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4日,宁德中院在其官方公众平台发布了《关于在部分基层法院试点开展第一批个人债务集中清理工作的通告》,开展个人债务集中清理工作试点。
![]()
宁德中院此次创新地开展个人债务集中清理,旨在鼓励和宽容诚信债务人再创业、维护债权人合法权益、实质性化解社会矛盾。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通过司法程序来集中赦免债务人的债务!
一、开展试点工作的主要安排
根据公告内容,开展个人债务集中清理试点的主要安排如下:
1、试点法院:宁德中院下属的蕉城法院、福安法院、周宁法院。
2、受理条件:户籍地位于试点法院辖区的自然人,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在试点法院有作为被执行人的强制执行案件,在宁德辖区以外无作为被告或被执行人的涉诉讼、执行案件。且有下列原因之一:
- (一)企业法人已进入破产程序,该企业的自然人股东仅存在对该企业债务承担连带责任而负债的;
- (二)仅存在对金融债务承担保证责任而负债的;
- (三)其他自愿提出还款安排并征得主要债权人同意的。
![]()
3、首批案件受理时间:自2025年11月14日至2025年11月15日。
4、申请材料(因篇幅有限,申请材料清单我放在文章最后面,有兴趣的可以拉到文末查看)
二、申请个人债务集中清理有什么好处?
可能有的人怀疑宁德中院此次试点工作并不能解决问题,实际上,虽然国内完成个人破产制度立法的只有深圳、厦门两座城市,但包括江苏、浙江、山东等地的多个省市均已开展了类个人破产制度的实践,主要方式就是“个人债务集中清理”。
那么申请个人债务集中清理对负债人有哪些好处呢?
![]()
笔者跟踪并研究了各地多个个人破产或个人债务集中清理的案例,总结出以下十大好处:
(一)对负债人来说:
1、负债人可以通过司法程序合法化债,避免陷入以贷养贷的局面。让他们能够摆脱“终身负债”的噩梦,重新开始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获得经济重生。
2、缓解负债压力,缓解巨额债务带来的焦虑、抑郁甚至更严重的心理问题,避免走向极端;
3、维持基本的生活尊严,部分财产可以获得豁免,避免个人或家庭生活所需被强制执行,比如即便生活费、家庭唯一住房、社保养老金等;
4、提供“免责”保护,合法债务减免,只需用扣除基本生活费用后的收入还债,如果收入不足以维持基本生活费用及赡养费等法定义务,甚至可以全部免除。
![]()
(二)对债权人来说:
5、有一个符合实际的预期。债权人可以清楚地知道在债务人资不抵债的情况下,自己能收回多少比例的资金,并对结果有一个明确的预期。这比无休止的、结果不确定的催收要好得多。
6、法院统一清理债务人所有财产,并按照法定的清偿顺序,获得公平受偿,避免陷入“先到先得”陷阱造成的野蛮催收和诉讼竞争;
7、降低追债成本。传统追债要么通过委外催收,要么通过诉讼,无论哪种方式,都需要付出额外成本,而且未必能追债成功。
(三)对整个社会来说
8、体现了国家创新创业的鼓励政策,并容忍失败。为创业者提供了一个“安全垫”,即使创业失败,也有机会从头再来。这能激发社会的创新创业活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配套制度。
9、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大量无法解决的个人债务问题是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个人破产制度为这一社会矛盾提供了一个合法、和平的“出口”,可以减少因债务问题引发的社会冲突、家庭悲剧和犯罪,促进社会和谐。
![]()
10、优化司法资源的配置。这将大量分散的个人债务诉讼和执行案件,合并为一个破产或清理案件,可以极大地减轻法院的执行压力,让司法资源能够更有效地处理其他类型的案件。
总之,此次宁德法院进行首批个人债务集中清理的试点,是福建省继厦门个人破产立法后,又一化解个人债务、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举措,值得其他省市的效仿!
附:债务人在宁德试点法院申请个人债务集中清理的,应当由本人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请书,载明申请人的基本情况、申请事项、申请的事实和理由;
(二)债务人(含配偶、未成年子女及其他共同生活的近亲属)财产及收入状况报告、户籍证明、社保证明、不动产证明、纳税记录、职业;
(三)债权债务明细;
(四)提出申请前三年内财产变动和收入支出情况(含银行、公积金账户,微信、支付宝等相关账户的收支明细);
(五)请求保留的豁免财产清单;
(六)人民银行征信报告等个人信用证明材料、工信部一证通查材料;
(七)诚信承诺书(含配偶及其他共同生活的近亲属);
(八)人民法院认为应当提交的其他材料。
注意,申请人有收入来源且超过维持其本人及其抚(扶)养、赡养家庭成员基本生活水平的,应当提交债务清偿计划。
(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