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伊朗而言,保持战略定力的原因,除了国内极不景气的经济状况外,随时可能背后发难的俾路支势力,也是伊朗人无法忽视的因素。
时至今日,横亘在伊朗、巴基斯坦、阿富汗三国之间的恐怖组织俾路支解放军已经成为威胁南亚稳定的重要因素。而这个由苏联一手扶持的恐怖组织之所以能祸乱南亚,其实同英国、美国乃至印度的支持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今日中东与南亚绝大多数问题的根源,都是西方殖民者撤离时埋下的隐患。俾路支问题,同样是英国人撤出南亚时给该地区埋下的“暗雷”。俾路支一词本意是游牧者,相较于民族名称,近代更多指代一个地理区域。阿拉伯帝国扩张时期,一批来自叙利亚地区的阿拉伯人沿波斯湾北岸迁徙,抵达波斯与印度的交界地带。他们在此建立游牧部落,世代定居,这些具有阿拉伯血统的牧民后来被称为俾路支人,其聚居地则被称为俾路支斯坦。
起初这些外来游牧民多依附于中亚与印度板块的强权,充当其武装力量。随着时间推移,历经数代的俾路支人也开始尝试建立属于自己的政权。1666年,以俾路支人为主体的卡拉特汗国从莫卧儿帝国内部独立。但随着英国人进入印度,1839年,弱小的卡拉特汗国沦为英国保护国,被纳入英属印度统一管辖。
![]()
英国人不仅终结了俾路支政权的独立,还将西方民族主义带入俾路支斯坦。在英国人到来前,整个俾路支斯坦并无严格边界,所谓的卡拉特汗国,本质上也是由数百个部落组成的联盟;而在卡拉特汗国之外,还存在莫克兰这样更小的俾路支部落联盟。
然而,在英国人终结卡拉特汗国的历史后,被压制的俾路支人开始寻找重获独立的路径。最终,如同其他殖民地的历史轨迹一样,能团结所有俾路支人的民族主义,成为他们迈入现代社会的钥匙。
英属印度时期,俾路支人就针对英国殖民当局开展过一系列反抗行动,但因人口基数小,这些反抗大多无疾而终。不过,随着英属印度独立浪潮兴起,俾路支人看到了重获自由的希望。然而,英国人最终提出的印巴分治方案,却令俾路支人大失所望。
由于俾路支人多为中东移民后代,世代信仰伊斯兰教,英国人想当然地将其划归到即将建立的穆斯林国家巴基斯坦境内。消息传出,俾路支人率先表示反对。1947年8月15日,卡拉特邦首领亚尔汗自行宣布卡拉特独立,建立俾路支斯坦国。
![]()
可俾路支斯坦国虽占据西巴基斯坦四分之一的面积,巴基斯坦境内俾路支人的总人数,却不足其主体民族旁遮普人的十分之一。在巴基斯坦政府软硬兼施下,亚尔汗为避免战争,不得不放弃独立诉求,俾路支斯坦被强行纳入巴基斯坦版图。但独立的种子早在英属印度时期就已埋下,开花结果只是时间问题。
第一次独立尝试失败后,俾路支人首先尝试融入巴基斯坦。俾路支斯坦过去是贫穷的海岸山区,但随着全球化时代到来,海岸附近发现大量油气田,许多俾路支人相信好日子即将来临,俾路支省拥有全巴基斯坦50%的矿产资源及25%的天然气资源,若合理开发,他们即便失去政治自主权,也能获得更多经济利益。
然而,现实令他们大失所望,俾路支地区的资源并未被巴基斯坦忽视,但旁遮普人主导的中央政府掌控资源后,却不愿向俾路支人分配收益。在旁遮普人的主导下,俾路支地区为巴基斯坦全国供给35%以上的能源,可当地俾路支人不仅未享受到天然气福利,甚至连最基本的人权都无法保障。
![]()
巴基斯坦中央政府不仅不愿改善俾路支人落后的部落生活现状,反而有意削减对该地区的教育投入。直到20世纪80年代,俾路支地区初等教育入学率不足三分之一,全地区80%以上的人口为文盲。来自巴基斯坦的系统性歧视,让俾路支人彻底寒心。
自20世纪60年代起,意识到中央政府不会向自身倾斜资源的俾路支人,开始发动武装叛乱,试图从巴基斯坦独立。但因缺乏外部支持且人口过少,俾路支独立问题起初并未掀起风浪,直到一件事的发生,彻底改变了俾路支势力在南亚政治格局中的地位。
俾路支人的抗争虽无力改变巴基斯坦政治格局,却被冷战时期的超级大国看在眼里。1979年,苏联出兵入侵阿富汗,对苏联南下扩张深感忧虑的巴基斯坦,在美国号召下成为西方势力阻挠苏联南下的桥头堡,通过巴阿运输线,不断为阿富汗反苏武装输送物资。
为惩罚不识时务的巴基斯坦,苏联决定从其内部制造分裂。苏联早已听闻俾路支人对巴基斯坦的不满,也清楚俾路支地区虽人口少,却是巴基斯坦经济版图的重要拼图。为煽动俾路支独立,苏联找到意识形态相近的俾路支学生组织,派遣多个共产国际宣传团队对其进行思想动员。
![]()
在决定投靠苏联后,该学生组织获得苏联大量军事援助,俾路支解放军在阿富汗战争期间应运而生。他们在巴基斯坦境内煽动俾路支独立,通过恐怖主义手段制造多起袭击事件。尽管俾路支人仅占巴基斯坦总人口的5%,但这些具有阿拉伯血统族群的尚武特质,仍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给巴基斯坦造成不小恐慌。
俾解在阿富汗战争中的活跃,并未改变苏联在阿富汗折戟沉沙的结局,但其行动却证明自身可成为牵制巴基斯坦的重要棋子。苏联解体后,失去外部支持的俾解迅速陷入绝境,在巴基斯坦政府军围剿下被迫转入地下,却未彻底消亡。
苏联解体后,印度随即向濒临覆灭的俾解提供援助,印度情报部门一方面将包括巴拉奇马里在内的俾解头目接到印度境内训练,另一方面直接提供武器装备。对印度而言,即便东巴基斯坦已独立为孟加拉国,西巴基斯坦仍是其在南亚次大陆最主要的战略对手;为扰乱巴基斯坦局势,印度需要俾解这类组织长期活跃。但印度的支持,仅能让俾解在暗中苟延残喘。
![]()
俾解日后之所以能卷土重来,更关键的原因在于美国的支持。美国对俾解的支持,至今仍是令巴基斯坦人深感愤怒的议题。作为美国曾经的忠实盟友,巴基斯坦在冷战时期曾长期为维护美国在南亚的影响力,对抗与苏联交好的印度。
然而,美国国内的人权组织始终对巴基斯坦区别对待俾路支人的做法颇有微词,即便俾解已制造多起恐怖袭击,美国在20世纪也未将其列为恐怖组织。2001年“9·11”事件后,为获取阿富汗塔利班的情报,美国甚至直接出资支持俾解。
俾解能在21世纪后持续活跃,本质原因正是美国的支持。时过境迁,如今俾解的存在对美国而言,意义已远超单纯威胁巴基斯坦,在美国支持下俾解已完全脱离当初带有左翼色彩的反政府武装属性,内部因多方势力渗透,早已分裂为多个派系:部分派系拿了印度资金,专门以扰乱巴基斯坦局势为目的;另一些派系接受美国资助,不仅为美国提供中亚情报,还频繁发动针对中国人的恐怖袭击,破坏中国在中亚的战略布局;还有派系同时接受美国与沙特资助,以逊尼派穆斯林身份,对什叶派掌权的伊朗发动攻击。
![]()
如今俾解中最活跃的,正是这批针对伊朗的俾路支人。历史上,波斯王国曾因看重俾路支人的战斗力,招募过一批俾路支人补充军队,这些人后来接受什叶派信仰,在伊朗东南部定居。随着俾解及其他俾路支武装的活跃,伊朗境内俾路支人聚居的区域,也成了这些武装妄图实现所谓独立的目标地。
2025年年初,伊朗曾跨境打击巴基斯坦境内的俾路支武装,巴基斯坦也在同期对伊朗境内的俾路支武装实施反击。尽管巴基斯坦对伊朗的跨境行动表示强烈抗议,但仍清楚伊朗的行动逻辑,在打击俾路支武装这一问题上,两国实则存在共同目标。不过,俾解之所以难以根除,根本原因在于域外大国始终希望将其作为搅动南亚局势的棋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