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医生直呼:“活久见!”
撰文 | 大灰灰
胃食管反流主要特征是胃酸或胃内容物反流到食管,引起食管黏膜的炎症。 这种病症的临床症状包括胸骨后烧灼感(烧心)、反酸、胸痛、吞咽困难、上腹痛、嗳气等。
近日,门诊遇到了一例有多年胃食管反流病史的患者[1],病情诊断可谓是一波三折,我们一起来看看。
PART01
长期胃食管反流,还伴吞咽困难
患者是一名67岁女性,有长期胃食管反流的病史,因吞咽困难和反流症状加剧来到门诊。自诉每天餐后都会经历反流,在过去几个月里,症状逐渐加重,无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患者自诉没有进行减重。
患者曾尝试使用非处方抗酸药来缓解症状,并在之前服用过泮托拉唑。尽管她曾经服用药物,但症状始终未能得到完全缓解。这次就诊时,患者显得十分焦虑,担心自己的病情会进一步恶化。
患者在两个月前的的健康体检报告显示,全血细胞计数(CBC)和基础代谢检查(BMP)结果未见明显异常。因此,初步排除了一些可能的系统性疾病。
十年前患者曾行食管-胃-十二指肠镜检查(EGD),提示轻度的食管炎。为更好地了解患者当前的病情,接诊医生决定为她安排EGD检查。
PART02
EGD揭示隐藏真相
在随后进行的EGD检查中,发现除胃底少数(2-4mm)息肉外,从食管中段到胃食管交界处出现了弥漫性食管炎伴线性溃疡(LA C级)。更令人不安的是,溃疡之间散布的白色斑块(图1、图2)怀疑可能存在念珠菌感染。
![]()
图1: 食道下三分之一的EGD检查结果,发现了线性溃疡(黄色箭头)和散布的白色斑块
![]()
图2:在胃食管交界处的EGD检查结果,显示有线性溃疡(黄色箭头)和白色斑块(黄色星形)
门诊医生立即给她在胃底、胃窦和十二指肠第一部分进行了病理活检,以期获得更确切的诊断。然而,当病理报告出炉时,结果却出乎医生们的预料。
PART03
意外发现与转折......
最终病理结果排除了恶性肿瘤和幽门螺杆菌感染,但在食管和十二指肠的活检组织中,发现了成四联体的革兰氏阳性球菌(图3),这让医生们直呼“活久见”,这究竟是什么细菌呢?
![]()
图3:食管远端活检(HE,400X)显示糜烂性食管炎和与急性炎症相关的四分体状细菌(黄色箭头)
![]()
图4:(HE,1000X)显示四分体聚合体状的八叠球菌(黄色箭头)
此外,胃活检结果显示了胃底息肉,与胃镜检查结果一致,这很可能与患者之前的泮托拉唑使用有关。
PART04
治疗调整与症状缓解
确诊后,医生们迅速为患者制定了治疗方案,包括为期14天的甲硝唑抗感染治疗,并重新开始每日服用泮托拉唑以控制胃酸分泌。在术后两周的随访中,患者症状几乎完全缓解,反流和吞咽困难的频率有了显著的下降。
PART05
八叠球菌是一种罕见的革兰氏阳性厌氧菌[2],最初由约翰·古德希尔在1842年从人胃中发现[3]。这种细菌的显微镜下形态特征是4个或8个细胞聚集成包裹状,呈长方体形状,细胞间的接触区域扁平,锚定成型,可有或无相关性巨细胞。
该菌常在土壤中被发现,在人体中多见于成年女性、有胃溃疡、胃肠道手术史者,感染部位主要包括胃(85%)、食道(10%)和十二指肠(5%)。患者常以恶心、呕吐、上腹部疼痛、消化不良等胃肠道症状就诊,行胃镜检查可发现胃潴留,幽门狭窄和幽门梗阻,严重者有胃穿孔发生[4-5]。
组织学检查显示有四分体的革兰氏阳性球菌是诊断八叠球菌感染的有效方法[6-7]。虽然内镜检查可能会揭示一些引起怀疑的病变,如溃疡、坏死或狭窄,但仅凭这些发现还不足以做出确诊。
治疗八叠球菌感染通常采用覆盖革兰氏阳性菌和厌氧菌的14天抗生素方案。尽管有多种抗生素治疗方案被报道,但医学界尚未达成关于最佳治疗方案的共识。这种情况部分是由于该病的罕见性,导致研究和分析的数据有限,尤其是缺乏有详细后续跟踪的病例数据[7-8]。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可能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额外添加质子泵抑制剂和促胃动力剂。在该病例中,由于患者存在长期反流病史和大面积粘膜损伤,所以在治疗中增加质子泵抑制剂来提高治疗效果,同时减轻患者的症状。
总的来说,这种细菌非常罕见,截至2021年的文献中只有66例报告病例。大多数报告的病例都影响到了胃,影响食道和十二指肠的感染更罕见。人们对这种细菌及其许多特征知之甚少。
这个病例也给了临床工作者一些提醒:即使是看似普通的胃食管反流症状,也可能隐藏着复杂的病理变化。它强调了对症状进行细致评估、及时进行诊断检查以及个性化治疗方案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 Defilippo C, DeJesus JE, Gosnell JM, Qiu S, Humphrey L. A Rare Case of Erosive Esophagitis Due to Sarcina Ventriculi Infection. Cureus. 2023 Jan 26;15(1):e34230.
本文来源:医学界消化肝病频道
责任编辑:叶子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