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以来,乌克兰官方层面对西尔斯基的抨击越来越多,之前远在英国的扎卢日内发文,也在暗指西尔斯基应对乌军大反攻的失败负责,并讥讽了其库尔斯克之战并不能达到预想效果。
在这一系列氛围的烘托下,又有乌克兰官方媒体直接指责西尔斯基。这恐怕就不是随心所为那么简单,而是带有明确政治信号了,至少说明乌克兰内部的反西尔斯基已经在造势了。
乌媒指责西尔斯基的理由倒也简单直接——西帅太微操了。
![]()
西尔斯基可以随意任免军团指挥官,可以决定增援旅队的数量,甚至可以越过旅长,直接指挥下属的营级单位。
以多布罗皮利亚方向的作战来说,西尔斯基在三个半月时间内,参加了八次该方向的作战会议。
而这个方向的作战指挥权虽然名义上归国民卫队第1亚速军团,但实际上该部在这里只有1个旅,空降突击部队却有好几个旅,实际的指挥权在空突部队司令奥列赫·阿波斯托尔手里。
但这老兄真就有完整的指挥权吗?其实也没有,他只是西尔斯基的传声筒,实际指挥的还是西尔斯基本人。
与此同时,乌军宣布成立的突击部队,实则是控制在西尔斯基本人手里的“迷你军队”,或者可以称之为是“西尔斯基卫队”。
对这种新质部队的出现,乌军内部存在不同意见。
一派认为此举应当,而且早就应该这么办了。
乌军的一名前旅长称,像第3、第5、第92旅这样的部队(之前)被称为是突击部队,像步兵一样战斗;据我了解,这些新组建的突击部队应该是与之不同的,这是明智的选择。
实际上这种决策在乌军的军官层认知中,大都也是持肯定态度,不满的意见主要是:西尔斯基想要攥着机动预备队,那其他的单位要不要?
![]()
从作战角度出发,每一级指挥官都应该有自己的机动预备队,可现实是只有西尔斯基有这样的预备队,而其他指挥官却没有;或者说纸面上存在,但实际上并没有。
当波克罗夫斯克(红军城)方向的第7空突军团提出需要配备4到6个突击群时,西尔斯基的命令是:你们自己想办法!
总司令这样的命令显然令下级军官感到愤怒,因为他们当然没有这样的资源去建立机动突击群;而集乌军全军资源打造的突击部队,却只能掌控在西尔斯基手里,指苏梅就打苏梅,指多布罗皮利亚就打多布罗皮利亚。
而西尔斯基的“集权”还不止于此。
从乌军最大的霍尔蒂察战略集群改头换面而来的第聂伯集群现在已经解散,而指挥该集群达8个月的联合部队司令米哈伊洛·德拉帕蒂将军要何去何从呢?
他可能还会以联合部队司令的职务继续到东北前线发挥作用,但其职责范围将会减半。
这个德拉帕蒂的角色很有意思,在顿巴斯战争爆发时,德拉帕蒂为第72旅的一名营长,此后一路高升,至俄乌战争爆发时为联合部队副司令。
随后德拉帕蒂前往赫尔松方向,指挥该方向的作战,被认为是收复赫尔松西岸的功臣。
2024年乌军领导层更迭后,德拉帕蒂就任副总参谋长,并在不久后指挥哈尔科夫方向的防御作战。
![]()
2024年秋天,德拉帕蒂又指挥卢甘斯克战术集群,不久后再被任命为乌克兰陆军司令。
2025年初德拉帕蒂以陆军司令职务兼任霍尔蒂察战略集群指挥官。
因为该战略集群实际上指挥着最多的乌军部队,而德拉帕蒂又不唯西尔斯基马首是瞻;故而在乌克兰的军政领导层中,显然也有相当大的力量来以德拉帕蒂为代表分西尔斯基之权,甚至在必要时有以彼代之之意。
西尔斯基对此显然十分警惕,而且经常越级指挥,让德拉帕蒂的指挥权限大大压缩。
后续因为训练场遇袭的缘故,德拉帕蒂被迫辞去陆军总司令职务,但又被任命为联合部队司令,继续指挥霍尔蒂察战略集群。
但随着霍尔蒂察集群改名号的第聂伯集群的解散,德拉帕蒂的指挥权限又被打压一轮。
从表面上看西尔斯基依旧掌握着军队的主导权,并且对德拉帕蒂一再打压,但此人压而不倒,而且始终能够掌握一定的军队实权,本身就是很有意思的现象。
甚至于有朝一日西尔斯基若当不成乌军总司令的话,新任乌军总司令已经是有现成人选了。
乌官媒如今放出这样的风,虽然有其现实角度的原因,但也凸显了乌军内部矛盾日益尖锐之势,这对于作战显然是不利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