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杨振宁和钱学森都是伟大中国科学家,区别却很明显,他们哪里不同

0
分享至

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前言

每当在谈起我国物理科学家时,我们总绕不开杨振宁和钱学森这两个名字,他们的成就分别记载在物理学教科书与国家航天发展史中,奠定了现代中国科学发展的基础。

可总会有人会将这两位杰出的科学家争着分个高下,好像非要比出个“谁更伟大”才算完,可事实上这俩人根本不是一个维度的故事。

那他们最大的区别在哪儿?

杨振宁



10月18日,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他是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也是心怀家国的赤子典范。

杨振宁的科研生涯,是一场对宇宙底层逻辑的不懈探索,上世纪五十年代,物理学界被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所笼罩,那就是“宇称守恒”,然而杨振宁和李政道却对这个传统观念发起了挑战,1956年,他们大胆提出了“宇称不守恒”理论。



这个理论一经提出,就遭到了许多人的质疑和反对,它颠覆了整个物理界长期以来形成的共识,但杨振宁并没有被这些质疑声所打倒,仅仅过了一年,实验就验证了“宇称不守恒”理论的正确性,这一突破,让杨振宁和李政道成为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

除了“宇称不守恒”理论,杨振宁提出的“杨–米尔斯规范场论”更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个理论是现代粒子物理的基石,没有它,标准模型、高能对撞实验等一系列重大成果都将成为空谈。



在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杨振宁的理论依然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就拿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这些前沿领域来说,规范场理论为它们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框架和支撑,可以说,杨振宁的科研成果无论在哪个国家,都能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与杨振宁专注于理论研究不同,钱学森是一位将理论转化为实际成果的杰出工程师。

钱学森



在太平洋彼岸的加州理工学院里,结束美国5年软禁的钱学森正在整理办公室的文献资料,他的书架上堆满了空气动力学手稿,其中夹着几张泛黄的船票,那是他预定返回祖国的凭证。

1955年,钱学森冲破重重阻力,毅然决然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那时的新中国,工业基础极为薄弱,但钱学森没有丝毫退缩,他带着团队一头扎进了导弹、火箭的研发工作中。



在研发过程中,钱学森面临着数不清的困难,设备简陋,人手不足,原材料也十分匮乏,在《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中他提到当时全国的钢产量才仅仅400万吨,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钱学森凭借着自己卓越的智慧和坚定的信念,规划出了导弹、火箭、卫星的完整发展路线。



钱学森精心雕琢着每一个细节,所有环节都不能出现差错,因为他知道,自己做的不仅仅是写论文,而是在书写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经过多年的努力,钱学森带领团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东风”系列导弹、“长征”系列火箭相继问世,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发射升空。

根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资料,到2021年,中国共发射超过400次长征系列火箭,成功率超过96%,这一串串数字的背后,是钱学森那代人无数个日夜的辛勤付出和不懈努力。

两个传承



除了科研领域的巨大差异,杨振宁和钱学森的人生经历也有所不同,杨振宁在科研的黄金时期选择了留在美国当教授,直到晚年,他才回到祖国任教,为中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科研人才。

钱学森则是放弃了一切在美国的优厚待遇,毅然回国,由于这个决定他还遭到了美国的软禁,但这一切都没有动摇他回国报效的决心,这两种不同的人生选择,也让很多人在情感上自然而然地偏向了钱学森。

有人曾说,杨振宁拿的是诺贝尔奖,钱学森拿的是国家的命运,这句话虽然有些直白,但却十分准确地概括了他们两人的不同贡献。



杨振宁和钱学森所处的时代,也造成了他们最大的区别,杨振宁能够在美国做出突破性的科研成果,是因为当时美国的科研体系已经十分完善,能够为他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和充足的资金支持,让他能够不断地追问“为什么”,探索科学的本质。

钱学森回国后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功,是因为当时的新中国正处于百废待兴的阶段,国家迫切需要有人来解决“怎么办”的问题,需要有人来带领国家走向工业化和现代化。

一个问世界的问题,一个解国家的问题,这就是他们最大的区别。

结语



在当今这个时代,我们回顾杨振宁和钱学森的传奇人生,不禁会陷入深深的思考,我们现在拥有越来越多的技术员,他们能够熟练地操作各种设备,完成各种技术任务,但我们却越来越缺少真正的科学家,那些能够提出全新理论、开拓全新领域的人。

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真正的科学精神和对国家、对人类的责任感,才是最宝贵的财富,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我们需要既有探索宇宙奥秘的勇气,又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推动科学的进步,实现国家和民族的伟大复兴。

来源:北京日报



来源:湖南日报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湖南人民医院祖某某、曾某东窗事发,两人都是高学历,官方通报了

湖南人民医院祖某某、曾某东窗事发,两人都是高学历,官方通报了

平老师666
2025-11-06 22:09:11
北京将对部分退休人员开启养老金重算补发,通知已经正式公布!

北京将对部分退休人员开启养老金重算补发,通知已经正式公布!

花心电影
2025-11-08 09:38:14
李显龙预言:印度经济终将超越中国!

李显龙预言:印度经济终将超越中国!

荆楚寰宇文枢
2025-11-07 21:49:01
8分36秒再创佳绩!杨瀚森超越孙悦,末节成“吉祥物”

8分36秒再创佳绩!杨瀚森超越孙悦,末节成“吉祥物”

生活新鲜市
2025-11-07 08:26:55
65岁倪萍医美后美炸天!优雅时髦,没有皱纹,年轻的像20岁!

65岁倪萍医美后美炸天!优雅时髦,没有皱纹,年轻的像20岁!

大龄女一晓彤
2025-09-23 19:35:20
云南省委秘书长调整

云南省委秘书长调整

极目新闻
2025-11-08 08:29:58
曾医生和祖医生更多内幕:半年跑27场会,15场没意义,替班23次

曾医生和祖医生更多内幕:半年跑27场会,15场没意义,替班23次

魔都姐姐杂谈
2025-11-08 09:46:01
阴雨绵绵!江苏气象最新发布:冷空气将至,最低6℃

阴雨绵绵!江苏气象最新发布:冷空气将至,最低6℃

鲁中晨报
2025-11-08 09:39:04
供货全球60%,中国变压器爆单了

供货全球60%,中国变压器爆单了

市值Observation
2025-11-07 14:55:36
全球屏住呼吸看中国如何救回航天员!美俄花了9个月,中国多久?

全球屏住呼吸看中国如何救回航天员!美俄花了9个月,中国多久?

老范谈史
2025-11-07 00:35:59
无锡严查!多人被罚!现场照片流出......

无锡严查!多人被罚!现场照片流出......

江南晚报
2025-11-07 22:41:39
学医后才明白,降血压最好的习惯,不是多运动、少吃盐,而是这个

学医后才明白,降血压最好的习惯,不是多运动、少吃盐,而是这个

今日养生之道
2025-11-08 02:56:12
为什么瑞典没几个中国人待得住?在瑞典生活几个月,不疯也抑郁!

为什么瑞典没几个中国人待得住?在瑞典生活几个月,不疯也抑郁!

百态人间
2025-11-05 05:15:03
全球军队研究印巴57空战,发现最震撼细节,难怪印度4天就认怂

全球军队研究印巴57空战,发现最震撼细节,难怪印度4天就认怂

百科密码
2025-11-07 16:50:53
美国的选举结果利好乌克兰,可能使特朗普不得不立即转向……

美国的选举结果利好乌克兰,可能使特朗普不得不立即转向……

翻开历史和现实
2025-11-07 10:22:57
纽约市的犹太人 ,有 33%的人在市长竞选中把票投给马姆达尼

纽约市的犹太人 ,有 33%的人在市长竞选中把票投给马姆达尼

老王说正义
2025-11-07 00:03:31
突然宣布!拥有2套以上房产的家庭,按照新规,房产税或将这样征

突然宣布!拥有2套以上房产的家庭,按照新规,房产税或将这样征

深度报
2025-11-07 22:36:47
电车或许即将高峰坠落,资本正在套现离场,故事即将结束

电车或许即将高峰坠落,资本正在套现离场,故事即将结束

柏铭锐谈
2025-11-07 18:20:50
杜兰特8失误1助攻,末节梦游火箭大败!最大短板暴露,想念格林了

杜兰特8失误1助攻,末节梦游火箭大败!最大短板暴露,想念格林了

嘴炮体坛
2025-11-08 11:26:20
“大鱼”游走了,泽连斯基在巴甫洛夫格勒的地堡里,见证了红军城的陷落!

“大鱼”游走了,泽连斯基在巴甫洛夫格勒的地堡里,见证了红军城的陷落!

胜研集
2025-11-06 10:42:31
2025-11-08 11:43:00
以茶带书 incentive-icons
以茶带书
一群坚持唯物辩证法分析事物的小伙伴,愿为中国崛起尽一份心力
2371文章数 41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美股“AI八巨头”单周市值损失8000亿美元

头条要闻

牛弹琴:死对头要走 特朗普开心坏了送上深深的诅咒

头条要闻

牛弹琴:死对头要走 特朗普开心坏了送上深深的诅咒

体育要闻

邵佳一准备好了,但中国足球准备好了吗?

娱乐要闻

梁婷为辛芷蕾发声:没什么可质疑的

财经要闻

小马、文远回港上市 但自动驾驶还没赢家

汽车要闻

特斯拉Model Y后驱长续航版上线:28.85 万元

态度原创

本地
亲子
教育
房产
军事航空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亲子要闻

小娃娃们竟有如此强大的影响力,网友反应令人惊讶!

教育要闻

海大叔:都是临时工

房产要闻

封关倒计时!三亚主城 2.3 万 /㎡+ 即买即住,手慢无!

军事要闻

中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入列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