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大六座SUV这条赛道上,普遍存在两种造车特点:一是以智能化标签为锚点,将激光雷达、城市NOA等配置与高价绑定,借技术概念收割高端市场;二是以建设生态体系为核心,将车机与智能家居、出行服务捆绑销售,让用户为产品的生态溢价埋单。
奇瑞风云则选择了第三条路——以二十余年技术沉淀实现规模化降本,将家庭用户最核心的空间、安全、续航需求精准下放。
10月13日,安徽芜湖老船厂遗址,奇瑞风云T11以「兑现」为主题开启预售。作为风云品牌焕新后的首款车型,风云T11共推出4款车型,在四大核心价值、三大沉浸式场景与11大全系标配的基础上,将起售价下放至20万元以内,用一整套高规格配置拉开一场价值战。
回过头来看,在这场发布会中,「兑现」是最频繁提到的词汇,它不仅是作为产品发布的主题选择,更是从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到整个营销服务链条,奇瑞对于市场期待的一次全面兑现!
文|Wind
编辑|李佳琪
图片来源|网络
1
风云T11,打响大六座SUV的「性价比革命」!
在大六座SUV甚嚣尘上的当下,风云T11推出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在这个市场分一杯羹!但更多人好奇的是,风云要如何在一个已经“饱和”的市场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回看今年下半年开始,这场围绕大六座SUV的爆发,有人将品牌,有人讲智能,有人将空间舒适作为产品核心亮点去做对外输出,市场各派割据称雄,但好像偏偏没有一个品牌真正围绕「性价比」去做文章。
而在这件事上,对于打造高性价比的中国汽车产品,奇瑞风云拥有绝对的发言权。1999年,初代风云问世,作为奇瑞叩开家轿市场的先锋,平直的线条、方正的轮廓,一切以空间利用率和制造成本为核心,是那个年代对于造车最务实的表达。背后,不仅是二十余年技术沉淀带来的规模化降本能力,也是其成熟的技术体系与零部件供应链优化能力的体现。
![]()
于是,在风云T11上,人们可以看到,相比同价位的车型,风云T11搭载更高端、前沿的技术;相比价格带更高的车型,风云T11也能做到全面对标,围绕11处百万级豪华配置,兑现家庭大六座SUV的豪华平权。
带来的结果是,风云T11展现出明显的「越级」实力。比如尺寸方面,风云T11的长宽高分别为5205mm、1998mm、1800mm,轴距为3120mm,采用2+2+2布局,显然是要与理想L9、问界M9等三排座车型进行竞争,但价格却低了将近10万元;而全景天窗、电动感应尾门、L2 级辅助驾驶系统、14.6 英寸中控屏等实用配置在风云T11的全面上车,虽然相比蔚来等主打智能化的车型优势并不明显,但近两倍多的价格差,让风云T11的性价比非常突出。
并且,风云T11聚焦于增程式的动力形式,也恰恰在精准对接当前实用主义人群的需求的同时,击中了奇瑞的技术长板。
![]()
这是因为,增程技术看似简单,实则对发动机的技术要求极为严苛。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市面上真正优秀的增程产品屈指可数,没有深厚的动力技术积淀,很难在这个领域取得突破。相比之下,从1999年第一台自主研发的ACTECO发动机成功点火,奇瑞在发动机技术的长期积累
这一次奇瑞基于第五代ACTECO发动机进行深度优化,开发出专门的1.5T GDI增程发动机,便在风云T11上搭载。带来整车热效率达到45.79%,显著超越行业40-42%的平均水平;油电转化效率3.71kWh/L,比行业普遍的3kWh/L提升明显。更高的转化效率直接转化为更低的使用成本和更长的续航能力。
没有盲目追求技术热点,没有一味围绕某一标签去打造产品,而是将成本与资源投入到用户真正高频使用的空间、安全与续航上,这正是风云T11性价比革命的精髓所在。
2
奇瑞的「金字招牌」,为风云T11的品质兜底!
如果说性价比是风云T11在市场中找到定位的第一步,那么如何围绕一款产品营造价值感,让产品与豪华之间形成联想感,拉近与用户心中理想座驾的距离,答案或许还是要回到汽车制造最本质的层面。
这也解释了,之所以在风云T11的预售发布会上,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奇瑞汽车营销公司总经理李学用用了将近一半的时间,来讲解整车的安全和品质制造。在奇瑞看来,性价比从来不是“低价换低质”的借口,而是技术降本和品质不降的双重兑现。而支撑这份底气的,正是奇瑞围绕品质制造的这块金字招牌。
![]()
为了让安全不只是抽象的口号,奇瑞用严苛的测试数据为风云T11背书。李学用透露,在研发阶段,风云 T11 经历了数万次计算机模拟碰撞测试,从正面、侧面到追尾,从极端高温到零下低温反复推演优化;实车验证阶段,又完成了上百次实车碰撞试验,小到零部件的抗冲击强度,大到车身结构的吸能效果,每一项指标都以超越行业的标准进行。
最终呈现在用户面前的风云 T11,车身采用88% 高强度钢铝混合材料打造,关键部位如 A 柱、B 柱前乘员舱核心骨架区域,实现了100%覆盖2000MPa超高强度热成型钢。相当于,1平方厘米的面积就能承受高达20吨的重压,最大限度减少驾驶舱变形。叠加同级最多的11个安全气囊、主动刹车、车道保持辅助等配置的全系标配,进一步织密了安全防护网。
![]()
同时,制造工艺上,围绕风云T11这款车,奇瑞还创新应用了高真空一体压铸技术,成功减少72个零部件,不仅实现了车身减重,更显著提升了车身的整体刚性和扭转刚度。
用二十余年的实践,将这份「品质基因」完整传承到风云 T11 身上。既通过技术沉淀实现规模化降本,把性价比做到极致;又能以品质这块「金字招牌」为用户兜底,让用户在20万以内的起售价格,买到的是不打折扣的安全与可靠。这种理念加上体系化优势的赋能,太容易像子弹一样打穿市场。
3
奇瑞还为风云T11准备了3张牌!
像这样的子弹,奇瑞还至少为风云T11准备了3颗!作为风云品牌战略换新后的首款车型,决定了奇瑞上上下下围绕这款产品,一定是下了大功夫的。如果仔细观察风云T11推出前后,不难看出,奇瑞实际上已经做出了一系列的调整布局。
首先是品牌的独立和体系再造。今年7月,风云品牌正式独立,这并非简单的名称更换,而是奇瑞内部优势资源的一次战略性重组与聚焦。
独立后的风云品牌,拥有了更灵活的决策机制,需与艾瑞泽、瑞虎等系列共享资源,可以根据大六座 SUV 等核心市场的需求,快速调整产品策略;同时,专属的研发资源倾斜,让风云 T11 能优先享受到奇瑞最新的动力技术、安全技术与智能配置,确保产品竞争力始终处于行业前沿。
![]()
尽管风云目前没有建立独立的线下销售渠道,但依托于奇瑞既有的销售网络,也在针对家庭用户需求进行体验流程的优化。比如提供提供六座车型专属试驾路线、家庭用车场景化讲解等,让用户能更直观地感受到风云 T11 的产品优势。
在营销方面,奇瑞也为风云T11制定了清晰的节奏。了解风云的人都知道,早在今年8月,风云T11就已经开启了盲订,通过1111元的门槛定金策略以及多重权益,优先吸引和锁定一部分早期用户,以便于在接下来正式预售与上市将市场热度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订单。
这种有意识的节点思维和对营销节奏的把握,是过去在小米、华为常看到的惯用技巧,也是风云T11接下来赢得市场的关键一步。而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在终端,「引爆」风云T11这款战略产品做好战前准备。带来的结果是,在两个月时间里,风云T11的盲订订单就已经锁定23188台,平均每4分钟就有一台订单成交。
当然,最能体现奇瑞为风云T11长远发展所作准备的,还要回归到整个制造体系的布局。李学用在发布会上透露,为了保证风云T11的后续交付,奇瑞专门新建了一个年产能30万辆的新工厂,仅用于生产制造风云T11。
![]()
要知道,对一款全新战略车型而言,专属工厂的意义不仅在于产能保障,更在于品质的一致性,无需与其他车型共用生产线,能最大程度减少生产切换带来的误差,确保每一台下线的风云 T11 都符合统一的高标准。
参考奇瑞智造一工厂,其冲压车间拥有四条全自动高速生产线,均是行业领先的「黑灯产线」,不仅能满足年产30万台整车生产需求,更可确保关键部件「0误差」一次成型,配合30万次/年的零误差冲压测试,确保车身精度达到毫米级标准,保障风云T11的超刚性车型与流畅的豪华感受。
预售不是结束,而是开始。随着品牌、营销、制造三张牌的逐步落地,风云T11的目的不仅在当下的大六座SUV市场中站稳脚跟,更为后续的市场突破积蓄充足势能,推动整个大六座 SUV 市场朝着更务实、更亲民的方向发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