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习惯用AI助手快速浏览邮件摘要,省去逐条阅读的麻烦?这个高效又省时的操作,可能正悄悄成为黑客的“帮凶”。最新安全研究揭示,谷歌Gemini人工智能助手存在一项高危漏洞,攻击者可利用其邮件摘要功能,向用户展示伪造的“钓鱼警报”,诱导用户泄露密码或拨打虚假客服电话,安全防线正被AI从内部攻破。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这项由Mozilla GenAI安全团队研究员马可·菲格罗亚(Marco Figueroa)发现的漏洞,被形象地称为“AI劫持”——攻击者无需植入病毒或发送可疑附件,仅通过一封精心设计的普通邮件,就能“操控”Gemini的输出结果。
“看不见”的指令,让AI成了骗子的“传声筒”
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一封看似正常的邮件,是如何让AI助手“叛变”的?
公共互联网反网络钓鱼工作组技术专家芦笛解释,攻击者利用了HTML和CSS技术,在邮件末尾嵌入一段“隐形”文本。这段文本通过设置字体颜色为白色、字号为0等手段,在Gmail界面中完全不可见,普通用户根本无法察觉。
“但Gemini在生成邮件摘要时,会读取邮件的全部源代码,包括这些隐藏内容。”芦笛指出,“攻击者就在这些‘看不见’的文本中,加入类似‘您的Gmail账户存在安全风险,请立即拨打XXX电话’的恶意指令。Gemini会‘听话’地把这些内容当作真实信息,生成在摘要中。”
于是,用户看到的不再是客观的邮件内容提炼,而是一条由AI“认证”过的虚假安全警告。由于Gemini是谷歌Workspace的官方集成功能,用户天然对其输出结果抱有高度信任,极易误以为账户真的被盗,进而按照提示操作,落入钓鱼陷阱。
AI办公时代的新风险:信任被“武器化”
与传统钓鱼邮件不同,这种攻击手法极为隐蔽。邮件本身不含恶意链接或附件,能轻松绕过大多数垃圾邮件过滤器和安全网关。更关键的是,它利用了用户对AI助手的“信任惯性”——我们习惯了AI提供准确、高效的服务,却很少质疑它的输出是否被“污染”。
“这就像一个你完全信赖的同事,突然开始替骗子说话。”芦笛强调,“攻击者不是攻击系统,而是‘劫持’了系统的输出,把AI变成了自己的‘扩音器’。这种‘社会工程+AI’的组合拳,欺骗性极强。”
目前,谷歌已确认收到漏洞报告,并表示正在通过“红队演练”等方式加强模型对提示注入(Prompt Injection)攻击的防御能力。但专家警告,此类风险不会就此消失。
如何自保?专家给出三道“防坑指南”
面对日益复杂的AI钓鱼攻击,个人和企业该如何应对?芦笛给出了三条实用建议:
别把AI当“权威”:AI助手是工具,不是绝对权威。看到邮件摘要中的“紧急警告”“账户异常”等信息时,务必保持冷静,通过官方渠道(如直接登录官网、拨打官方客服)核实,切勿直接拨打摘要中提供的电话。
养成“多看一眼”的习惯:不要完全依赖摘要。对于涉及账户、财务等敏感信息的邮件,建议手动点开原文查看,注意检查发件人地址、邮件格式等细节,警惕任何异常。
企业要打好“补丁”:企业IT部门应密切关注谷歌等服务商的安全更新,及时部署相关补丁。同时,加强对员工的AI安全培训,明确AI工具的使用边界和风险防范措施。
未来战场:AI攻防的“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随着AI助手在办公、客服、决策等场景的深度渗透,“AI劫持”类攻击预计将持续增长。黑客可能利用类似手法,篡改会议纪要、伪造数据分析报告,甚至影响自动化流程。
“这提醒我们,AI安全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信任管理问题。”芦笛表示,“未来的安全体系,必须能识别和过滤AI输出中的‘污染’信息,构建‘人—机—流程’三位一体的防御机制。”
在享受AI带来便利的同时,保持一份清醒的警惕,或许是我们在这个智能时代,最该掌握的生存技能
编辑:芦笛(公共互联网反网络钓鱼工作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