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爷今年刚退休,最近和邻居们下棋时聊起了一个十分有趣的话题:“你们知道吗?我们身体里,其实藏着不少‘没用’的零件,有的年轻人已经没有了!”话音刚落,大家都愣住了。
![]()
谁能想到,陪伴我们一辈子的身体,竟然有不少器官其实在“默默退场”?更让人感到惊讶的是,有些器官,原本是远古祖先狩猎、求生的“宝贝”,如今却变成了可有可无的“历史遗迹”。你有没有想过,你身上还残留着哪些进化的“纪念品”?
本文带你一探究竟,这些被现代人“悄然抛弃”的器官,究竟有多少真的一无是处?“断舍离”过程中,我们人体又发生了哪些令人啧啧称奇的变化?
绝大多数人都认为,人体的器官都是不可或缺,缺少一个都不行。但事实上,医学研究发现,确实有一批“退化器官”,在现代人身上已经不再承担关键生理功能。它们可能源自祖先捕猎或生存的需求,如今却变得“边缘化”,有的甚至已经完全消失。
来自《自然》系列期刊对人体37.2万亿细胞的追踪和各大解剖图谱的总结表明,这些器官有共同特点:可以切除,或天生缺失,但对生存无重大影响。
![]()
医学上,我们称这类器官为“痕迹器官”。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一点作用没有,而是在失去后,身体依然能通过其他机制代偿。例如阑尾,曾被认为没用,实际有免疫辅助功能,但摘除后对免疫力影响极小。
在现代,外科手术每年约有30万例阑尾切除手术,患者康复后生活质量并未下降。从进化的角度看,这些器官正走在“淘汰”之路上,但它们的存在也见证了人类适应环境的变迁。
哈佛医学院研究团队指出,这些器官本身并不会造成危害,但若出现病变反而可能带来健康困扰,比如智齿、尾骨等增生、发炎、损伤,已成为常见外科问题。
现代解剖学梳理出人体最“没用”的10大器官,很多人身上已经“清零”,你还拥有几个?下面列出的名单,几乎每个人都会找到“同款”。
![]()
阑尾:小肠与大肠之间的细小管道。早期是草食祖先消化纤维的关键器官,而现代人多数饮食精细,阑尾功能基本消失。数据表明,部分新生儿已经不再具备完全的阑尾结构。
智齿:第三磨牙,祖先咀嚼粗粮、坚果所必需。但伴随饮食软化,智齿大量埋伏、萌出异常,调查显示,约28%的人天生缺失一颗或多颗智齿。
尾骨:人体脊柱末端的“退化尾巴”,由三至五个融合椎体组成,是人类从有尾祖先进化而来的证据。如今仅在极特殊情况下起到支点作用。
耳廓肌:原始人类可自主活动耳朵,帮助捕捉敌人或猎物的动静。现代人绝大多数已完全失去这项“功能”,只有极个别人能轻微抖动耳朵。
![]()
腓肠肌腱(长足肌):人类直立行走后,腓肠肌逐渐退化,现代人40%已完全缺失,对行动和健康无任何影响。
男性乳头:虽然男性不会哺乳,但进化过程中仍然保留下来,为生殖发育过程中“模板遗留”。
第三眼睑(瞬膜):俗称“半月皱襞”,是许多爬行动物和鸟类用于保护眼球的透明结构。现代人仅作为“痕迹存在”,无实际保护作用。
体毛:祖先依靠体毛御寒、预警寄生虫。现今,体毛大多已经退化,实验数据表明,现代人的体毛密度较远古祖先下降了90%以上。
男性睾丸下降的腹股沟管:是胎儿发育时期精巢由腹腔降至阴囊的重要通道,出生后无明显生理作用,偶见疝气等疾病。
![]()
膝盖后半月板部分结构:祖先奔跑攀爬时分担压力,目前仅起有限缓冲作用,部分人群甚至“天生缺失”,仍可正常运动。
或许你觉得这些器官理所当然,却没意识到它们正在被悄悄“淘汰”——如智齿和长足肌,在发达国家年轻人群体的缺失率持续上涨,最新统计已超过42%。你身上有几个“遗迹”?可以照照镜子、摸一摸,不妨和家人一起比对,看看“进化浪潮”到了谁家。
很多人担心,失去这些器官,会不会“变弱”或影响健康?权威医学研究明确指出,上述器官的丧失不会阻碍正常生活,甚至部分情况下“有害无益”。比如,智齿反复发炎,影响邻牙健康;阑尾炎为急腹症,需及时切除;长足肌与尾骨退化,有助于直立行走和防止损伤。
阑尾切除:免疫系统可通过其他淋巴器官补充其功能,手术后感染风险并未显著升高。
智齿缺失:不会影响咀嚼和营养吸收,反而减少口腔疾病发生率。
尾骨残留:尾骨骨折虽痛苦,却不是运动必需结构,少数条件手术摘除无明显后遗症。
体毛退化:有助于散热、清洁,反而更适应现代生活。
![]()
耳廓肌萎缩:不妨碍听力功能,现代社会反而用不着“动耳朵防狼”了。
这些器官虽然“可有可无”,但它们的存在为我们研究进化史,理解自身结构提供了活生生的“教科书”。正如《人大解剖手稿》中记载,人体每处结构都有进化印记,哪怕只是“无用的遗骸”,也见证了数百万年的适应和淘汰过程。
面对这些“貌似没用”的遗留器官,合理科学的态度最为重要。不必刻意干预,也无需“谈之色变”。医学共识建议:
若这些器官无症状不适,可以不必特殊关注。
出现病变(如阑尾炎、智齿阻生、尾骨损伤等),需及时至医院就诊,由专业医生评估处理。
![]()
日常注意身体健康信号,定期体检,做到“早发现、早处理”,避免小问题升级为大隐患。
理解身体进化的过程,树立科学健康观念,避免被伪科学“保健品”宣传误导。不提倡“为保健康”而主动摘除这些器官。
若有先天缺失、发育异常者,无需自卑焦虑,绝大多数不影响正常生活质量和寿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