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犯罪心理》中有句台词令人脊背发凉:
恶魔通常只是凡人并且毫不起眼,他们与我们同床,与我们同桌共餐。
这句话在深圳龙华区一个普通小区里得到了最残酷的印证——恶魔,也可能是个每天说着“叔叔阿姨好”、安静坐在副驾驶座的十五岁少年。
2025年4月8日傍晚,该小区曾女士的丈夫正在厨房准备晚餐。
突然,楼下传来“有人晕倒了”的呼喊声。
想起女儿优优曾有低血糖晕倒的经历,曾女士赶紧下楼,结果毫无心理准备地看到了身中数刀的优优,她倒在单元门口,身下一片血泊。
![]()
案发后,小区物业人员立刻拨打110报警。
让人震惊的是,经过警方调查,凶手竟是家住同小区、且是优优同班同学的15岁男孩小石!
经检察机关调查,案发当天,小石先到达自家所在的7栋,优优和另一同学一起从小区另一个门进入小区。
小石看到优优独自走到自家所在5栋准备上楼,他便从6栋另一边绕到优优面前,掏出早已准备好的刀,向优优连刺数下。
更令人想不通的是,这个小石与曾女士一家还颇有些渊源。
据曾女士介绍,女儿与同小区的另一个孩子自小学起便是好友,双方家长一直轮流接送二人上下学。
升入初中后,同小区且与二人同班的小石,其母亲称“丈夫在外地、自己需工作没时间接送”,请求曾女士等人顺带接送小石及其姐姐,这一接便持续了三年。
三年风雨无阻,三年无偿接送,竟载出了这么一个夺走女儿性命的白眼狼,曾女士的痛苦痛心可想而知。
![]()
而这起悲剧最令人心惊心寒的,是凶手与年龄不符的狡诈与冷静。
作案后,小石没有惊慌失措,而是回家淡定撒谎,说自己看见了“凶手”,见义勇为与人搏斗时双手受伤。
其后小石的父母在小区群里发布消息称:
他们的儿子因“见义勇为被砍伤双手”正在医院治疗。
当然,撒谎的不是小石父母,而是小石。
后物业报警,警方在医院抓获了小石。
![]()
而随着更深入的调查发现,小石作案绝非一时冲动。
案发前,他曾多次上网搜索关键信息:“14周岁杀人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他仔细研究过多起未成年人杀人案例,知道自己不会被判处死刑,故此还特意网购了作案用的黑色折叠刀。
最让人毛骨悚然的是小石平日的伪装。
三年来,这个男孩每天坐优优家的车上下学,总是安静地坐在副驾驶,上车说“叔叔早上好”,下车道“谢谢叔叔”。
曾女士还曾向他母亲真心夸赞:“他比我们成人还有礼貌,我挺喜欢你儿子的。”
谁能想到,这份得体的礼貌背后,藏着如此深的怨恨与杀机。
那么,小石究竟为何要对同学痛下杀手呢?
其在口供中称,他觉得优优看不起自己,因为自己和奶奶同住、家境普通。
曾女士得知后,红着眼眶反驳:“我们甚至不认识他奶奶,两个家庭几乎没有往来。这一切都是他想象出来的。”
2025年10月15日,该案在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
庭审现场,曾女士终于见到了杀害女儿的凶手。
小石在法庭上精神状态良好,甚至抱怨看守所生活太苦,希望能回学校、回归正常生活。
对于夺走优优生命的行为,他始终没有流露出真正的愧疚。
直到曾女士当庭要求判处死刑时,小石才突然跪下磕头求饶,哭喊着“不想死”。
但这迟来的下跪,在曾女士看来只是对死亡的恐惧,而非对罪行的忏悔。
同样让人无法接受的,是小石家人的态度。
案发半年间,他们从未联系过受害者家属道歉。直到开庭当天,才在法庭上说了一声“对不起”。
曾女士激动地反问:“我杀了你的孩子,开庭时再说对不起,你能接受吗?”
如今,曾女士一家失去了生活的全部希望。
她因悲痛病倒,家里再也没有了往日的欢声笑语。
![]()
这个15岁少年给我们上了一堂血淋淋的课:
恶意从来与年龄无关,只与内心那片无法照亮的黑暗有关。
他利用成年人对“孩子”的天然信任,利用法律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完成了一场处心积虑的谋杀。
让人倍感无力的是,法律也确实如他所想,无法让他杀人偿命。
当善意被报以屠戮,法律必须亮出正义。
可是这正义,到底该如何实现呢?
作者:梳子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