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品种多,花色花型丰富,虽然颇具观赏性,但因太常见,很多人都忽略了它的“美貌”,将其制作野花野草。
![]()
然而,即使如此,安徽一户人家,却仍旧因“1棵月季开成花海,太壮观”,引来了无数路人的窥视,在图片分享到网上后,引得无数网友围观,纷纷点赞留言。
![]()
--我的神呐,你简直是个天才!
--太美了!怎么才能让月季长个子爬高?
![]()
--这是养了几年,我期待的“满园花开”大概就是这样的!谁羡慕了我不说!
![]()
--养得太好了,我咋养都不行,已经改种风车茉莉和绣球了……
--请教施肥频率。
![]()
--你带给我了希望!!谢谢!
--买了买了~,牙签苗,明天去菜地地栽。
![]()
--请问您种的"龙沙宝石"日照多久?我现在把它种到了朝东的墙面,在想要不要移栽到朝南面,朝南会不会更能促进开花?
![]()
--我的粉龙今年第3年就长一丢丢,上个月又修了一下,感觉又萧条不少。
![]()
--好心动,我也要种。。。
--种植一般该注意什么?有没有什么催花诀窍?求出一份教程,真的很需要。
![]()
类似的留言还有很多,就不多说了,就详细地说说“1棵月季开成花海”的月季到底是何方神圣,又该如何养护。
![]()
一、月季的品种和特点
这种月季学名:龙沙宝石,为藤本月季。
![]()
颜值抗打、花量大、有种淡淡的花香味、适应能力(抗寒性/抗热性/抗虫害)强,是制作拱门、花柱、花墙的首选。
![]()
不过也存在花期短、复花性差的缺点。
二、这种月季的养护要点
环境适宜,龙沙宝石生长速度才快,才可以快速的从“牙签苗”窜成花海。
![]()
所以大家如果想要尽早赏花和拥有一片花海,一定要注意日常管理,尽量参照下面这些要求,为其打造一个最适合生长和开花的环境。
![]()
1、土壤方面
龙沙宝石和其他的月季一样,都需要生长在疏松、透气、肥沃的弱酸性土壤中。
![]()
建议,地栽的话,提前往土里添加一些发酵成熟的枯树叶、河沙等,改变土壤的酸碱度,增强排水透气性。
![]()
如果非要盆栽,就将园区土、腐叶土、砻糠灰按5:3:2的比例混合,再混入少量的河沙珍珠岩等作为基质。
![]()
2、光照方面
光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唯一媒介。
植物光合作用不仅可以合成叶绿素,让叶片更加翠绿有光泽,也可以合成养分,促进开花,为开花打下坚实的基础。
![]()
所以不管是盆栽还是地栽,就要将其放在光照充沛的地方,尤其是进入花期后,每天至少要给予4小时的日照。
![]()
但也需要注意:盛夏时节,气温超过35度,强烈的直射光可能会灼伤花叶,这个时候需要适当的遮阴;而冬季自然环境温度低、光照弱,则需要尽量多晒太阳。
![]()
3、浇水方面
微微湿润的土壤环境比较有利于月季枝叶的生长,而且夏季往叶子上喷水还可以提高空气的湿度,达到降温消暑的目的。
![]()
因而,在生长旺季给土壤浇水要遵循“见干见湿”的原则,在土壤表面干燥时立马浇水,尽量避免积水烂根。
![]()
在进入花期之后,则要等到叶子发蔫再浇水,以免浇水过多导致花苞提前凋谢。
![]()
4、施肥方面
龙沙宝石需要生长在肥沃的土壤环境中,需要源源不断的从土壤中获取养分,才能尽量的多开花,延长花期。
![]()
为此,建议大家,生长旺季间隔半个月往土壤里埋一些腐熟的有机肥或复合肥,加强土壤的肥力,花期改施磷钾肥,10天一次稀薄的水溶肥,促进花芽分化。
![]()
在入冬前往土壤里埋一些动物的粪便和内脏,加强土壤的肥力,之后等到来年春暖花开后再施肥。
![]()
5、修剪和牵引
15-35度之间,月季处于生长状态;环境温度高于35度,植株就会休眠,缓慢生长;温度低于15度,则会逐渐的停止生长,出现大面积的黄叶落叶。
![]()
所以为了减少不必要的营养消耗,在冬季枝叶大面积枯萎之后就要剪掉弱枝、病枝、枯枝,保留健壮的主枝和少许侧枝。
![]()
在平时,时不时的摘心打顶,促进侧枝的生长,加强通风和采光。在花谢后及时的剪掉残花,促进二次开花。
![]()
同时利用铁丝、绳子等牵引枝条,提升整体的观赏性以及让枝叶之间有足够的空间,方便开花和采光、通风。
![]()
关于月季今天就说到这里,大家若有不同的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部分参考图片来源自网络,未查明出处,如有问题,请私信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