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网上流传着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审美这东西,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内在修养。”
2
可当“这个人”不再是个体,而是一座矗立在城市中心的公共建筑时,审美便脱离了私域范畴,迅速演变为全民热议的社会议题。
3
近期,奥巴马总统图书馆因其独特的外观设计,在各大社交平台上掀起了一场关于美学标准的激烈讨论。
![]()
4
今年年初,位于芝加哥杰克逊公园边缘、高达68.6米的建筑初现轮廓,立刻成为网络舆论的焦点,甚至被戏称为“X平台段子手的新宠”。
5
率先点燃争议的是来自得克萨斯州的联邦参议员特德・克鲁兹。他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对比图,并评论道:“这不就是《星球大战》里的死星直接降落在密歇根湖畔?”
6
此言一出,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块巨石,激起千层浪花。网友们的想象力瞬间被激活,创意内容如潮水般涌来。
![]()
7
有人将X翼战斗机P进画面,模拟围攻场景;有人给这座建筑加上机械蜘蛛腿,让它“行走于城市废墟”;更有人晒出自家小区垃圾桶的照片调侃:“同款设计,只是尺寸缩水了。”
8
短短数日内,相关话题下聚集了超过五十万条互动内容,连非建筑专业的普通网民也纷纷加入战局,直呼“丑到无法接受”。
9
但鲜少有人深入探究,这种被群嘲的视觉风格,实则是建筑师盖德斯・乌林斯卡精心选择的粗野主义(Brutalism)表达方式。
10
这一兴起于二战后的建筑流派强调“真实呈现材料本质”,拒绝粉饰与装饰,以未经打磨的混凝土结构和刚硬几何线条为核心语言。
![]()
11
在专业领域内,不乏为该设计辩护的声音。有评论指出,这是对当下浮华建筑风潮的一种冷静反叛,是一次“用沉默对抗喧嚣”的空间宣言。
12
然而对于大多数市民而言,他们看不到理念背后的深意,眼前只有一座灰暗、沉重、缺乏亲和力的巨大体块,像极了一座未完工的工业设施。
13
更有意思的是,这场审美争论很快掺杂进了政治情绪。部分网友借题发挥,称“这种冷峻气质倒是很符合奥巴马执政时期的疏离感”,把建筑风格与政治立场悄然挂钩。
14
不可否认,公共建筑常被赋予象征意义,但此次连一个路边垃圾桶都能被解读成意识形态符号,足见当代网络舆论早已超越单纯的艺术评判维度。
![]()
前卫还是任性
15
若将奥巴马图书馆置于美国历任总统图书馆的发展脉络中审视,便会发现它的“另类”并非偶然,而是时代演进中的必然产物。
16
早期的总统图书馆普遍采取保守路线:老布什图书馆采用浅褐色天然石材砌筑外墙,墙面镶嵌美国国旗图案,整体庄重肃穆,毫无争议;里根图书馆则融合加州地域文化元素,带有拉丁美洲建筑韵味,呈现出典型的精英叙事风格,观感亲切而不失威严。
17
真正开启变革先河的是肯尼迪总统图书馆,由贝聿铭操刀设计,运用简洁的几何形态与素雅石材组合,堪称粗野主义的“温和改良版”。
![]()
18
尽管其造型现代前卫,但在细节处理上仍保留精致工艺,未曾给人以粗粝或压迫之感。而到了奥巴马图书馆这里,粗野主义的原始特质被推向极致——裸露的混凝土表面、巨大的体量堆叠、极少开窗的立面,彻底挑战大众视觉习惯。
19
正因如此,公众难以适应也就不足为奇。
20
不过抛开外表争议,这座图书馆在功能定位上展现出极具前瞻性的思考。
21
不同于传统馆藏依赖纸质档案的模式,该项目全面转向数字化信息管理,所有文献资料均以电子形式保存与调阅;园区内部不仅设有开放式运动场、社区果蔬种植园,还特别引入了一个芝加哥公立图书馆的分馆服务点。
![]()
22
换言之,它并不意图成为一座仅供瞻仰的历史纪念碑,而是致力于打造一个活跃的城市生活枢纽,服务于周边居民日常所需。
23
然而问题恰恰出在这里:无论内部功能多么完善、理念多么先进,公共建筑终究需要先通过“第一眼印象”赢得民众好感。
24
设计师视其为艺术哲思的具象化呈现,而在普通人眼中,却可能只是一堵令人压抑的灰色高墙。
25
这种认知上的巨大落差,往往决定了项目的社会命运。
![]()
26
在我看来,公共建筑本质上不是艺术家的私人雕塑,也不能仅凭专业圈内的认可就宣告成功。
27
它必须在创新表达与公众接受度之间找到平衡点,既要承载思想深度,也要具备情感温度。
28
待明年春季正式开放后,倘若人们走进园区,体验过采摘蔬果的乐趣、使用过便捷的数字档案系统、参与过社区活动,或许会逐渐淡化当初对“死星”的讽刺记忆。
29
但反过来说,如果大多数人始终无法跨越外形带来的心理障碍,哪怕内部功能再出色,也无法真正融入城市肌理。
30
毕竟,没有人愿意每天面对一座形似废弃工业设施或街头垃圾箱的庞然大物,去感受所谓的人文关怀与社区精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