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答案:对于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来说,几乎没有当庭宣判的。
对于刑事案件来说,只有适用速裁程序的才会当庭宣判,其他的基本也没有当庭宣判的。
接下来我们展开说一说,相信您花两分钟时间看完这篇文章就明白了。
1.很多人对于法院、对于法庭开庭,可能局限于电视剧中或者电影中的认识。
为了戏剧冲突的表现,为了情节的好看,很多电影或者电视剧中的法庭开庭都会唇枪舌剑你来往往然后还会当庭宣判。
![]()
但是现实中并不是这样的。
现实中的庭审并没有那么精彩,只有少数表演型的律师可能会多说一些慷慨激昂的话,绝大多数的庭审都是比较沉闷的。
甚至有一些回答不上来,需要当场查阅证据、当场查找法律规定的情况,甚至也有很多冷场,不知道该说啥的情形。
开完庭以后,法官最后说的一般都是:现在宣布休庭。休庭就意味着案件并不一定就开这一次庭,当然也就不一定会当庭宣判了。如果是当庭宣判的话,说的会是:现在闭庭。
2.从法律规定的层面来看,法律规定了当庭宣判和择期宣判两种宣判方式。
结合司法实务中的情况,只有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法官还有提前做了一些准备的情况下,才会进行当庭宣判。
比如,刑事案件的速裁程序本身适用的就是案情比较简单,被告人认罪认罚,而且判处的刑罚并不高的案件。这样的案件才会适用速裁程序,才会当庭宣判。不过,在开庭之前,法官也必须对全案进行审查,只有审查认为没有问题的,才会当庭宣判。
相对而言,绝大多数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都不会当庭宣判。除非是争议确实不大、事实又比较清楚的观摩庭案件。
3.从实务中看,影响是否当庭宣判的因素,除了上述情况之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
第一是法官的工作量确实比较大,每天可能需要开很多庭。有的法官一个上午就可能开三四个庭乃至更多的庭。这种情况下,让他当庭宣判难度属实很大,因为还需要撰写判决书。
而法律规定,但凡当庭宣判的案件,必须在一定期限之内送达判决书(民事10日、刑事5日)。
这个要求就比较高了,当手头积压了好几十个案件之后,很难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保证出来判决书。
第二是有些案件的证据确实不够充分,那么法官在休庭以后还需要对证据进行一个梳理,然后有可能还存在复庭,也就是第2次开庭。当然有些案件会复很多次庭、开好几次庭。
不过,这些都不是我们作为当事人应当关心的,我们应当关心的是收集好所有的证据,提交好自己查找的对自己有利的法律规定和相关案例,然后耐心的等待审判结果。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