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金寨县油坊店乡,响洪甸水库上游的群山间,这里云雾缭绕,缠绕着层层叠叠的茶园。青绿的茶树顺着山势铺展,与澄澈的河水、黛色的山峦相映成趣,宛如仙境。金寨县大别山香源茶叶有限公司便坐落于此,凭借着得天独厚的产地优势,孕育出品质超凡的茶叶。
 ![]()
“公司做茶叶几十年,核心始终是黄大茶和绿茶两大品类。去年总产量4500吨,其中黄大茶1500吨、绿茶3000吨,产能稳得住,品质才能有保障,外贸之路才能走得远。” 公司负责人巩春照一谈起自家产品,言语间满是自信。
 ![]()
![]()
这份自信,不仅源于扎实的产能,更来自亮眼的市场成绩。巩春照介绍,去年公司外贸销售额稳定在100万美元,内销突破了一亿元,实现内外销双丰收。在国际市场上,来自六安的茶香已经飘香欧洲、非洲多个国家,“西班牙、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等多国都有稳定的客户!”巩春照表示。
比起六安瓜片、黄山毛峰等历史名优茶,来自大别山区的黄大茶在徽茶中相对“小众”。但能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离不开产品的独特魅力。香源茶叶的黄大茶,选用大别山一芽多叶为原料,经过焖黄、干燥等传统工艺制作,茶性温和,冲泡后还带着独特的锅巴香。为了让这一特色产品品质更稳定,公司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还与安徽农业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创新推出“三闷三烘”生产工艺。“这工艺一出来,黄大茶的香气更浓、口感更醇,品质稳定性也大大提升,国外客户的反馈特别好。” 巩春照补充道。
 ![]()
 ![]()
 ![]()
 ![]()
品质的保障,更要从源头抓起。巩春照提到,当地政府长期在茶园推行绿色防控和生物防控,从源头上减少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为茶叶品质筑牢第一道防线。而公司采用的“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更是让周边乡镇的茶园成为稳定的原料基地,覆盖万户以上农户。“原料好,成品才能好,这是我们的底气。”
 ![]()
 ![]()
眼下,金寨县大别山香源茶叶有限公司正紧锣密鼓筹备即将到来的重要展会——由安徽省商务厅和六安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25年外贸优品中华行(六安站)暨六安市羽毛绒制品展销活动”,该活动将于10月24日—26日在居然之家六安锦成店盛大举行。“这次展会,我们重点带黄大茶这款特色产品,政府还会发放消费券,消费者购买茶叶能享受不小的优惠。我们不仅想让更多国内消费者知道黄大茶,更希望通过展会对接更多国际采购商,把大别山的好茶推到更广阔的全球市场。” 巩春照说。
![]()
 ![]()
 
谈及未来,巩春照有着清晰的规划:“接下来还是要‘两条腿走路’,外销上继续推广特色产品,拓展更多海外市场;内销方面加强宣传,稳住传统市场的同时,在新茶饮领域下功夫,做好品质标准化把控。不管是内销还是外贸,只要把品质做扎实、把客户需求摸透,咱大别山的茶香,就能飘得更远、更久。”
来源:六安新周报融媒体记者 汤格 张孟舒
编辑/刘婉儿 监制/兰天 终审/孙峰 朱天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