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佐斯、比尔·盖茨、英伟达,这些科技界的顶级玩家同时押注一家成立仅两年的物理AI公司。Field AI不久前完成3.14亿美元融资,累计融资超4.05亿,估值直接跳到20亿美元。
这不是普通的AI故事。创始人Ali Agha在NASA干了7年,专门研究火星探测器怎么在没有GPS的情况下自己找路。现在他要把这套技术搬到地球上,让所有机器人都用同一个大脑。
场景验证的出发点,选择了建筑业。
![]()
Agha想法很简单:给机器人装一个通用大脑。
传统机器人就像只会背课文的学生。每到新地方,都得重新编程。GPS没信号?完蛋。地图过期了?也完蛋。遇到没见过的障碍物?还是完蛋。
但Agha在NASA的经历告诉他,机器人可以更聪明。火星探测器没有地球的GPS,照样能自己跑来跑去。关键在于让机器人学会自我判断,而不是简单执行指令。
Agha说得很直白,"我们要造一个能适应各种机器人、各种环境的单一大脑"。这就是Field AI的核心技术——场基础模型Field Foundation Models(FFM)。
这套系统最大的特点是"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
传统AI就像自信过头的新手,什么都敢干。但在危险环境里,这可能要命。FFM会告诉你:"我对这个决定有多少把握。"当置信度低于设定阈值时,机器人会采取更保守的策略或停止动作。
第一,需求够痛。建筑工地是出了名的复杂环境。地形每天都在变,障碍物到处都是,安全风险极高。传统自动化设备在这种地方就是摆设。人工作业又慢又危险。
第二,技术门槛高。正因为环境复杂,普通AI公司根本搞不定。但对Field AI来说,这正是优势。他们的技术本来就是为极端环境设计的。
第三,验证价值大。如果能在建筑工地跑通,其他场景就都不是问题了。
与建筑公司Ryan Companies的合作中,Field AI展示了实际应用效果。一台搭载其AI系统的四足机器人能够在复杂工地中自主导航,进行数据采集和安全监控,无需人工遥控或预设地图。
Field AI的技术突破建立在团队深厚的专业背景之上。
CEO Ali Agha拥有近20年的机器人AI研发经验。在NASA期间,他主导了多个重要项目,包括火星探测器自主导航系统和地下环境探索机器人。这些项目的共同特点是需要在极端环境下实现完全自主的操作。
首席科学家Shayegan Omidshafiei来自Google DeepMind,在大规模AI模型训练和评估方面有丰富经验。CTO David Fan曾负责多个高难度机器人项目的技术实现。
自2023年成立以来,Field AI已经获得了建筑、能源和城市配送等多个行业的合同。虽然公司未透露具体客户信息,但跨行业的应用本身证明了技术的通用性。
Field AI技术路径的价值在于打破了传统机器人系统的局限性。如果其通用AI系统得到验证,对客户而言,可以显著降低部署成本和技术门槛;对整个行业而言,将推动机器人技术向通用平台的演进。
(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