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会“打喷嚏”的冰球
晚上抬头,土星只是个小亮点。可它身边那颗直径500公里的小月亮恩克拉多斯,却像不停打喷嚏:南极裂缝喷出雪白羽流,最高能飙到太空几百公里。2005年,卡西尼号第一次拍到这场“雪暴”,科学家才意识到,冰壳下藏着一片液态海洋。
![]()
抓一把刚出炉的冰粒
冰粒喷进太空后,会慢慢被辐射晒“变质”。想吃到“刚出炉”的原味,得趁它们新鲜。2008年,卡西尼冒险穿过羽流,冰粒以每秒18公里的速度砸进尘埃分析仪,像微型子弹。速度够快,水分子来不及抱团,藏在里面的有机物信号一下子蹦出来。
化验结果:生命积木到场
团队把这份尘封17年的数据重新“解冻”。结果让所有人精神一振:
之前在外圈E环里找到的氨基酸前体,在新鲜冰粒里同样存在——说明它们确实产自海底。
更惊喜的是,还冒出好几种从未见过的分子:带脂肪链的、带环的、含氮氧的小家伙,在地球实验室里,它们正是合成更复杂生命分子的中间产物。
![]()
![]()
地球同款化学厨房
别小看这些分子。在地球深海热液口,类似的反应链能串出蛋白质、脂质,甚至RNA的雏形。恩克拉多斯有液态水、岩石海底供热、充足化学元素,如今又添上复杂有机物,几乎把“宜居清单”打满勾。
![]()
![]()
下一步:回去挖一勺
欧空局已在草拟“恩克拉多斯快车”计划:飞进羽流,甚至降落到南极裂缝旁,用更先进的仪器直接尝一口“雪”。卡西尼的老数据成了选仪器的重要指南。
![]()
![]()
没找到也算大新闻
首席作者NozairKhawaja说:“就算最后没发现生命,也会逼着我们重新思考——条件这么好,为什么生命缺席?”
![]()
![]()
如果让你给外星微生物起名字,你会叫它们什么?把脑洞丢出来,说不定哪天就用上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