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董事长失联,总裁被抓!总负债8729亿,连续暴雷的万科还能挺住吗

0
分享至

10月,深圳国资委为万科输血259亿,被视为终极托底。

然而市场却用脚投票,股价接连下跌,市场估算总负债高达8729亿,原来比资金断裂更可怕的,是人心涣散。

当董事长辛杰消失,前总裁被抓,加上背后负债千亿,谁还敢相信“这艘巨轮”?




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震碎的不是万科的玻璃幕墙,而是市场的信心。

故事的开端,充满戏剧性。

2025年1月,深铁董事长辛杰空降万科,被外界看作是国资背景的终极托底,是给市场吃的最大一颗定心丸。



大家都寄希望于他,因为他的背景太对口了,在国企待了多年,化解债务是老本行。

可谁也没想到,这场“救火”只烧了9个月。

9月18日,辛杰在深圳开了个会后就没了踪影,失联的传闻很快传开。

24天后,一纸公告宣告他辞职,理由是“个人原因”。



越强调没问题,越容易让人多想,这背后意味着什么?

市场最怕的就是不确定性,一个上市公司董事长,还是国企背景的掌门人,就这么凭空消失了。

更让人不安的是他的双重身份,他不仅是万科董事长,还是深铁的一把手,手里握着深圳轨道交通的千亿项目。



一个“救火队长”自己先“着火”了,这对万科的打击是毁灭性的。

它向外界传递了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连大股东派来的核心人物都自身难保,万科这艘船的水,到底有多深?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就在新任董事长火速接任、试图稳定军心之际,一个更重磅的炸弹被引爆——万科前总裁祝九胜被刑事拘留。



祝九胜是万科的老将,2018年起担任总裁,是郁亮时代的二号人物。

关于他的传闻,年初就已甚嚣尘上。

一封举报信直指祝九胜在2017年短暂离职期间,利用“第三方顾问”的身份,构建了一个由上千家影子公司组成的庞大利益网络,操控资金上百亿。



如果说辛杰的“失联”还可能与万科无关,那祝九胜被刑拘,则是一把尖刀,直插万科心脏。

它揭示了万科内部可能存在的巨大管理黑洞和利益输送问题。

这让所有给万科提供资金的金融机构都不得不重新审视一个问题:我借给万科的钱,到底流向了哪里?



是用来保交楼、还债券,还是流进了某些人的口袋?

当银行开始怀疑,当信托开始观望,当债券买家开始抛售,一场“抽贷、断贷”的信用危机就可能瞬间爆发。

这才是悬在万科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一个攒了半辈子钱买了万科房的人,现在每天刷新闻,看到这些消息,心里是什么滋味?

他手机里存着销售顾问的微信,以前天天发优惠信息,现在半个月没动静了,他能不慌吗?

这种由内而生的信任危机,比8729亿的负债更可怕,因为它动摇的是万科的“信用地基”。





如果说“人祸”是地震,那“天困”就是随之而来的海啸。

翻开万科的账本,数字依然触目惊心。

总负债高达8729亿,一年内到期的债务就有1553亿,而账上的现金只有不到700亿,资金缺口超过800亿。



更糟的是,万科的赚钱能力还在急剧下滑,2025年上半年,营收1053亿,净亏损119.5亿,算下来每天要亏差不多2亿。

这就尴尬了,钱不够,房卖不动,人心慌了。

可能有人会问,不是还有卖房收入吗?

数据显示,上半年万科卖了691亿的房子,可这笔钱并不能直接算成利润。



房企的预售制度决定了,卖房钱先算合同负债,得等交房才能转成营收,而交房周期往往要3到5年。

这就导致一个尴尬的局面,现在的利润表,反映的是3年前的销售情况,现在卖的房子,要等几年后才会计入收入。



2025年上半年,万科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是616亿,和卖房收入基本匹配,但买材料、付工程款的现金花了495亿,加上其他支出,经营性现金流还是-30亿。

简单说,日常经营不仅没赚到钱,还倒贴了30亿。

更让人担心的是,这种入不敷出不是短期现象。

2024年万科房地产收入降了31.57%,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又降了45.7%,降幅比行业平均水平还高。



房子卖不动,回款就上不来,回款上不来,债务就没法还,债务还不上,又会影响公司信誉,进一步导致房子卖不动,这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这就像一个人,本来能自食其力,现在还得靠别人养着,日子能好过吗?

之前高价拿的地不敢轻易开发,核心区的商场、写字楼开始打折卖,连员工福利都在悄悄缩减。



这些细节比冰冷的数字更能说明问题,万科的“造血”功能,暂时出了大问题。

一场突如其来的冰河世纪到来了,所有的房企都感到了寒意,但万科这艘巨轮,不仅遇到了寒流,连自己的引擎也熄火了,只能靠拖船拉着走。

我们再看看另一个例子,龙湖。



同样在寒冬里,龙湖因为创始人稳定、财务纪律严明,目前经营相对稳健,它的“保守主义”策略与万科的“激进扩张”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就引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在同样的环境下,为什么命运如此不同?

答案或许就藏在那些看不见的地方——公司的治理文化、创始人的价值观、对风险的敬畏之心。

这些“软实力”,在顺境时显不出差别,可一旦风暴来临,就成了决定生死的救命稻草。



壮士断腕,还是饮鸩止渴?

面对摇摇欲坠的大厦,万科和大股东深铁并非坐以待毙。

事实上,一场轰轰烈烈的“瘦身自救”运动早已展开。

一边,是大股东深铁不计成本的“输血”。



自2025年以来,深铁通过股东借款,已累计向万科提供了超过259亿元的资金,而且利率低至2.34%,远低于市场水平。

这些钱只有一个用途:偿还到期的公开市场债券,确保万科不发生公开违约。

可以说,深铁是用自己的真金白银,为万科的公开信用站台。



但输血终究是外部续命,真正的活路在于自身的“造血”。

万科的自救,核心就一个字:卖。

这场资产大甩卖的规模和决心,是万科成立40年来前所未有的。

从核心的地产项目,到非主营业务,只要能变成现金的,几乎都被摆上了货架。



除了地产项目,万科旗下的物流、长租公寓、商业等被寄予厚望的“第二增长曲线”,也都在被优化或计划出售。

这种壮士断腕的决心值得肯定,但在当前的行业环境下,“卖卖卖”真的能拯救万科吗?

答案恐怕不容乐观。



从目前形势上看,资产可能卖不出好价钱。

房地产行业整体处于下行周期,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

万科想卖,但接盘方寥寥无几,而且都会趁机大力压价。

从着眼未来角度上看,卖掉的都是未来的“利润奶牛”。



无论是核心地段的商业项目,还是前景广阔的物流资产,这些都是万科转型“开发+经营+服务”模式的希望所在。

现在为了活下去把它们卖掉,无异于饮鸩止渴。

这就像一个人,为了活命,开始卖自己的器官,先卖肾,再卖肝,人是续上命了,但以后的日子怎么过?



当危机过去,万科手里还剩下什么能持续产生利润的牌?

最核心的问题是,所有这些自救动作,都无法解决根本矛盾:房子卖不出去。

房企的核心是要把房子卖出去,拿到回款,再用回款还负债、开发新项目,形成循环。

如果房子卖不出去,再怎么卖资产、借债,都是“无源之水”。



看到万科如今面临的种种困境,不少人担心万科会崩盘。

短期来看,万科有深铁这个靠山兜底,大概率不会违约崩盘。

深铁已经投入了近260亿,不可能眼睁睁看着万科倒了,一旦万科违约,深铁之前的借款可能打水漂,还会影响深圳的房地产市场稳定。



但长期来看,万科能不能活下去,不取决于谁当董事长,也不取决于深铁借多少钱,关键在两个字:“销售”。

房企的核心是要把房子卖出去,拿到回款,再用回款还负债、开发新项目,形成循环。

如果房子卖不出去,再怎么卖资产、借债,都是“无源之水”。



2025年上半年,万科销售额降了45.7%,比行业平均水平还高,这说明市场对万科的信心在下降。

如果购房者还是不敢买房,万科的回款就上不来,债务窟窿会越来越大,就算深铁再输血,也只能撑一时。

反之,如果销售能回暖,哪怕只是止跌,回款上来了,万科就能自己“造血”,债务问题也会慢慢缓解。



所以说,万科最重要的“盟友”不是深铁,也不是银行,而是千千万万个愿意买房的普通人。

我们不用纠结8729亿负债有多吓人,也不用猜董事长离职的背后有啥隐情,只要看一个信号,身边买万科房子的人多不多?

万科的楼盘有没有降价促销?



如果大家还是不敢买,万科的日子就难,如果有人愿意出手,万科就有机会“活过来”。

对普通购房者来说,现在买万科的房子不用太慌,有深铁兜底,短期不会烂尾,但也别盲目入手。

可以多看看现房或准现房,查一查万科当地项目的销售情况,再对比下周边房企的价格和口碑。

毕竟,现在的市场里,谨慎比冲动更重要。



万科的故事是一面镜子,照见了黄金时代的终结,也照见了“信任资本”的脆弱。

一个企业的命运,终究是由人心决定的。

房地产行业的玩法变了,以前是胆大的赢,以后是心正的赢。



那个靠高杠杆就能呼风唤雨的时代,真的一去不复返了。

当“大而不倒”的神话破灭,我们每个人都是这场大变局的见证者。

你手里的钱,准备投给谁?



万科的故事是一面镜子,照见了黄金时代的终结,也照见了“信任资本”的脆弱。说到底,一个企业的命运,终究是由人心决定的。

房地产行业的玩法变了,以前是胆大的赢,以后是心正的赢。那个靠高杠杆就能呼风唤雨的时代,真的一去不复返了。

当“大而不倒”的神话破灭,我们每个人都是这场大变局的见证者。你手里的钱,准备投给谁?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鲁尼力劝图赫尔弃用凯恩!力挺35岁维尔贝克7年后,重返英格兰队

鲁尼力劝图赫尔弃用凯恩!力挺35岁维尔贝克7年后,重返英格兰队

夜白侃球
2025-11-04 10:53:10
莫兰特禁赛复出18+6+10灰熊仍输活塞 坎宁安33分末节19分

莫兰特禁赛复出18+6+10灰熊仍输活塞 坎宁安33分末节19分

醉卧浮生
2025-11-04 12:07:31
是谁导致了美国衰败?不是“无法无天”的特朗普,也非小布什拜登

是谁导致了美国衰败?不是“无法无天”的特朗普,也非小布什拜登

军机Talk
2025-11-03 15:36:42
6-0打崩斯瓦泰克!26岁美女杀疯:8连胜+小组第1进4强 奖金748万

6-0打崩斯瓦泰克!26岁美女杀疯:8连胜+小组第1进4强 奖金748万

风过乡
2025-11-04 06:29:12
假球是怎么踢出来的?揭秘前国足主教练李铁从球王到囚徒堕落内幕

假球是怎么踢出来的?揭秘前国足主教练李铁从球王到囚徒堕落内幕

易玄
2025-11-03 11:53:46
哇太漂亮了,俄罗斯顶级女神,五官绝美,完全符合东方的审美

哇太漂亮了,俄罗斯顶级女神,五官绝美,完全符合东方的审美

陈意小可爱
2025-10-11 15:05:05
深度丨比核聚变更快更近,钍基熔盐堆能否成为更可及的终极能源?

深度丨比核聚变更快更近,钍基熔盐堆能否成为更可及的终极能源?

澎湃新闻
2025-11-03 21:36:31
村里建广场我赞助40万,却发现没我名字我淡定离开,三天后村长懵了

村里建广场我赞助40万,却发现没我名字我淡定离开,三天后村长懵了

眼泪博物
2025-08-22 18:21:23
疑似上海抓小三的原配回应已离婚,返还男方工资后再给20万和离

疑似上海抓小三的原配回应已离婚,返还男方工资后再给20万和离

阿纂看事
2025-11-03 08:04:26
一周最少百次!63岁男子查出双肾坏死,医生怒道:多次劝,就不听

一周最少百次!63岁男子查出双肾坏死,医生怒道:多次劝,就不听

游者走天下
2025-11-03 14:07:05
火箭110-102独行侠 球员评价:3人优秀,5人及格,2人崩盘

火箭110-102独行侠 球员评价:3人优秀,5人及格,2人崩盘

篮球资讯达人
2025-11-04 11:54:59
决胜封盖!阿门27+5+4为火箭取四连胜 赛后盛赞申京彰显高球商

决胜封盖!阿门27+5+4为火箭取四连胜 赛后盛赞申京彰显高球商

颜小白的篮球梦
2025-11-04 11:44:54
炸了,印度发射4吨多通信卫星,创本土纪录,这技术到底有多牛?

炸了,印度发射4吨多通信卫星,创本土纪录,这技术到底有多牛?

沧海旅行家
2025-11-03 17:10:08
“土皇帝”许家印的“恒大歌舞团”服务了那些“蛀虫”

“土皇帝”许家印的“恒大歌舞团”服务了那些“蛀虫”

创作者_IE2295
2025-10-27 18:24:27
印度航空空难唯一幸存者:饱受PTSD折磨,无法与妻儿说话、工作或驾车,家族生意倒闭,20万临时赔偿金不足以支撑开支

印度航空空难唯一幸存者:饱受PTSD折磨,无法与妻儿说话、工作或驾车,家族生意倒闭,20万临时赔偿金不足以支撑开支

扬子晚报
2025-11-03 21:05:58
药典:3种中草药已被禁用!有肾毒性还致癌,别再以为是好药

药典:3种中草药已被禁用!有肾毒性还致癌,别再以为是好药

肿瘤的真相与误区
2025-10-29 20:43:56
发型奇怪、不讲卫生、又装又尴尬,他来《你好星期六》是谁邀请的

发型奇怪、不讲卫生、又装又尴尬,他来《你好星期六》是谁邀请的

冷紫葉
2025-11-03 15:00:24
逼理想主动召回一万台MEGA的,为什么是小小的冷却液?

逼理想主动召回一万台MEGA的,为什么是小小的冷却液?

差评XPIN
2025-11-04 00:07:44
严重失常!开赛至今的怀特,到底怎么了?

严重失常!开赛至今的怀特,到底怎么了?

篮球实录
2025-11-03 22:40:17
《亮剑》20年后,两位演员遗憾离世,漂亮的“秀芹”低调嫁人

《亮剑》20年后,两位演员遗憾离世,漂亮的“秀芹”低调嫁人

三楼的猫头鹰
2025-11-02 15:31:48
2025-11-04 12:24:49
流史岁月 incentive-icons
流史岁月
千古兴亡,带你读懂历史沧桑
421文章数 27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作价40亿美元!星巴克中国易主

头条要闻

牛弹琴:想想不对劲 德国外长又主动给中方打来了电话

头条要闻

牛弹琴:想想不对劲 德国外长又主动给中方打来了电话

体育要闻

27岁热刺门将,夺冠后退役当导演

娱乐要闻

《繁花》录音事件完整版长达43分钟

科技要闻

OpenAI“杀”疯了!又一笔380亿大单

汽车要闻

上汽旗舰智己LS9首发评测 可能是最好开的9系SUV

态度原创

艺术
本地
健康
教育
公开课

艺术要闻

赵孟頫66岁行书,精到劲健!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教育要闻

“校长啊,不要再逼我了!”35岁女教师患焦虑症,校长却不许请假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