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0月18日(周六),巴勒斯坦驻埃及大使馆宣布,加沙与埃及间的拉法口岸将于10月20 日(周一)重启,但仅对返回加沙的人员开放,出境通道仍保持关闭。
作为战前唯一不受以色列控制的对外通道,拉法口岸自2025年5月以军接管加沙一侧后便彻底关闭,其全面开放对加沙200万民众而言意义重大,能为急需医疗救治的患者打开生命通道,也能让民众与埃及境内的数万巴勒斯坦亲属重建联系。
![]()
![]()
但在使馆消息发布仅数分钟,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办公室便发布紧急声明,明确表示口岸在另行通知前不会重启,并强硬提出前提条件:哈马斯必须全面履行交还所有人质遗体的义务。
以色列外交部此前曾于周四(10月16日)释放积极信号,称口岸有望在周日(10月19日)恢复运营,被外界解读为停火进程的重要突破。
伤亡数字持续攀升
据美联社、路透社证实,停火进入第二周后,加沙废墟中的遗体搜寻工作仍在紧张进行。加沙卫生部周六(10月18日)通报显示,新增发现的遇难者遗体已使当地死亡人数突破6.8万,红十字会证实仍有数千人下落不明。
![]()
加沙卫生部虽未区分平民与战斗人员伤亡,但详尽的统计记录获联合国机构及独立专家认可,以色列方面虽多次质疑数据真实性,却始终未公布己方统计的伤亡情况。
这场持续两年战乱的导火索,是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武装对以色列南部的突袭,造成约1200名以色列人死亡(多数为平民),251人被劫持。
如今人质遗体交接,成为检验停火协议的关键标尺。
周六(10月18日),以色列确认哈马斯前一日(10月17日)移交的第10名人质遗体为76岁的埃利亚胡·马加利特,他在突袭中从尼尔奥兹集体农庄被掳走,遗体最终在汗尤尼斯的坑穴中被发掘。作为对等举措,以色列周六向加沙交还15具巴勒斯坦人遗体,累计交还数量已达135具。
![]()
美国总统特朗普本周已发出强硬警告,若哈马斯未能悉数交还人质遗体,将支持以色列重启战事。
哈马斯周五(10月17日)辩解称,因战场废墟遍布未爆弹药,且部分遗体所在区域由以军控制,搜寻工作受阻,同时承诺将坚守停火协议。
以色列支持人质家属的“人质论坛”则宣布,将持续举行每周集会,直至所有遇难者遗体被送回。
停火违约指控升级
停火期间,零星冲突仍不断发生。哈马斯周六(10月18日)再次指控以色列违反停火协议,称以军在停火后造成至少38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强调“内塔尼亚胡违背了向调解人和担保方作出的承诺”。
![]()
目前以色列方面尚未回应这一说法,其军队仍控制着加沙半数区域。以方仅表示,周五(10月17日)在加沙城东部击毁一辆“可疑车辆”,因其无视警告、强行闯入军事禁区,构成直接威胁,开火行动符合停火协议规定。
事件导致9名平民死亡,包括妇女与儿童,加沙民防部门对此表示强烈抗议。
哈马斯还呼吁调停方加大援助力度,推动拉法口岸全面开放,并启动灾后重建工作。
联合国数据显示,停火以来仅有339辆援助卡车完成卸载分发,远低于协议规定的每日600辆标准。
![]()
负责监督加沙援助的以色列国防机构COGAT周六(10月18日)透露,周三和周四分别有716辆、950辆卡车入境,其中包含商用车辆和双边援助物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