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一入行就做出热销50万册的爆款书,但找到编辑初心我花了十年!

0
分享至

文/王晗笑 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

本文约4300,预计8.6分钟阅读完毕

商务君按:刚担任责编,就做出畅销50万册的爆款书,这让初出茅庐的王晗笑有了自己是“童书奇才”的错觉。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她对追求畅销几近痴迷。然而,爆款可遇不可求,她不但没能复制当初的辉煌,还不得不接受更多的书沦为库存的现实。

转变出现在成为母亲后,她得以用编辑和妈妈的双重视角看待童书,即便是当下市场并不看好的选题,只要孩子认可,她也会尝试去做。于是,便有了“上市不到两个月,销售将近10万套”的《那年那兔那些事儿漫画故事书》。时隔10年再次做出畅销书,激动、喜悦之余,王晗笑更明白了坚守“把书做得让孩子读得懂又喜欢”这一编辑初心的意义。

北京刚刚过去的这个夏天雨水格外多。趁着雨歇的空档完成搬家的大工程,整理时才发现,不少书在搬运中淋了水、皱了封皮。整理旧书时,我意外发现了一本塑封完好、但显然搁置已久的厚厚的小书。那是我职业生涯中担任责任编辑的第一本畅销书。指尖触碰到冰凉的塑封膜,时光仿佛瞬间倒流。它像一枚时间胶囊,封存着我初入行时的兴奋、迷茫,以及对“成功”最朴素的理解。

那时,我曾坚信,做出畅销书,就是成功。直到后来,我有了孩子,才渐渐明白,真正的好书,得先让孩子眼睛发亮。这条路,我从女孩走到母亲,走了整整10年。

起点:与“市场”的笨拙共舞

2014年,我拿到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正式成为责编。那时的童书市场正快速发展,蒸蒸日上。在庞大的市场面前,我是个渴望得到认可、却又毫无门路的新生。在层出不穷的童书海洋中,我对未来充满希冀。那时候,觉得遍地都是机会,看到好的童书就会两眼放光:这样的好书,我也要做出来。

命运似乎有意给我一个机会。我担任责编不久,竟然就接到个“大活”——英国DK出版公司的儿童百科全书。

尤记得那一日,主任把一本厚厚的英文书稿放在我桌上:“英国DK的百科全书,京东想独家合作。是块硬骨头,也是块肉骨头,敢不敢接?”

当然敢!看看科普榜单上,畅销的大部分不都是DK?能操作这样的项目,对编辑来说是梦寐以求的机会。而我作为一名编辑新手,能拿到这样的项目,无异于天上掉馅饼。怀揣着做畅销书的梦想,我毅然接手了工作。



至今电脑里仍保存着当年努力的痕迹,一本小小的书,上市前的书讯、文案就写了20多版

然而,让我没想到的是,这本看似精致的小小童书,编辑工作量巨大无比。400多页的篇幅,囊括天文地理、历史科技,每一个知识点都要求绝对准确,直译的文字需要打磨得生动有趣。那大半年,我几乎与这本书“长”在了一起,每天最早到岗,最晚离开,反复审校不下10遍。小小的一本书,我做了将近两年。我明白自己低看了童书编辑的门槛。图书上市前,又要做文案、定营销计划、准备各种落地推广……那一段时间是怎么熬过来的,个中艰辛难以向外人道。

好在辛苦总有回报。图书上市后,市场给了我最热烈的回应:首印一扫而空,“618”日销破3000册,最终销量突破10万册、30万册(截至目前该书销量已近50万册)……捷报频传的日子里,我每天上班都洋溢着一种难以压抑的狂喜。初出茅庐便有响当当的代表作,做出了拿得出手的畅销书,我曾一度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是做童书的“奇才”。

迷失:征服市场的梦想撞上残酷现实

现实很快重重地给了我一记耳光。

在上一本书畅销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再没能复制那样的辉煌。我被“畅销”二字绑架了,寻找选题时眼里只有数据和市场热点,挖空心思琢磨什么样的概念能让家长痛快掏钱。我追逐过热门动画IP,开发过各种“速食”型的故事书、识字卡。封面越来越花哨,营销语越来越夸张。这其中固然有短时间迅速成为“爆款”的产品,但也只是昙花一现,便泯然于极度饱和的市场中。记得做过一套动画片衍生故事书,为了赶在热度期内上市,一个月就完成了从排版到印刷的全流程。书上市后确实短暂冲上过新书榜,但三个月后就再也没加印过。看着仓库里剩下的库存,那种挫败感难以言喻。

还有更多的书,如石沉大海,连一点涟漪都未曾激起。

最初的壮志豪情消磨殆尽,我想,其实我也只是在童书行业麻木赶工的庸庸碌碌之辈,背上扛着沉重的KPI,前方是一眼就能望到终点的职业生涯。

2018~2021年,我迁居、结婚、连续生子,生活重心不可避免地转向家庭,日常逐渐被柴米油盐填满,“编辑”这个曾经承载理想的职业,渐渐变成了谋生手段,那种为了一句话、一张图较劲的劲头,似乎被生活磨平了。

回归:遇见孩子,遇见本心

真正的转变,并非来自职场,却恰恰来自柴米油盐的生活。

孩子大一点后,像所有家长一样,我开始为孩子读绘本、讲故事,为孩子精心挑选一本又一本适合他们的童书。我拥有了童书编辑和妈妈双重身份,我是做书的人,也是买书的人。

这种经历真的很奇妙。买书的时候,总会不自觉地用编辑的严苛眼光去挑内容:这本书逻辑不好,那本书画风不佳;做书的时候,又常常带入家长的视角:如果是我的孩子,他会不会喜欢这样的内容?文字难度又是否匹配?这正应和了查理·芒格的那句话:“你交付给别人的产品,应该是你站在对方角度也想购买的产品。”而我的领导在我刚入职时也曾说过类似的话:“做一本书,先想想孩子喜不喜欢,想想你是家长的话,愿不愿意给他买。”多年以后,这句话像一颗子弹正中我的眉心。

在为孩子选书和为孩子做书的过程中,我逐渐领悟:孩子对书的热爱,发自最本真的好奇心与情感共鸣,而非成人世界赋予的“意义”或“品牌”。

那时候,我们部门正和“狐狸家”进行合作,其中一个项目吸引了我。直觉告诉我它不会是日益功利的童书市场中家长喜欢的类型,但仅仅看到样稿时,其中童真的画面和充满想象力的内容就吸引了我。部门分配任务,我把这个没人看好的项目接了过来。

完整的初稿很快交到我手中,我做的第一件事是打印出来,带回家读给“哥哥”听。64页的故事,第一晚他听了两遍,第二天不依不饶地还要我讲。连着讲了三天,到第四天,故事讲到一半——才会走路的弟弟也蹒跚而来,一屁股坐在我怀里。

我知道,这是我想要做的书了。

一本好书的打磨总是艰难而繁琐的。反复修改文本漏洞、插画几易其稿,都是再普遍不过的事。


《年兽国》中间拉页,改了不下10稿,才成了如今最终的样子

然后,这本《年兽国》终于走向了市场。

现实绝非童话,低迷困顿后一飞冲天的“爽文”情节自然并没有发生。这本书在日益萎缩的童书市场卖得不算太差——有几万册的销量,但也绝对比不上那些榜上有名的大爆款,即使是在狐狸家的自有产品中,也是极不出挑的——像极了过去大户人家中最不起眼的那个“老实孩子”。

但初见选题时的惊艳、为孩子读故事时的触动、打磨内容时的沉浸,以及成书交付到手中时的踏实,都是此前不曾有过的。

更让我动容的是,这本在市场上算不上成功的童书,却得到了不少孩子们的认可。幼儿园图书分享日,我家哥哥拿去分享的正是这本书。“小朋友们都喜欢!”这是哥哥带回来的反馈。短短的一句话,比开卷上的数字更能令人欣喜。

我开始知道自己想要走一条什么样的路了。我渐渐做了让孩子爱不释手的《小小科学探索家》;做了获得“桂冠童书”的《不要和那只猫讲哲学》;与DK公司的合作还在延续,陆续出版了《DK汽车百科全书》等长销书。这些书都算不得超级畅销书,却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站稳了脚跟,一本一本地、踏踏实实地累积出了销量。

我儿子喜欢拿着我做的书四处分享。“这本书是我妈妈做的”,在他那里成了一件骄傲到可以炫耀的事情,而在我,这句话是一种无上的荣耀。

再见:做爆款,也要做孩子喜欢的爆款

2025年年初,我临危受命,接下了开发《那年那兔那些事儿漫画故事书》的任务。“是块难啃的硬骨头啊——但也是肉骨头,看你了。”领导的一句话,我恍惚回到了10年前初次接手那400页厚厚书稿的时光。

10年的时光足以让一个人变得沉稳。“把书做得让孩子读得懂又喜欢”的目标,取代了“我要做畅销书”的豪言壮志。然而10年的时光也足以颠覆一个行业的市场状况,如今的童书市场,抢开发、抢话题、压成本、压工期,编辑做书的初心,似乎总是与市场的需求发生冲突。

那段时间,我和我的美编“搭子”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最大的挑战来自素材转化——原动画是给成年人和青少年看的,而我们要做成适合儿童的漫画版本。除了克服素材有限带来的组稿排版的难度,还要和多方面进行斡旋:审读要求图书不可调侃,我们却要想办法保住“那兔”动画原汁原味的幽默;发行要求尽快上市,我们却务求保证图书内容合格、抓帧插画清晰,还要符合孩子的阅读习惯;渠道要求尽可能压缩成本,我们却多方争取印制工艺,保证印刷质量……


“抓帧图片太暗,我需要美编配合一张张调图,不能为了上市赶时间!”


“故事情节偏成人化,得想办法讲得再简单易懂一点儿!”


“封面要重画!现有素材无法支撑封面情节,太单薄了!”


“用纸、用纸、用纸!没有好纸,怎么还原漫画颜色?!”


“换厂!重新打样!”





“那兔”的项目组群里每天能刷出上百条消息,都是关于版式、封面、工艺……无休止的争论

同屋的编辑们都调侃我们:每天两眼一睁就是干!

是干活的“干”,也是干架的“干”。无论何方施压,我始终坚持:哪怕要做爆款书,也要基于孩子喜欢的立场。

不记得改了多少遍版式内容,熬了多少个无休的周末,经历了多少次争吵,这套书,终于“吵”了出来。

上市不到两个月,图书销售将近10万套。

才结束不久的地坛书市上,有家长专门带着孩子到我们的摊位来找“那兔”……


图书上市一个月时,“那兔”登上了抖音故事书爆款榜

时隔10年,再次做成一套爆款书,我的心情自然激动、喜悦。与10年前相比,更多的是深深的感悟:好的童书不仅是市场化的商品,更是时间的种子,我今日倾注的心血与真诚,终将在未来的某个时刻,于孩子心中悄然开花。

前行:前路并不光明,但我要做孩子的点灯人

2025年是出版行业的“寒冬”,所有行业内的人有目共睹。市场低迷,“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日益凸显,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能感受到市场的压力和生存的艰难。

和一位前辈谈及此事时,前辈只说:“但这世界上总会有孩子。孩子,总要读书的。”

是啊,孩子总要读书的,而他们能读到什么书,不正是取决于我们此刻在做什么样的书吗?我仍然愿意坚守自己的“执迷不悟”,坚守自己的本心,做孩子的点灯人。用好的童书,照亮他们脚下的一小段路。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2024年全国出版从业人员收入调查开启!

去年你挣了多少钱?

欢迎扫码参与不记名问卷调查!

分享、在看与点赞,商务君至少要拥有一个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金正恩指示:朝鲜国狗的血统也一定要纯正!

金正恩指示:朝鲜国狗的血统也一定要纯正!

IN朝鲜
2025-11-03 14:07:25
东契奇29+11+10湖人灭热火3连胜,里夫斯26+11哈克斯31+8

东契奇29+11+10湖人灭热火3连胜,里夫斯26+11哈克斯31+8

湖人崛起
2025-11-03 13:04:26
跟雷军发财了,小米大批高管杀入富豪榜

跟雷军发财了,小米大批高管杀入富豪榜

新行情
2025-11-03 14:51:28
乌军投降了,红军城大鱼落网,俄凌晨击落6架敌机,基辅封锁消息

乌军投降了,红军城大鱼落网,俄凌晨击落6架敌机,基辅封锁消息

影孖看世界
2025-11-02 23:36:09
伊朗披露哈马斯前领导人哈尼亚遇刺细节:一枚导弹“击穿窗户”,他当时正在打电话

伊朗披露哈马斯前领导人哈尼亚遇刺细节:一枚导弹“击穿窗户”,他当时正在打电话

环球网资讯
2025-11-03 19:44:58
投资遭“强行接管”:民企的县城之殇

投资遭“强行接管”:民企的县城之殇

三人成虎V5
2025-10-31 11:51:58
特朗普发现一个世纪漏洞,只要不招惹中国,那就没一个能打的

特朗普发现一个世纪漏洞,只要不招惹中国,那就没一个能打的

议纪史
2025-11-02 18:15:03
社会因为缺钱,已出现这4个明显的变化,你有没有注意到?

社会因为缺钱,已出现这4个明显的变化,你有没有注意到?

猫叔东山再起
2025-11-03 09:40:03
知名品牌突发:将关闭全部门店

知名品牌突发:将关闭全部门店

鲁中晨报
2025-11-03 07:11:03
震撼,上海交大要招5000个博士

震撼,上海交大要招5000个博士

阿亮评论
2025-11-03 15:50:54
中国出海三强再出王牌:OPPO新机欧洲定高价直插全球高端市场核心

中国出海三强再出王牌:OPPO新机欧洲定高价直插全球高端市场核心

锌财经
2025-10-29 15:22:43
郑丽文副手访陆,获大陆高层接见,宋涛当面提出,共促国家统一

郑丽文副手访陆,获大陆高层接见,宋涛当面提出,共促国家统一

通文知史
2025-11-02 18:25:03
迫于压力,上海陪空姐产检的律师主动辞职还退了伙!

迫于压力,上海陪空姐产检的律师主动辞职还退了伙!

恪守原则和底线
2025-11-03 18:15:50
扰民的运动会,还是别开了吧

扰民的运动会,还是别开了吧

青陆
2025-11-03 14:25:30
重庆发展投资公司党委原副书记龚晓莉被开除党籍

重庆发展投资公司党委原副书记龚晓莉被开除党籍

界面新闻
2025-11-03 19:03:37
从张家界赤裸裸搞钱的所长到怀化蛮横扣人的所长,都有湘西遗风

从张家界赤裸裸搞钱的所长到怀化蛮横扣人的所长,都有湘西遗风

细雨中的呼喊
2025-11-03 12:02:05
《亮剑》20年后,两位演员遗憾离世,漂亮的“秀芹”低调嫁人

《亮剑》20年后,两位演员遗憾离世,漂亮的“秀芹”低调嫁人

三楼的猫头鹰
2025-11-02 15:31:48
扎心了!一业主多次下调房价无人购买,于是怒涨100万引发关注…

扎心了!一业主多次下调房价无人购买,于是怒涨100万引发关注…

火山诗话
2025-11-03 16:17:10
上海赘婿带小三产检后续:原配照片曝光,比小三漂亮多了

上海赘婿带小三产检后续:原配照片曝光,比小三漂亮多了

江山挥笔
2025-11-03 14:47:10
历经30年,世界上每台电脑都标配的技术,终于要被抛弃了……

历经30年,世界上每台电脑都标配的技术,终于要被抛弃了……

码农翻身
2025-11-03 08:58:46
2025-11-03 20:39:00
出版商务周报 incentive-icons
出版商务周报
专注报道出版创新
3623文章数 493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90后跨国夫妻,到浙江山居:花20万租20年,值了!

头条要闻

男子夜钓遭枪击 家属:4人当场逃跑 伤者走回家后倒地

头条要闻

男子夜钓遭枪击 家属:4人当场逃跑 伤者走回家后倒地

体育要闻

开拓者官宣召回杨瀚森 队记解析核心原因

娱乐要闻

男导演曝丑闻 蒋欣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财经要闻

最新省市GDP:谁在飙升,谁掉队了?

科技要闻

余承东内部信:鸿蒙下一步要实现上亿覆盖

汽车要闻

超跑同款磁流变减振 深蓝L06包你开得爽

态度原创

艺术
数码
本地
游戏
公开课

艺术要闻

90后跨国夫妻,到浙江山居:花20万租20年,值了!

数码要闻

双十一换卡正当时,技嘉显卡选“雪鹰”颜值,还是“魔鹰”性能?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盘点8款PS5上最棒的Xbox第一方游戏:你玩过哪些?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