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生就被亲生父母抛弃,克里斯蒂安·泰勒(Christian Taylor)在一位越南养母的关爱中长大,因此他始终相信,自己与越南有着命中注定的缘分。
10月中旬的深夜,在美国爱达荷州(Idaho)的一间公寓里,26岁的克里斯蒂安·泰勒(Christian Taylor)仍专注地坐在电脑前。过去两周,他全身心投入于完成网络安全专业的硕士论文。“这张文凭将是我回到越南定居的起点,”克里斯蒂安说。这是他自幼便怀揣的梦想,那时他还生活在犹他州(Utah)。
克里斯蒂安的亲生父母都是美国人。在他仅一个月大时,因父母婚姻出现危机,便将他托付给叔叔照顾,从此再无联系。
克里斯蒂安与香女士(bà Hương)——叔叔的妻子,一位来自胡志明市(TP HCM)的越南女性——一同长大。香女士一家待他如同亲生骨肉。从小,这位养母便教他和比他小一岁的养妹说越南语。她为他准备的午餐盒总是让同学们羡慕不已,里面装着冬瓜汤、卤蛋肉等充满越南风味的菜肴。
![]()
克里斯蒂安·泰勒(左图)于2017年在越南参加志愿者活动
随着年龄增长,克里斯蒂安越来越困惑:“为什么同样是混血儿,妹妹看起来更像亚洲人,而我却不像?”当秘密再也无法隐瞒时,在他8岁那年,养父母向他坦白了身世。克里斯蒂安深受打击,失声痛哭,质问自己为何被抛弃。每个夜晚,香女士都会轻声告诉他,这并不是他的错。
“她告诉我,第一次抱起我时,就有一种特别的感觉,仿佛抱着自己的亲生儿子,”他回忆道,“尽管没有血缘关系,但父母对我的爱始终是无条件的。我是在一位越南母亲的爱中长大的。”
每隔几年,克里斯蒂安都会随母亲回到越南探望外祖母家族。在他眼中,胡志明市(TP HCM)生动鲜活,正如母亲所描述的那样:街道上挤满了摩托车,人行道上绿树成荫,人们坐在小凳子上吃着热腾腾的豆腐花和牛肉粉。
外祖母家族也一直将克里斯蒂安视为亲孙子。他说:“每次离开越南返回美国,我都感觉像是把一部分灵魂留在了那里。我相信,这里才是我的故乡。”
18岁那年,克里斯蒂安高中毕业,但他没有立即上大学,而是决定遵循家族传统,用两年时间到越南做志愿者。他的父亲曾参与菲律宾的儿童贫困项目,祖父则在纽约做过志愿者。“我始终感激我的母亲,也想为外婆的家乡做点什么,”他分享道。
![]()
2024年底,克里斯蒂安·泰勒和他的妻子前往大叻旅行
2017年,克里斯蒂安独自一人来到胡志明市,在第一郡(quận 1)租了一间公寓,每周免费教三次英语。其余时间,他带着大米、牛奶和饼干前往位于守德市(TP Thủ Đức)的SOS儿童村,陪伴那里的孩子们。
“但在越南,我得到的远比付出的多,”他说。克里斯蒂安表示,他从越南人身上学到了对陌生人的善良,以及新朋友们真诚的关怀。一次,他目睹了一场交通事故。伤者摔倒后,几秒钟内就有人上前搀扶,有人拨打急救电话,有人帮忙将车推到路边安慰伤者后才离开。“在我的英语课上,如果有学员生病住院,全班同学都会去探望。这种关怀在美国是看不到的,”他说道。
当时与克里斯蒂安一同做志愿者的28岁青年阿直(anh Trực)对他印象深刻,认为这位美国小伙子生活简朴,与众不同。“他用着‘砖头’手机,骑自行车去教堂教书,甚至远赴几十公里外的地方,比如从第九郡(quận 9)到顺安(Thuận An, 平阳省)支援课程,”阿直回忆道。
志愿项目结束后,克里斯蒂安申请多待六个月,因为他不愿离开。许多住在胡志明市国家大学(Đại học Quốc gia TP HCM)B区宿舍的学生,至今仍记得那个身穿黑裤白衬衫的美国青年,举着“这里有免费英语课”的牌子的身影。
他与越南的缘分因遇见大三学生郭氏梅(Quách Thị Mai)而更加深厚。当两人的感情日渐深厚时,克里斯蒂安却不得不返回美国上大学。在长达三年的异地恋中,他从未放弃回到越南的念头。
2022年年中,克里斯蒂安带着结婚戒指,怀揣着家人的支持来到胡志明市。在新山一国际机场(sân bay Tân Sơn Nhất),当他单膝跪地求婚时,梅激动得热泪盈眶。克里斯蒂安说:“当梅答应我时,我知道自己将与越南共度余生。”
婚后,梅的家人住在平阳省的油汀(Bàu Bàng),而克里斯蒂安则在胡志明市的一家英语中心工作。每天,这位美国青年要往返一百多公里通勤。闲暇时,夫妻俩会回到SOS儿童村,为孩子们送去礼物。
目前,克里斯蒂安正在美国完成硕士课程的最后学分,预计于2027年毕业。
“我每天都在倒数,盼望着回家的日子,”他说,“越南给了我一位母亲、一位妻子和一个家庭。我永远感激这个国家。”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