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又发新图:火星南半球,沙丘表面一条条细长沟槽,像谁用树枝划的,又像巨型蚯蚓钻过。评论区里一堆人喊“火星生命实锤”。别急,真相比科幻还离谱——干活的,是干冰。
![]()
干冰也能挖沟?
荷兰乌得勒支大学的LonnekeRoelofs博士也纳闷。她盯着照片,越看越像地球沙漠里水流冲出的沟,可火星空气稀薄,水根本流不动。于是她把目光挪到火星冬天最不缺的东西:二氧化碳冰,也就是干冰。
![]()
零下120摄氏度的夜里,火星沙丘被一层干冰盖得严严实实,最厚能堆到70厘米。春天一到,太阳晒热坡面,冰层崩裂,大块干冰顺着斜坡滑。地球人看不到的是,冰底贴着沙子那一面,温度骤升,冰直接气化,体积瞬间膨胀上千倍。砰!气体炸开,把沙子喷得四散,干冰块像被无形之手推着往下钻,边滑边挖,一条沟就这么刻出来。
实验室里复刻“火星开沟”
为了验证,Roelofs跑去英国米尔顿凯恩斯的“火星舱”——一座能模拟火星温度、气压的大盒子。她和学生把干冰块放在不同角度的沙坡上,前几次啥也没发生,直到把坡度调到和火星沙丘差不多,干冰突然活了:像只胖鼹鼠,一头扎进沙里,边喷边滑,留下一条笔直细沟,沟旁还堆起小沙脊,跟卫星照片里的一模一样。
她当时的感觉?原话:“像在看《沙丘》里的沙虫。”
![]()
地球学不到的招式
这套“干冰开沟术”在地球玩不转。地球气压高,干冰气化慢,气体来不及憋大招;火星空气稀薄,温差又大,干冰才能炸得这么痛快。换句话说,火星自带特效滤镜,连地质过程都自带爆炸音效。
沟挖完,干冰继续升华,最后消失得无影无踪,只剩沙坑里那道细长伤疤。再过几年,风吹沙走,沟被填平,新的冰层又盖上来,循环往复,火星沙丘就这么被干冰一遍遍“纹身”。
![]()
![]()
火星为什么让人上头
Roelofs说,火星离地球近,又刚好在太阳系的“宜居带”边上,水能以液态存在,生命有没有来过,答案可能就在这些沟沟坎坎里。更妙的是,研究火星地貌,等于换一副眼镜看地球——有些在地球想当然的过程,换个星球就全变了调,回头再看自家沙漠,说不定有新发现。
下回看到火星照片,先别急着喊外星人。也许只是干冰在玩沙,炸出一场无人听见的微型烟火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