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多岁的石顺芳古道热肠、能言善辩。作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她是沪上首家融合镇、人名命名的调解工作室——华芳调解工作室的当家人。她与团队长期扎根基层,七年来参与化解地区矛盾纠纷900余件,涉及物业纠纷、邻里纠纷、婚姻家庭纠纷等,调解成功率达90%以上。
![]()
华芳调解工作室的当家人石顺芳
巧妙化解家事纠纷
今年7月的一天,在徐汇区华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谢女士面对前来索要哥哥退休金银行卡的蒋先生情绪激动。就在不到一个月前,徐汇区人民法院判决蒋先生成为其罹患阿尔兹海默症哥哥的监护人。一纸判决,彻底打破了蒋先生的哥哥与谢女士二十年来平静的同居生活。
“请你把哥哥的银行卡、身份证还有75万元积蓄交出来。”蒋先生手握法院判决书和银行流水单说道。谢女士倍感委屈并表示:“我和你哥哥在一起二十年,他的钱都用在了我们的生活和保健品上。他现在病了,你们才想起来他是亲人,而他以前根本不愿意把钱给你们。”
一方是手持法锤的法定监护人,另一方是二十年的同居伴侣,这场纷争最终被引入了华泾镇司法所的“三所联动”调解室。
鉴于双方前期冲突激烈,华芳调解工作室的调解员果断采取了“背靠背”调解。对于蒋先生,调解员指出了一个关键的法律事实:“你的哥哥在被确诊阿尔兹海默症前是一位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他此前自愿将收入用于共同生活,谢女士若不认可,我们无法强行追索。” 这番话将蒋先生的诉求从“追溯历史全部流水”拉回到了“保障哥哥未来生活”的务实轨道上。
谢女士对调解员倾诉照顾病人的艰辛以及蒋先生屡次上门、到医院吵闹带来的困扰。调解员对她的付出表示理解与共情,但话锋也温和地转向了现实:“如今蒋先生的哥哥重病在身,正是最需要用钱的时候。于情于法,我们都应该为他留下一份保障。”调解员的这番话触动了谢女士,她表示愿意拿出5万元就此了结所有经济纠葛。
虽然与蒋先生75万元的预期相去甚远,但在调解员的不懈努力以及多番沟通下,双方达成了共识,谢女士一次性拿出10万元用于蒋先生哥哥的生活与治疗,并当场归还其银行卡、身份证等所有证件。蒋先生则认可谢女士这些年来对哥哥的照顾与感情,承诺不再就此纠缠。
成功化解复杂疑难纠纷
华芳调解工作室还积极参与华泾镇重大疑难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凭借专业的调解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成功化解了多起复杂疑难纠纷。
![]()
石顺芳为社区居民介绍调解工作
面对印象欧洲小区由清洗水箱而引发的业主与物业公司之间的群体矛盾,石顺芳作为工作组组长,每天下午准时来到小区进行现场办公,直至小区业委会顺利换届并落实好物业公司。
面对徐汇臻园小区业主大会测评决定对前物业解除合同、新聘物业及物业费调价引发的群体矛盾,华泾镇组织了相关部门、华芳调解工作室等力量共同参与小区工作组开展工作。
另外,华芳调解工作室还化解了两户因拆违而引发的信访矛盾纠纷以及白内障手术引起的医患纠纷等。
多项荣誉接踵而至
华芳调解工作室在2022年获评3A级社会组织,2023年荣获“徐汇区社会组织品牌服务项目”,2024年获评“上海市社会组织品牌服务项目”。石顺芳在2022年荣获“徐汇区社会治理创新奖”,2023年获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先锋模范”,2024年获评”优秀人民陪审员“。这些荣誉不仅是对其专业能力与社会贡献的充分肯定,也体现了华泾镇在人民调解工作中的创新与成效。
![]()
![]()
华芳调解工作室获得的荣誉
徐汇区司法局曾下发通知号召全区司法行政系统学习石顺芳的先进事迹与敬业精神,进一步彰显了其示范引领价值。
据悉,华芳调解工作室不仅是华泾镇调解工作的重要支撑,更是华泾镇基层治理的一张亮丽名片。工作室专业、高效、暖心的服务模式,极大提升了辖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贡献。
记者:殷志军
摄影:陆翔
编辑:罗时珎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