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7月,基里巴斯迎来了一位新总统——汤安诺,一个拥有华裔血统的政客。
他的父亲是中国人,在二战期间来到基里巴斯,娶了一个当地妻子,但身为一个华裔政客,汤安诺却对中国并不友好。
他上任仅仅2个月,就关闭了中国在当地唯一的航空监测站,并高调宣布与中国断交,转而投向美澳的怀抱。
![]()
可美澳对此毫不在意,当基里巴斯面临亡国危机时,他们置之不理,汤安诺不得不转头向中国求援。
基里巴斯为何会面临亡国危机?面对汤安诺的求援,中国又是怎么做的?
情谊深厚
20世纪80年代,世界正经历着冷战的余波,而彼时的中国正迈开步伐,积极展开国际合作,与各国建立友好关系。
![]()
基里巴斯,这个位于南太平洋的岛国,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吸引了中国的关注。
尽管基里巴斯面积不大,人口也不过数十万,但它的战略价值不容小觑,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与基里巴斯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并迅速展开了一系列援助合作。
当时的基里巴斯,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发展停滞,国民生活水平低下,医疗资源极度匮乏。
在教育领域,学校里的教科书早已发黄发脆,甚至连最基本的教学工具都无法配备,许多孩子从未摸过一台电脑,甚至连纸笔都是稀缺的资源。
![]()
面对这样的困境,中国毫不犹豫地伸出了援手,不仅提供了大笔的经济援助,还派遣了大量专家和技术人员,帮助基里巴斯改善医疗、教育、交通等多个领域的状况。
在基里巴斯的医院里,可以看到来自中国的医生,他们不远万里来到这个岛国,耐心地为当地病人诊治,亲手教授基里巴斯的医护人员如何使用先进的医疗设备。
许多曾被诊断为无药可治的病患,在中国医生的治疗下重获新生,这让基里巴斯人民对中国的帮助充满了感激之情。
![]()
而在教育方面,中国不仅提供奖学金,资助基里巴斯的优秀学子到中国留学,还帮助当地建设了多所学校。
基里巴斯的小学到职业技术学院,都能看到中国援建的影子,曾经破败的教室焕然一新,孩子们第一次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
除了医疗和教育,中国在基里巴斯的基础建设方面也投入了大量资源。
![]()
中国的工程师带着先进的技术,帮助修建道路、桥梁和港口,改善了当地居民的出行条件,也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甚至在农业领域,中国专家也亲自下田,手把手教当地农民如何提高作物产量,让曾经贫瘠的土地焕发生机。
在所有合作项目中,最具象征意义的,便是1996年中国在基里巴斯建立的航空测控站,这不仅是技术合作的象征,更是两国深厚信任的体现。
![]()
这个测控站不仅帮助中国进行航天测控,同时也为基里巴斯提供了技术培训和就业机会,让这个岛国在全球航天事业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在20多年的合作中,中国对基里巴斯的援助从未间断,基里巴斯也逐渐成为中国在南太平洋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
基里巴斯人民深知,没有中国的帮助,他们的国家或许还停留在贫困与落后的泥沼中无法自拔。
![]()
正因如此,当基里巴斯总统汤安诺上任后,突然宣布与中国断交时,许多当地人都感到不可思议。
背弃信义
2003年,基里巴斯迎来了总统选举,但这次选举的结果,却成为一场地缘政治较量的导火索。
最终,一个拥有华裔血统的政治人物——汤安诺,以微弱的优势胜出,成为基里巴斯的第五任总统。
![]()
但他的上台,并未给这个国家带来期待中的繁荣,反而迅速掀起了一场外交风暴。
汤安诺的父亲是二战期间来到基里巴斯的华人,但这个家庭早已与中华文化割裂,甚至刻意与中国保持距离。
汤安诺本人在欧洲接受教育,从政之后,更是极力向西方靠拢,他的政治以“亲美”为核心,试图借助美国和澳大利亚的支持,让基里巴斯摆脱对中国的经济依赖。
上任仅两个月,汤安诺就宣布与中国断交,还关闭了中国在基里巴斯设立的航空测控站。
![]()
为了塑造“反华亲美”的形象,汤安诺用近乎挑衅的方式表达对中国的不满,仿佛要彻底斩断与中国的历史联系,以此向西方表忠心。
他的这一系列举动,不仅破坏了中基两国长达20多年的合作关系,也让基里巴斯的未来陷入不确定的风险之中。
在宣布与中国断交后,汤安诺迅速与美国、澳大利亚展开接触,希望借助他们的资金和技术,弥补因与中国断交而损失的经济支持。
![]()
但现实很快给了他一记沉重的耳光,美澳虽然对基里巴斯的外交转向表示欢迎,但在实际支持上却远不如中国。
美国政府承诺提供的经济援助迟迟未到,而澳大利亚更是将基里巴斯视为“后院的麻烦”,仅提供了象征性的人道援助,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经济投资。
断交后的基里巴斯,原本由中国援助的基础建设项目停滞,国内基础设施因缺乏维护而迅速老化。
![]()
医疗和教育系统也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中国医生和教师的撤离,让许多当地人无法继续获得稳定的医疗和教育资源。
汤安诺的亲美政策并未如他所愿地带来国家的繁荣,反而导致了国内民众的不满情绪日益增长。
更严重的是,基里巴斯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环境危机,正步步紧逼。
亡国危机
基里巴斯地势低洼,平均海拔仅1.7米,而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使这个岛国变得极度脆弱。
![]()
曾经人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如今正被无情的海水侵蚀,过去,涨潮时海水最多只会冲上岸边,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岛屿开始在高涨的潮水中消失。
村庄被淹没,耕地变得盐碱化,椰子树的根部泡在海水中,开始腐烂倒塌,当地农民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家园一点点被吞噬,却无能为力。
更糟糕的是,淡水资源受到海水的污染,许多村庄的水井已经无法提供安全的饮用水,疾病开始在贫困人群中蔓延。
![]()
基里巴斯政府向世界气象组织求助,科学家们的研究结果更是让人绝望——如果全球变暖的趋势持续下去,基里巴斯将在本世纪末彻底消失。
这个警告并非危言耸听,而是近在眼前的现实,汤安诺终于意识到,自己正在领导的,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困境中的国家,而是一个面临亡国危机的国家。
眼看国家生死存亡之际,汤安诺再次向美澳发出求救信号,希望他们能够帮助基里巴斯建立防洪工程,甚至考虑将部分人口迁移至澳大利亚或美国。
![]()
但这两个曾被他视作“后盾”的国家,却给出了冷漠的答复。
澳大利亚的态度最为直接,政府高官表示:
“基里巴斯的气候危机并非短期能解决的问题,我们会提供必要的人道主义援助,但移民安置计划不在我们的考量范围内。”
换句话说,澳大利亚不会为基里巴斯提供真正的避难所,哪怕这个国家即将被大海吞没。
美国则更为敷衍,不断表示会“研究方案”,但却迟迟没有拿出任何具体措施。
![]()
汤安诺几次派遣外交官前往华盛顿,希望能够获得明确的支持,却连见到关键决策者的机会都没有。
面对不断上涨的海水和政府的无能,基里巴斯国内的不满情绪达到了顶点。
越来越多的民众开始质疑汤安诺的决策,批评他与中国断交是个错误,因为在中国的帮助下,他们至少还能看到实际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支持。
在首都塔拉瓦,一些抗议活动悄然兴起,人们高举标语,要求政府采取真正的措施拯救国家。
![]()
政府内部也开始出现裂痕,一些官员开始质疑汤安诺的外交政策,甚至有人在私下场合提议,或许基里巴斯应该重新考虑与中国恢复外交关系。
汤安诺陷入了孤立,他曾经信誓旦旦地斩断与中国的联系,如今却不得不考虑,是否应该向那个曾经的盟友伸出求助之手。
可惜,这个决定,已经晚了。
![]()
回头求援
当澳大利亚明确拒绝了移民安置计划,美国政府又迟迟不给出任何实质性的援助方案时,汤安诺才真正意识到,自己被西方世界抛弃了。
面对国内的批评声浪,汤安诺不得不转头向中国求援,他通过非正式渠道向中国释放善意,试图修复被自己亲手破坏的外交关系。
但这一次,中国的反应却不再如过去那般友善,北京方面对基里巴斯的态度,变得异常谨慎。
汤安诺派出的外交使团,在中国经历了漫长的等待,而中方官员的态度则始终保持克制而冷静。
![]()
一个国家的信誉,一旦破裂,想要修复,就不再那么容易,汤安诺的求助行为并没有被民众忽视,事实上,他的这一举动在国内引发了更大的不满。
在基里巴斯首都塔拉瓦的街头,愤怒的示威者举着标语,斥责政府的反复无常。
“当初为什么要和中国断交?现在求回去,别人还会信任我们吗?”一位年长的渔民愤怒地说道。
他的家族世世代代以捕鱼为生,而自从失去中国市场后,他们的收入锐减,日子变得越来越难熬。
![]()
一些反对派政客趁机发起攻势,指责汤安诺的执政无能,甚至有人开始呼吁他下台,汤安诺的支持率跌到了历史最低点,他的政权岌岌可危。
2016年,基里巴斯大选到来,汤安诺败选,他的继任者塔内希·马茂以“修复与中国的关系”为竞选承诺,成功当选。
新的政府上台后,迅速展开外交调整,并在2019年正式宣布与中国恢复外交关系。
这一决定让基里巴斯重新回到了中国的援助体系之中,也让这个岛国再次看到经济复苏的希望。
![]()
而曾经高调反华的汤安诺,在卸任后悄然离开了基里巴斯,前往美国定居。
他的名字逐渐被基里巴斯人遗忘,而他的政治生涯,也成为了后人引以为戒的失败案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