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上午,“金声玉振·城纳英才”——金钟奖选手与成都音乐产业发展对接会在成都举行。会议聚焦成都引进和储备音乐领域人才、提升金钟奖的社会效益与品牌影响力等议题,搭建艺术才华与城市机遇的桥梁,助推成都“国际音乐之都”的建设。
![]()
活动现场
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高世名在对接会上指出,中国音乐金钟奖不仅是人才选拔机制,还应该是人才成长机制。这需要依托金钟奖,为中国音乐界构建一个强大的产业基座。他强调,音乐产业不应该被窄化,它是渗透性极强的文化产业,可以与影视、文旅等产业深度融合,实现传统产业的价值升维。
“我们期待着成都这座‘爱乐之城’,不仅成为国际音乐之都,更成为世界音乐的‘最前线’,让人类音乐的新命题、新理念、新形态、新浪潮在这里发生,让全世界的音乐人在这里施展才华、实现梦想。”高世名认为,发展音乐产业的关键在于将音乐作品转化为多维的音乐产品,这需要音乐人与产业人共同探索多元的应用场景,拉长“音乐+”产业链,营造广阔的创新生态。
他建议,成都打造国际音乐之都应聚焦年轻人,放眼全世界,建立多元开放的人才标准,构建国际化的音乐生态,打造音乐人才成长和音乐IP发展的“孵化器”“加速器”“放大器”,促进中外音乐人的共创共荣。
![]()
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高世名
本次对接会以“金声玉振·城纳英才”为主题,承载三重核心意义:一是搭建高效对话平台,打破人才与产业之间的信息壁垒,让金钟奖选手与成都音乐产业直接对话;二是实现精准引才储才,通过政策解读、需求发布,吸引更多优秀人才选择成都、扎根成都;三是推动赛事价值升级,让金钟奖超越单纯的竞技范畴,从“选拔人才”延伸到“培育人才、成就人才”,成为衔接艺术与城市、人才与产业的关键纽带。
成都市人才发展促进中心相关负责人对成都相关人才引进政策进行了解读,该政策为包括音乐人才在内的各类人才来蓉发展提供了更具含金量和竞争力的政策支撑。例如,金钟奖单项奖获得者或作品奖第一主创人员可以申请《成都人才分类目录》中的C类人才,即省部级领军人物。
“在成都的音乐创业路上,各类赛事为我们拓展才能提供了丰富机会。”《玉盘》制作人、成都葫芦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创始人杨柠豪表示,团队在成长过程中,深切感受到成都这片音乐沃土的滋养。通过参与金钟奖及相关活动,他们渴望能与更多卓越歌手相遇,未来携手创作更多打动人心的好作品。
![]()
《玉盘》制作人杨柠豪
“像中国音乐金钟奖这样的高水准赛事,对成都吸引顶尖音乐人才的带动效应显著。”成都音乐文创园管委会副主任陈甜婕介绍,针对音乐艺术家及获奖选手落户成都音乐文创园,园区专门制定了扶持政策,包括设立艺术大师工作室、给予政策和奖金扶持等具体措施。
红星新闻记者 邱峻峰 编辑 袁诗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