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俄乌冲突爆发至今已经超过三年,如果要问对这个国家伤害最狠的是什么?很多人说是战争的创伤、前线阵亡的士兵,还有被战争所拖累的经济。
但事实上,作为一个大国,这三年中受到的最大创伤其实是整个西方世界对其进行的制裁。
如今的俄罗斯已经成了全球范围内被制裁的最狠的国家,甚至超过了伊朗和朝鲜。
![]()
截至 2025 年 10 月,俄乌冲突已持续 3 年有余,俄罗斯累计遭受来自全球 47 个国家及国际组织的 13200 余项制裁,远超伊朗的 8600 项与朝鲜的 6300 项,成为全球被制裁最严厉的国家。
这些制裁并非单一领域的局部限制,而是覆盖经济、金融、科技、民生等全维度的系统性封锁。
美国、欧盟于 2022 年 3 月率先将俄罗斯 10 家主要银行排除在 SWIFT 系统之外,涉及俄罗斯银行业总资产的 70%;2023 年进一步冻结俄罗斯央行约 3000 亿美元海外资产,占其外汇储备总额的 45%。
![]()
欧盟禁止向俄罗斯出口芯片制造设备、高端数控机床等产品,美国则限制俄罗斯获取先进半导体及相关软件,导致俄罗斯本土电子设备更新周期从 18 个月延长至 42 个月。
欧盟对俄罗斯能源进口实施分阶段禁运,2023 年全面停止进口俄罗斯煤炭,2024 年将原油进口量削减 90%;美国则对俄罗斯钢铁、铝制品等关键工业品加征 35% 的惩罚性关税,全球近 80% 的航运公司因担心制裁风险,停止承接俄罗斯相关货运订单。
![]()
俄罗斯经济在制裁冲击下遭遇结构性重创。2022 年俄罗斯 GDP 同比下降 2.1%,2023 年虽凭借能源价格上涨实现 1.3% 的微弱复苏,但 2024 年因能源出口收入锐减,GDP 再次下滑 1.8%。
能源产业作为俄罗斯经济支柱,受制裁影响尤为显著 —— 欧盟曾是俄罗斯原油最大买家,2021 年进口量占俄原油出口总量的 45%,制裁后俄不得不将原油出口转向亚洲,运输成本从每吨 12 美元飙升至 35 美元,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
![]()
俄罗斯制造业长期依赖西方技术与零部件,制裁导致汽车、航空航天等产业近乎停摆。2024 年俄罗斯汽车产量仅为 2021 年的 38%,本土最大车企拉达因无法获得德国博世的发动机控制系统,多条生产线被迫停产。
俄罗斯航空公司约 80% 的飞机为波音、空客机型,因无法获得原厂维修配件,约 30% 的客机处于停飞状态,国内航线运力下降 40%。
![]()
通货膨胀与货币贬值形成恶性循环。2022 年俄罗斯通胀率一度飙升至 12.8%,卢布对美元汇率从 2021 年的 1:73 暴跌至 2022 年的 1:130。
尽管俄罗斯央行通过大幅加息与资本管制稳定汇率,但 2024 年卢布汇率仍较冲突前贬值 58%,民众实际购买力下降 35%,食品、药品等民生商品价格涨幅超 40%。
![]()
制裁对俄罗斯民众生活的影响远超预期,从基础物资供应到公共服务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短缺。
药品领域,俄罗斯约 60% 的处方药依赖进口,制裁导致抗生素、抗癌药物等关键药品库存告急,2023 年俄罗斯癌症患者化疗药物供应缺口达 30%,部分地区不得不采取配额供应制度。
西方品牌大规模撤离俄罗斯,2022 年至 2024 年,累计有 1200 余家外资企业退出俄罗斯市场,涵盖餐饮、零售、汽车等领域。
![]()
麦当劳、星巴克等快餐品牌撤离后,虽有本土品牌承接门店,但供应链断裂导致食材成本上涨 25%,产品价格普遍提高 30%
进口车型供应短缺,本土组装车型因零部件不足,交付周期从 3 个月延长至 9 个月,二手车价格同比上涨 65%。
![]()
制裁导致俄罗斯高校与西方学术机构的合作项目中断,约 20% 的理工科留学生因无法获得海外深造机会选择转往中国、印度等国。
谷歌、微软等企业停止对俄罗斯提供服务支持,俄罗斯本土企业不得不自主研发替代软件,但技术差距导致办公效率下降 30%,部分科技人才因发展空间受限,2023 年至 2024 年累计外流约 5 万人,占科技从业人员总数的 8%。
![]()
面对制裁压力,俄罗斯采取多重措施寻求突破,但效果呈现明显的局限性。
俄罗斯加速推进 “东向战略”,2024 年对华原油出口量同比增长 40%,占中国原油进口总量的 19%;同时与中国合作建设 “西伯利亚力量 2 号” 天然气管道,预计 2026 年建成后,对中国天然气出口量将翻倍。
![]()
不过,能源出口仍高度依赖传统化石燃料,新能源产业因缺乏技术支持,发展缓慢,2024 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仅为 5.2%,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俄罗斯推动 “去美元化”,2024 年中俄贸易中本币结算比例提升至 48%,与印度、土耳其等国建立双边货币结算机制。
但俄罗斯卢布的国际认可度有限,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不足 1%,国际贸易中仍需依赖人民币、印度卢比等货币,结算成本较美元高出 15%-20%。
![]()
俄罗斯加大对本土制造业的扶持力度,2023 年至 2024 年累计投入 1200 亿卢布用于汽车、电子等产业的技术研发。
本土产业链存在明显短板,关键零部件如芯片、精密仪器仍需从第三国间接进口,且产品质量与西方同类产品存在差距,2024 年俄罗斯本土生产的智能手机市场份额仅为 12%,远低于制裁前三星、苹果等品牌的 70% 份额。
![]()
俄罗斯因制裁付出的沉重代价,为中国在全球化背景下保障发展安全提供了重要启示。
中国虽已建立较为多元的能源进口渠道,但仍需加快能源结构转型,需持续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但应注重稳步发展。
![]()
中国需强化关键民生物资的自主供应能力,加快推进仿制药研发与生产,2024 年中国仿制药市场占有率已达 65%,未来可进一步提升高端仿制药的质量。
支持本土品牌发展,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减少对海外品牌的依赖,确保在极端情况下民生供应稳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