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2万不敢吃麻辣烫,月薪5万才敢看一眼麻辣香锅。说起以前的麻辣香锅,那可是妥妥的良心货,靠着比火锅省事、比麻辣烫省钱的核心优势,麻辣香锅不仅很快就吸引了一批老饕成了死忠粉,还引得海底捞、川湘园等一众大佬纷纷下场,就连隔壁的杨国福和吉阿婆米线都玩起了转型,誓要重新打出一片天。
但在近两年,麻辣香锅却风评急转,不仅门店增速放缓,还因“点菜时像吃自助,结账时像被打劫”的离谱操作,频繁被抬上热搜,丢进了路人缘。那么问题来了,麻辣香锅到底是怎么火起来的?现在又为啥没人吃了呢?
为啥说去吃麻辣香锅像是在豪赌?我们先来看看它的价格到底能有多离谱。这是一份C类的蔬菜,定价3.59元;这是一份B类的丸子和香肠,定价5.59块;而这是一份A类的菜品,主要就是一些肉类,定价7.59块。猛然一看,大家是不是觉得这个价格还挺良心的?
但只要你敢多拿2块,价格轻轻松松就能冲上几十、上百块。一问才知道,原来所谓的定价不是按斤算,而是按两。价格栏上的数字看着很亲民,但是换算下来,荤菜的价格将近70块1斤,素菜更是达到了35块1斤,在旁边的小馆子里都能炒两盘菜了。
那既然价格这么贵,麻辣香锅又是怎么火起来的呢?首先就是它的口味优势。对于很多国人来说,在酸甜苦辣咸五种口味里面,吃苦最不行,吃辣嘴最硬。据美团餐饮报告显示,在各种味道里面,辣味和鲜味是最受当下年轻人欢迎的口感,有52%的消费者更偏爱辣味。
吃辣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而且还越吃越辣,而辣正是麻辣香锅的拿手好戏。靠着辣椒与花椒的双重碰撞,麻辣香锅不仅吃起来痛快,还能让食客快速释放内啡肽,带来类似吗啡的愉悦感,让食客大脑形成误判,陷入越痛越快乐的成瘾循环。
其次是食客在消费时对自由搭配的掌控感。跟隔壁的曹氏鸭脖、火锅比起来,麻辣香锅简直是饮食界的老好人,辣度随你调——微辣、中辣、重口味、魔鬼辣,怎么辣就怎么来,而且不会像火锅那样越煮越辣,吃着吃着就被辣到怀疑人生。食材更是任你挑,蔬菜、肉类、豆制品,能炒的全往锅里扔,啥口味都能搞定,南方北方都不挑食。一句话总结:别的饭店,你是顾客;在香锅店,你是主厨,食材你选,辣度你定,连锅气都能给你现炒到位。
最后是隔壁预制菜的衬托。随着这两年预制菜的风波越掀越多,动静越滚越大,尤其是当一些商家把预制菜当成现炒菜的价格来卖之后,消费者对于预制菜的抵触也越来越强烈。当消费者看见保质期两年的西兰花、18个月的羊腿和提前腌制好的烤鱼,再也不愿傻乎乎地掏钱,而是开始找起了替代店。
自带锅气属性的麻辣香锅正是抓住了这一波流量,成功走红,不仅口碑越做越硬,热度也是居高不下。在小红书上,关于麻辣香锅的种草笔记多达60万篇;抖音上,相关曝光量更是高达80多亿次。而且从2012年的新增店铺数量881家,到2019年的新增店铺数量4500家,麻辣香锅一直保持着一种打鸡血般的增长态势。
即使是在疫情冲击下的2020年到2023年,麻辣香锅发展势头都依然强劲,平均每年新增都有约3000家门店。据华晶产业研究院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现存麻辣香锅店铺已经超过了3万家,其中不乏一些如杨国福、吉阿婆米线、小谷姐姐等一众从其他赛道转移过来的玩家。
但随着聚集在这个赛道的玩家越来越多,麻辣香锅们开始发现日子其实也并没有那么好过。以前以为入局就能赚钱,但等自己两只脚都踏进来,才发现,不仅吃的人变少了,吃过之后的反馈区更是骂声一片。那同样是那锅香锅,为啥吃的人却变少了呢?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就是我们上面提到的价格陷阱。以前的香锅炒的是菜,现在的香锅炒的却是价格表。以前点香锅最大的困扰是不知道选什么菜,最后只能花20多,全都尝一遍;现在点香锅最大的考验却是算账,随便拿了几片土豆、几根毛肚,结账就能要几十、上百块,不知道的,还以为选了几根金条。那既然这么贵,为啥还有人会买呢?
这其中的门道就是因为商家玩起了50克定价,写在标签上的价格看起来便宜,其实折算下来一斤上百。以前是没钱吃不起麻辣香锅,现在是没钱吃不起麻辣香锅。关键是这年头,香菜川菜也才人均六七十,还能吃三菜一汤,你麻辣香锅靠着几块冻肥牛和一堆油麦菜,就敢卖到人均100+,这哪还是吃饭,简直是对智商和钱包的双重挑战。而让人觉得好笑的是,商家的小聪明却并没有让自己赚到快钱,而是把自己拖进了“越贵越没人吃,越没人吃越贵”的死亡螺旋。
其次是食材和味道的下降。以前吃香锅讲究个锅气现炒、麻辣殆尽,现在一口下去,辣油是辣油,菜是冻菜。为了省成本,有些商家不仅把冷冻肉当鲜肉卖,就连调料都拿便宜货顶,最后做出来的味道自然也是一言难尽,辣得辣不出尊严,麻得麻不到心坎。除了那口锅没变,其他哪还有以前那个让人口水直流的麻辣香锅的影子。而且最让人绷不住的是,麻辣香锅的“香”是假的,但“价”却是真的,就这性价比,估计就连曾经被香锅自己踩在脚下的预制菜都比不上。
最后是同行的竞争。当麻辣香锅们还在死亡螺旋里旋转的时候,那些曾被它用低价冲击的竞品们正在组团用价格回旋镖实现反扑。冒菜、麻辣烫靠着人均30的热辣重新滚烫,火锅更是用小火锅品类直接开启了9.9元+时代。据红参产业研究院调查显示,随着消费下行,在过去一年,火锅人均消费大多都在60至65块左右。那是花60多去好好地吃一顿火锅,还是花同样的钱去香锅那里踩价格炸弹,相信只要没有把柄在香锅手上,每一个消费者都知道该怎么选。
作为川渝地区老百姓的家常菜,其实麻辣香锅本就不应该与“高端”和“贵”搭边,而应该是在路边小店和居家的平民爆款美食。但现在,一些商家却愣是用自己以为的那点小聪明给麻辣香锅加上了“刺客”的标签。短时间看,商家可能会因此多赚个几十块钱,但从长远来看,这就是杀鸡取卵,而等所有的鸡都被宰完了,宰鸡的这把刀自然而然也会摆在这些“大聪明”们的面前。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