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六点半,天刚亮,街上全是电动车,载着孩子去上学,孩子靠在大人背上,眼睛还闭着,书包压得肩膀歪着,大人一手握车把,一脚踩油门,生怕迟了一分钟,这事儿不是个别,全国都这样,双减喊了四年,作业是少了,可家里的压力一点没轻。
![]()
教育部说要减负,要五育并举,可家长每年花在孩子身上的钱,占收入三成以上,买练习册,请家教,报特长班,这些早不是额外开销,成了必须花的钱,孩子熬夜写题,家长陪到凌晨,结果被人说管太多,太焦虑,责任全推给家长,没人问学校为啥不兜底。
![]()
高考语文题越来越偏,不考课本里的,专挑冷门古文,学校没辙,只能让学生一遍遍刷题,家长只好自己上阵,重点中学抢尖子生,普通家庭不敢松劲,媒体总说再穷不能穷教育,听着像鼓励,实际是催你掏钱,新东方、好未来年年赚得不少。
![]()
日本减了考试,德国学校放学后还管孩子到晚上,咱们呢,老师不够,课时一样多,家校合作说起来好听,实际没人真干,舆论倒怪家长不讲理,制度没给踏实感,还叫人别着急,这事儿说得通吗?
2025年9月教育部发了通知,说不能乱收费,可很多学校还是打着“自愿”的名头卖思维训练包,小红书上“陪读日记”播放量四十七亿,七成是妈妈拍的,不是家长太娇惯,是育儿压得人喘不过气,孩子累,家长更累,到底该谁来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