在他家长年霸占同类目销量前排,甚至有人不为买伞,就想“花钱买份好心情”。
有人觉得这是“花里胡哨”,不就是卖伞吗?搞这么多虚的干啥?但仔细想想,现在年轻人买东西,早不是只看“能用就行”了。就像买奶茶,明明家门口便利店也有,偏要排队买带“人生无常,喝杯奶茶”杯套的;买笔记本,普通款十几块,印着“今天也要加油呀”的能贵一倍还抢着买。说白了,大家买的不只是商品,是一份“被看见”的情绪——生活里的压力、委屈、小确丧,没人细说,但一句刚好戳心的话、一个小小的暖心细节,就能让人觉得“啊,原来有人懂我”。
![]()
老杨最聪明的,是没把“情绪价值”当噱头。他的便签不是复制粘贴,客服回复也不是套模板。有次一个学生说考试没考好,客服不仅安慰,还悄悄在伞里塞了张写着“错题是宝藏,下次一定行”的小卡片,后来这学生成了忠实粉丝,还拉着同学一起买。3年下来,他家积累了一大堆这样的“真人真事”,靠口碑越传越广。
反观有些商家,学人家搞“情绪营销”,结果用力过猛——卖个纸巾印“你真没用”,美其名曰“反向激励”;客服张口闭口“宝子”,却连顾客的问题都答非所问。说到底,情绪价值的核心是“真诚”,不是套路。老杨的火,不是因为他会写暖心话,是因为他真的在“对人说话”,而不是把顾客当“下单机器”。
![]()
现在的市场早变了,光靠“性价比”打天下的时代过去了。就像这把伞,比它便宜的有,比它结实的也有,但唯独它能让顾客拆开快递时笑出声。这也给很多商家提了个醒:比起琢磨怎么“卖货”,不如多想想怎么“待人”。毕竟,能让人心里暖和的生意,从来都不愁没人买单。老杨的伞能火3年,靠的哪是纸和笔,是那份把“小生意”做成“暖心事”的巧思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