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最新发布的西北地区高校排名,揭示了这片广阔土地上高等教育的真实格局与价值洼地
每当高考季来临,无数考生和家长面对着择校难题,目光大多聚焦在东部沿海地区的高校。殊不知,在我国广袤的西北地区,隐藏着一批实力强劲却性价比极高的大学。
最新发布的2025年西北地区高校排名显示,西安交通大学稳居榜首,西北工业大学紧随其后。而曾经的强者兰州大学已跌至第四,令人唏嘘。更让人意外的是,一批双非院校(非985、非211)在就业市场上表现强劲,成为不容忽视的价值洼地。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01 西北高教格局:陕西独大,资源分布不均
西北地区涵盖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五个省级行政区,高等教育资源分布极不均衡。
陕西省,尤其是西安市,集中了西北地区最优质的高教资源。在2025年ABC中国大学西北地区排名中,前10名高校有8所位于陕西。全省共有36所公办本科高校上榜,几乎占据西北地区的半壁江山。
![]()
相比之下,青海和宁夏各有仅4所公办本科高校上榜,资源匮乏程度可见一斑。
西安交通大学作为西北地区唯一的首批985工程建设高校,稳居地区榜首,全国排名第12位。其身后是以航空、航天、航海为特色的西北工业大学,全国排名第22位。
有教育专家评论:“西安堪称西北高教中心,其他省份难以匹敌。这种资源集中现象短期内难以改变。”
02 顶尖学府:两所985领跑,西电表现抢眼
在西北地区高校中,两所985高校——西安交通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无疑是领头羊。
西安交通大学作为C9联盟成员之一,综合实力强劲,在西北地区高校中独占鳌头。
西北工业大学则书写了新中国历史上的多个“第一”,是连续两次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授予“重大贡献奖”的唯一高校。
更令人瞩目的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作为纯211高校,位列西北地区第三,全国第35名,其实力在211高校中堪称金字塔尖。
![]()
一位知乎网友评价:“西电虽不是985,但在信息类学科的实力比不少985还吃香,就业质量一直很高。”
03 失落强者:兰州大学的困境与挣扎
兰州大学作为老牌985高校,在此次排名中仅列西北地区第四,全国第37位,令人不禁感叹。
兰大的困境主要源于地理位置劣势和人才流失。根据公开报道,兰州大学最近30年自主培养的19位院士中,仅1人留校任教。更有23位“长江学者”流向东部沿海地区高校。
![]()
一位教育博主分析:“兰大实力被严重低估,其化学、草业科学等学科在全球都有影响力。但地理位置确实限制了发展,人才被东部高校高薪挖走的情况屡见不鲜。”
![]()
同样面临困境的还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虽为985高校,但常被称“末流”,录取分数比同层次高校低一截。
04 价值洼地:这些211大学性价比高
在西北地区,一批地处偏远的211大学因录取分数相对较低,但就业质量良好,成为考生们的价值洼地。
青海大学2024届毕业生有57% 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就业,“铁饭碗”就业率高达70%。在吉林、山东、贵州等省市,570分左右就能就读不错的专业。
![]()
preview
同样情况的还有新疆大学(西北地区排名第11)、石河子大学(第13)和宁夏大学(第15)。
一位去年考入石河子大学的学生家长分享:“孩子分数刚过一本线,却能上211大学,刚开始担心地理位置,但想到学校的平台和资源,还是觉得值!”
05 宝藏双非:行业特色院校就业强劲
除了211、985高校,西北地区还有一批行业特色鲜明的双非院校,就业质量令人刮目相看。
兰州交通大学作为原铁道部直属高校,毕业生在铁路行业优势明显,每年都有全国铁路18局的专场招聘,70%以上毕业生能签约央国企。
![]()
兰州理工大学同样表现不俗,70%以上毕业生进入百强企业、科研院所和制造业龙头企业等高质量单位就业。
更令人惊讶的是兰州工业学院,虽然看上去平平无奇,但2024届毕业生中有60.46% 进入国有企业就业。在浙江、山东、河北等高考大省,500分左右就能就读其优势专业。
![]()
一位教育规划师建议:“对于分数不高的考生,这些行业特色鲜明的双非院校是不错的选择,它们在某些领域的就业甚至超过一些211高校。”
06 区域困境:人才流失与资源不足
西北地区高校普遍面临着人才流失和资源不足的困境。
数据显示,西北籍的硕博毕业生中,只有25%留在西北工作,意味着四分之三的高端人才流向其他地区。
经费差距更为明显。青海大学的经费只有西安交通大学的1/15,连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都捉襟见肘。
![]()
一位西北高校的教授坦言:“我们培养一个优秀教授,东部高校用两倍三倍的薪资就能挖走。不仅是教师,优秀毕业生也大量外流,这种恶性循环令人担忧。”
07 破局之道:特色发展与区域协作
面对困境,西北各地高校正在探索特色发展与区域协作的破局之道。
一些高校坚持走特色化道路。如西北工业大学继续强化其航空、航天、航海特色;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则立足农业科学研究,服务西北地区农业发展。
区域协作也在不断加强。例如西北大学与青海、宁夏的高校合作开展生态研究;西安的工科高校共享计算平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源不足的问题。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成功也提供了一种思路——不必追求大而全,而在特定领域做到极致,同样能获得认可和资源。
西北地区的高等教育正处在变革与重组的十字路口。传统的强者如兰州大学面临挑战,特色院校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崭露头角,一批性价比高的高校正等待被发现。
对于考生和家长而言,西北地区高校或许不是最闪亮的选择,但绝对是值得仔细考量的价值洼地。
教育的价值不只在于学校的名气,更在于与个人发展方向的匹配度。在西北这片广阔的土地上,总有一所大学能托起学子的梦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