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53年之后明白了,当年苏联挖穿地球,为什么挖到12262米就停了

0
分享至

科拉的井口:苏联把一根针扎进地球的那二十年



20世纪70年代时,苏联曾经开启过一个疯狂的计划,那就是科拉超深钻探计划。

单看这个名字,人们可能体会不到它的疯狂,但换句话说,所有人都会惊呼:“苏联人到底想干什么?”



其实用四个字就可以简单的概括这个计划,那就是:“挖穿地球!”

苏联人为什么要进行这个计划?他们最后成功了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看看苏联人当初是怎么做的,以及53年后人们又给出了怎样的解释吧!



战争的硝烟还没完全散干,世界就进入了另一种对峙。欧洲老牌强国元气未复,两头新狮——苏联和美国——对视着彼此,谁也不肯先眨眼。拳头暂时收起,但心里的较劲只会更猛:不引火烧世界,也要在各种赛道上拼个你死我活。

最先热起来的是科技。一个国家到底厉害不厉害,除了军舰导弹,说到底还是看脑子里那点东西。那时我们常说,人类的野心不外乎两件事:不是飞向云端,就是在脚下打洞。苏联在“向上”这条路上先亮了牌——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位进入太空的人,都让他们赢得满堂彩,连美国人都在办公室里攥着茶杯发呆:怎么办?



美国的路数一向是把筹码分开摆。你要在天上飞?好,我也不落下。你要往地下去?那我也走一趟。做决定的人很清楚,不能把预算一股脑砸在一个赌桌上,于是“上天”和“入地”两手抓。入地这件事,要从海里下手——海底的地壳更薄,理论上更好挖。计划开得挺漂亮,但工程就是工程,到了三千米左右,数字表格上的“花销”像滚雪球,科学家们的眉毛比海风还竖。

有意思的是,美国不只是挖,还很会“放风”。消息传出去:我们要在深钻上拿第一,往更深处走,越深越好。苏联这边一听,脸色立刻紧起来——这是真准备往地心打洞?会议室灯亮了一宿,决议下达得飞快:组织队伍,调设备,选点——科拉半岛,挨着挪威边界,一处寒风不停的地方。



几个月后,一座几乎从地图上被掀起来的新城冒出来了。名字叫扎波利亚尔内,听上去就冷。外界看到的是密密麻麻的建筑和塔吊,内部其实更复杂:车队一拨接一拨地把各种仪器运过来,工程人员和科研人员混在一起,白天开会,夜里画图。有人说,被调去的人里不少是拿着最先进的装备和密令来的。为了让这些人安心,待遇铺得很到位——房子给到莫斯科的一套公寓,工资按教授那档走,饼干、奶粉、机票都能批。你说这事容易吗?当然不。

真正开钻的那一天,空地上的机器像钢铁怪兽,声音震得人胸口发麻。第一阶段的目标很朴素:先下到1500米看看。工程部长来过几次,穿着厚外套,站在井口边往下望,望不到底——只听到轰鸣。很快就遇到第一批麻烦:下得越深,温度越狠。到了一千五百米附近,钎头的温度就飚到了大约一百度。金属在高温下不像故事里那么坚不可摧,它会软,会变形,甚至会“哭”。钻头磨损得吓人,换一支又坏一支。



这时候,苏联人的手艺活儿上来了。他们不是简单换材料,而是想法子给钻头“降火”。新的设计用了耐高温的合金,把冷却系统直接做到钻具里——外面冻得刺骨,井下却像蒸箱,工程师们老是开玩笑,说这是冰火两重天的活。技术迭代一轮又一轮,总算能继续往下。

丰收也不只在黄金上,先是科学层面的惊喜:在地壳深处发现了意想不到的氢的存在形态与沉积。这不是能立刻变现的“现金流”,却是能让专家圈眼睛一亮的发现,会议纪要里写了好几页,外界也开始把目光投到科拉半岛:苏联人又在看不见的地方动真格了。



另一头,美国宣布把自己的深钻暂时按下。到了四千七百米,他们发布消息:项目阶段性收尾。表面看是认输,内里到底多少是真心,谁也没法掀开他们的账本。但这一下,苏联成了这个赛道上的“头牌”。按理说,赢了就收手,留口气。可钻到这份上,好像谁都不愿意停——尤其当你隐约觉得下面可能有更大的东西。

真正让团队心里猛地一紧的是九千五百米附近。那时候井下带上来的样本,化验结果摆在桌上,大家不说话,盯着数字:每吨土里的金含量能到八十克。这个数字在金矿的世界里不算寻常货色。苏联是产金大国,懂行的人更容易被这组数据勾着心——若真有这么丰富,那是不是意味着,继续下去,国家账本会有一条不一样的曲线?会议室里有人敲笔,有人咳嗽,有人轻声说了句:再干几年吧。



可竞赛不是只看一口井。时间线上,美国把戏剧性的一幕演足了——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电视里播放的是另一种征服。而科拉这边,钱、设备、人的注意力,都在地底。两条路同时走,必有人会喘不过气。苏联选择了把重资源押在这个洞口,多少有点固执,也带着那个时代特有的倔强。

日子一天天过去,外部世界也在变。1991年,苏联解体,很多人那天在单位门口发了很久呆。项目没有立刻停下来,惯性还在。从前几年堆下的材料和流程让井口保持着秩序,但财务上的空洞越来越大。到了1994年,俄罗斯终于对外宣布:科拉超深井的钻探工作暂停。原因写得很简单——经费不足。坊间立刻有另一个版本流传,像鬼故事:说工人们在一万米左右听到地底传来尖叫,夜里有人做噩梦,喊着见到地狱。你要问我信不信,我更倾向于物理解释,像风传过狭长通道、金属与岩石磨出奇怪的频率,合在一起,人的耳朵就会把它“翻译”成人类的叫声。恐惧从来长在人的心里,深井不过是一个好舞台。



停钻不等于关门。研究员们抱着盒子和样本,继续分析、写报告、吵架、喝茶。这个项目的“尾声”一直拖到了2006年,资金彻底见底才算真正谢幕。最后的数字很干脆:井筒垂直下去一万二千二百六十二米,差不多十二公里。有人把它叫“世界最深的洞之一”,也有人更诗意——说这是一根刺,插进地球皮肤,却没伤到骨头。

把视野拉大一点。地球要是个苹果,我们脚下的地壳,就是最外面那层皮。厚薄不一,陆地能有三十来公里,海底薄得多。皮下面是又厚又热的地幔,再往里是地核,温度和压力都让人类的设备发怵。你会发现,十二公里在地球的尺度里,实在不算什么,连果皮都没捅穿。可也别轻看这十二公里——在这个深度,人类站在了材料、机械、热管理和地质认识的边界上,往下每一米,都是与自然的对话。



科拉的故事不是输赢的报告,它更像一段人心的记录。它记录了那一代人对“极限”的迷恋,也记录了技术与资源如何拉扯一个国家的选择。有时候我会想,如果没有金样本那组八十的数字,停在四千七百米的时候,他们会不会笑笑就走;或者反过来,如果再给他们三十年、再给他们一次稳定的预算,会不会把这根针再往下推一千米?答案都留在空白处。

到今天,人们仍在画地球的剖面图、在海上打更聪明的井、在地震数据里找“影子”。科拉那口井已是冷硬的纪念物,风从草地吹过,塔架上的铁锈像老兵的勋章。那段时间让我们知道,技术不是魔法,它有边界;人也有边界。面向自然,最好留点敬畏——既不把自己看小,也不把自己看成神。至于“挖穿地球”这个四个字,像一句少年时的豪言,热烈过,莽撞过,最后静静躺在历史一页里。你读到这里,或许会笑:人类总是这样,既想仰望星空,又忍不住低头挖井。哪一个更重要?也许要看你站在什么风里。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鉴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别再可怜李咏了!离世7年后医生揭秘离世真相,难怪选择葬身美国

别再可怜李咏了!离世7年后医生揭秘离世真相,难怪选择葬身美国

喜欢历史的阿繁
2025-11-08 15:09:21
《纽约时报》:BBC的堕落,是西方媒体在政治极化中迷失了方向

《纽约时报》:BBC的堕落,是西方媒体在政治极化中迷失了方向

远方的狮
2025-11-12 23:22:51
当年“五星红旗”仅得5票,而三号作品得了342票,为何选了前者

当年“五星红旗”仅得5票,而三号作品得了342票,为何选了前者

浩渺青史
2025-11-12 18:34:03
乒乓球全运会四强赛激烈对决,林诗栋险胜王楚钦晋级

乒乓球全运会四强赛激烈对决,林诗栋险胜王楚钦晋级

阿芑历史
2025-11-13 12:13:00
我年终奖8千,其他同事8万,老板要我跟我续签20年合同,我笑了

我年终奖8千,其他同事8万,老板要我跟我续签20年合同,我笑了

张道陵秘话
2025-11-08 16:32:14
俄方没想到:冻结俄几千亿的西方,连中方船只都不敢上,乖乖放行

俄方没想到:冻结俄几千亿的西方,连中方船只都不敢上,乖乖放行

历史求知所
2025-11-12 11:50:03
涉赌诈头目佘智江(湖南出生,后获柬埔寨国籍)被引渡回中国,涉案资金超2.7万亿元,曾参与投资开发KK园区

涉赌诈头目佘智江(湖南出生,后获柬埔寨国籍)被引渡回中国,涉案资金超2.7万亿元,曾参与投资开发KK园区

大象新闻
2025-11-12 20:46:22
演都不演了?李连杰、洪金宝变化突出,疑“血液净化”,牵连成龙

演都不演了?李连杰、洪金宝变化突出,疑“血液净化”,牵连成龙

阿笎评论哥
2025-11-11 11:57:29
严重违纪违法并涉嫌受贿犯罪,余德祥被“双开”

严重违纪违法并涉嫌受贿犯罪,余德祥被“双开”

鲁中晨报
2025-11-12 20:19:03
血战波城,俄乌全力以赴打败对方

血战波城,俄乌全力以赴打败对方

史政先锋
2025-11-12 14:52:54
西贝“闭店潮”大反转,贾国龙彻底破防了!

西贝“闭店潮”大反转,贾国龙彻底破防了!

广告创意
2025-11-12 17:01:43
110岁的年纪、80岁的骨龄!杭州最年长老人之一的他,每天必吃鸡蛋羹、维生素,如今还有两大爱好:看电视、聊八卦

110岁的年纪、80岁的骨龄!杭州最年长老人之一的他,每天必吃鸡蛋羹、维生素,如今还有两大爱好:看电视、聊八卦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2025-11-12 15:35:43
55分暴走+历史前三高效!约基奇一战刷爆多项神迹

55分暴走+历史前三高效!约基奇一战刷爆多项神迹

体坛周报
2025-11-13 14:41:11
最新后续!曾医生保留行医资格,又可以在原岗位发光发热

最新后续!曾医生保留行医资格,又可以在原岗位发光发热

魔都姐姐杂谈
2025-11-12 15:18:00
章泽天出席活动讲话时肢体动作不断,引发网友吐槽:讲话水平一般

章泽天出席活动讲话时肢体动作不断,引发网友吐槽:讲话水平一般

鑫鑫说说
2025-11-13 08:57:36
河南女排VS江苏,比赛时间确定,朱婷PK张常宁,谁能拿到小组第一

河南女排VS江苏,比赛时间确定,朱婷PK张常宁,谁能拿到小组第一

体育大学僧
2025-11-13 10:35:47
石破茂卸任后直言:中日若开战,日本百分之百会亡国

石破茂卸任后直言:中日若开战,日本百分之百会亡国

丹徒生
2025-11-12 05:53:54
曾医生日常容颜,没有美颜的样子才是真实的

曾医生日常容颜,没有美颜的样子才是真实的

诗意世界
2025-11-12 20:52:54
吃中国砸中国碗!在中国圆梦的矢野浩二,却做出抹黑中国的事

吃中国砸中国碗!在中国圆梦的矢野浩二,却做出抹黑中国的事

丰谭笔录
2025-11-13 00:11:08
正常人一次做几个俯卧撑才算合格?80%人俯卧撑都做错了!

正常人一次做几个俯卧撑才算合格?80%人俯卧撑都做错了!

增肌减脂
2025-11-10 14:42:05
2025-11-13 15:16:49
花仙历史说
花仙历史说
每日分享历史
546文章数 1439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特朗普采访中肯定中国留学生重要性 遭MAGA炮轰"背叛"

头条要闻

特朗普采访中肯定中国留学生重要性 遭MAGA炮轰"背叛"

体育要闻

保罗,看看你对马刺干的好事!

娱乐要闻

一场演唱会,戳穿岳云鹏圈中地位

财经要闻

源峰25亿赌局!汉堡王中国"卖身"求生

科技要闻

深夜重磅!GPT-5.1发布,奥特曼大谈情商

汽车要闻

具备高阶辅助驾驶功能 欧拉5预售价10.98万起

态度原创

艺术
房产
健康
游戏
教育

艺术要闻

黄君璧:仿古山水册

房产要闻

海垦城建·鹿城壹号品牌发布会暨美学示范区璀璨启幕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剑星》体模尹雪花入驻B站 将于杭州举办粉丝见面会

教育要闻

我找到了一条比赚钱更有成就感的捷径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